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 作品

第1335章 吃这一套

第1335章吃这一套

 

因官家病重之故,元丰八年的科举春试也是延期。

 

在春试之前。

 

则是国子监监试。

 

自朝廷实行三舍法后,对监试进行改革,上舍生可以直接授官,或者免去省试,或免去解试。

 

后随着太学名额扩充,以及蔡京提议从州县中选拔太学生,实行寒门和官籍子弟参半的制度,提高太学的号召力,如今成了天下读书人首选之地。

 

今日国子监学子已不必通过监试而获得解额。

 

国子监监试便可直通省试,甚至殿试。

 

汴京细雪初融。国子监明伦堂前古柏森森,檐角铜铃在料峭寒风中叮当作响。廊庑间学子们交头接耳,说的尽是宫中秘闻

 

官家病危的消息早已是不胫而走,而高太后召司马光进京之事,也是随之掀起了波澜。司马光是旧党的旗帜,也是风向标。

 

他居洛阳十五年,天子屡召都不进京,这一次官家病重,高太后一召即行入京。

 

这意味着什么。

 

章丞独坐东厢考棚,望着案上素笺怔忡出神。这一道题目是以经世济民为题进行阐发。

 

章丞提笔欲写,突然想到自己之前的解试中,,将淮南机户“三日断五匹,犹被催税急“的惨状写得淋漓尽致,结果被考官朱笔批注“语涉怨望“四字罢落。

 

同时还遭到同窗的奚落嘲笑。

 

这一次国子监监试如何呢

 

众所周知如今解试不难,国子监试才难。

 

但这一次章丞想了想心道,白乐天有云文章合为时而著。黜落便黜落,若不能直抒胸臆,还要此功名何用。

 

而这一次监试官蔡京正负手踱过朱漆回廊,这位力主“广开太学门径“的开封府尹。此刻眉宇间凝着阴翳——司马光回来了,旧党还朝怎好。

 

狼毫在澄心堂纸上悬了半刻,章丞终于落笔。

 

《论四民同道》。

 

在文章中,章丞写到‘孟子》曰:“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昔管子通轻重之权,齐纨鲁缟尽为利器;张良辞三万户,高祖遂得萧曹运筹。今免役法行,官需民供之弊革,机户旬增一机,蚕妇日得百钱,此正“衣食足而知荣辱“之验……

 

写至墨迹淋漓处,章丞想到父亲在浙江处,为百姓发声之景。

 

又想着周行己对自己,钱塘江畔千帆竞发,这每艘商船载着的,都是活民济世的学问。

 

想到这里,章丞继续写下去。

 

章丞写罢知道此文多半又不为时考官所喜,但自己也不在意,便这般交了上去。

 

交卷时暮鼓初动,蔡京接过文章的手微微颤动。

 

……或谓江淮米贵,然湖广开耕正如郑白渠溉关中。昔人讥商君“能利秦不能义秦“,今通商惠工使府库充盈、西军得饷,正合夫子“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之教……

 

好文章啊,蔡京不由瞳孔骤缩,又在转瞬间恢复如渊之静。

 

这篇墨香未干的策论到底何人所书

 

蔡京欲再看时对方的身影已没去,再看卷上名字张丞。

 

蔡京愕然心道,这是何人,没听说过啊。

 

……

 

而在另一侧司马光骑马抵达京城。

 

把守城门的兵卒看到司马光纷纷以手加额道:“此司马相公也。”

 

消息传开,布衣黔首们从茶坊酒肆涌出,须臾间将白马素车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司马光马不能行。

 

一名围观的百姓高声喊道:“相公不要返回洛阳了,留在京师作相公,以活百姓。”

 

还有一名炊饼的老汉颤巍巍举着竹匾:“相公,洛阳牡丹开得再好,怎及汴河活水养人”

 

司马光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枝桠积雪簌簌落在司马光膝头旧氅那是英宗赏的紫茸裘,十五年洛阳风雨让他褪尽了华彩。

 

司马光入京后,第一个拜访的便是左相王珪。

 

司马光一路至王珪府上,仍是围观百姓无数,甚至有百姓登树骑屋视之。

 

吏卒呵斥。

 

对方反而道:“我并非看宰相,而是为了想认识一下司马相公。”

 

吏卒要赶这些人下来,对方不肯,结果屋瓦塌了,弄得树枝也折断了。

 

司马光入屋拜见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