第233章 感激与敬佩
次日,金銮殿。
周曌端坐于龙椅之上,明黄色的龙袍衬得她面容愈发清冷威严。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得笔直的文武百官。
“众爱卿,今日朕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待下文。
“自登基以来,朕日夜批阅奏折,深感政务之繁杂。”
“许多州郡琐事,亦需朕亲自定夺,耗费心神不说,亦延误了国事。”
“朕以为,此等施政之法,效率过低,长此以往,于国无益。”
她顿了顿,抛出了今日的核心议题。
“故而,朕欲设立内阁。”
“内阁?”
这两个字一出,下方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何为内阁?”
满朝文武,皆是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疑惑。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制度。
兵部侍郎,那位在武举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将领站了出来,躬身行礼。
“陛下,臣愚钝,敢问何为内阁?”
周曌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赞许。
“所谓内阁,便是由朕亲自挑选数名德才兼备之臣,组成一个辅政机构。”
“日后,天下所有奏折,先送往内阁。”
“由内阁大学士进行票拟,也即是筛选、分类,并根据奏折内容,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最后,再将票拟后的奏折,连同处理意见,一并呈送于朕。”
“如此,朕便可将精力,专注于军国大事,亦可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疏漏。”
她将昨日李由所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出来。
话音落下,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圣明!此法甚好!”
那名青年将领率先高呼,眼中精光大放。
“如此一来,我大周的政务处理效率,必将大大提升!”
“臣,附议!”
周烈亦是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陛下,此举可让您从繁杂琐事中脱身,专心于修行与国策,于国于己,皆是天大的好事!老臣附议!”
不少新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出身宗门和寒门之人,立刻明白了此举的妙处。
这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一种权力的重新分配!
“臣等附议!”
然而,有人赞成,便有人反对。
一名从世家之中选拔出来,担任礼部尚书的老臣,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他跪伏在地,老泪纵横。
“陛下,万万不可啊!”
“我大周立国万年,祖宗之法,岂可轻易更改?”
“设立内阁,等同于将审批奏折之权,下放于人臣之手。”
“长此以往,内阁大学士权柄滔天,必将形成新的权臣,架空皇权啊陛下!”
“此举,无异于养虎为患,请陛下三思!”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的共鸣。
他们好不容易在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可不想再看到一个凌驾于六部之上的“内阁”出现。
“是啊陛下,此举不妥!”
“祖宗之法不可废!”
“若内阁与陛下意见相左,又当如何?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主张改革的少壮派,与思想守旧的世家派,瞬间形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
双方各执一词,在大殿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迂腐!尔等只知固守陈规,可知如今大周百废待兴,若凡事皆由陛下一人定夺,要耗费多少时日?”
青年将领怒斥道。
“我等不过是未雨绸缪!你可知权臣当道,是何等祸国殃民之景?”
礼部尚书毫不示弱,反唇相讥。
“内阁只负责票拟,最终决断之权,仍在陛下一人手中,何来架空之说?”
“人心隔肚皮!一旦权力在手,谁能保证他们没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