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一先生 作品

第721章 嬴胥轩在朝鲜的危局

  “你说你叫祁纨,太平道,黄巾力士?”

  嬴胥轩看了看眼前的青年,他换了一身衣服回来之后,不知道又从哪里扯了一块黄布条裹住额头。

  太显眼了。

  “是。”祁纨点了点头,也没隐瞒什么说,“我们太平道,受教主命令南下传道。按照太平道的规矩,入为力士,传道十人可称屯长,传道百人可为伯夫,传道五百人可冠部曲之名,为校尉。

  至于五百人以上,就需要去觐见教主,得赐恩封。

  反正带领我入教的人,也只是一名伯夫,他在河间等地传道,也有数年。”

  嬴胥轩听罢,皱眉想了一阵说:“照这么说,你们其实传道下来的人,可以充作军职?”

  “更多是在屯垦。教内也是有规则的。我们追求的太平道,是为了发展生产与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得享太平。不能让不义之事在人间游荡,也不能让邪恶野神祸害安宁。”

  祁纨没有别的心思,只是一味的讲解太平道的理念。

  嬴胥轩越发觉得兴致缺缺:“罢了,你们信仰的黄天与黄帝什么的,也就这样吧。还是办你的差,这个是燕国的最新塘报,你给我释读一下。”

  祁纨看他这表情,也不觉得意外,只是拿来所谓的最新塘报看了一下。

  “先说说上边的始元元年是什么意思。”嬴胥轩指了指第一条。

  “这是燕国国君政令,原本的燕元年纪年法停止使用,燕十年改为始元年,并且重新纪年。

  从始元元年开始,历代国君在位,一君一号,让天下人知道燕国王位传承之序。

  此外就是降低百姓认知的成本。

  比如燕君在塘报上,被称呼为始元王,算是第一次有了代号,让更多不知国君为何物的野人也知道,他们生活在哪国、哪君的地界。

  算是最小兼容地方封君、诸侯的一种手段。

  因为在塘报内表示,废止一切其余纪年,燕国境内,只能使用始元元年的纪年。商盟内部,酌情考量。

  但你也知道,传说燕王对于尊卑极其看重,他都开口了,商盟必然不会继续使用原来的纪年,而是会跟燕国一起用始元的纪年。

  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始元王的威名,就能传遍燕国力量能触及的地方了。”

  祁纨通俗解释完,嬴胥轩都不由得鼓掌道:“好算计,好计策。真不愧是燕公屈,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有心计。”

  站在营帐内的其他人听到这些,也不由得诧异起来。

  没想到,一个纪年,还有这么多说道。

  “我记得,你们太平道用的是黄历,尊奉的是黄历的开创者黄帝吧?难道你们也用始元元年的历法?”嬴胥轩下意识的反问。

  祁纨点点头又摇摇头:“并不冲突。太平道起源于承德,我的老师教导我的时候说,黄帝历用了几千年,也是需要校准的。

  所以,始元元年之前的历法,被称呼为开元年,意为开创之年。

  而始元则是国朝纪年的开创,自燕君之后才使用。

  况且,燕国的黄历还兼容干支纪年、阳历、阴历,相当之复杂,但胜在这一套历法准确性奇高。

  这一次河南洪涝,就是燕国钦天监根据黄历推算出来的。

  只能说,黄历已经证明了它的能力。”

  听到这话,不少殷商贵族都闷哼,但却没有人反对。

  因为能被嬴胥轩带走的殷商贵族,全是河南受灾的贵族孑遗,他们的地盘大多被毁灭了。

  子旬才许诺他们出来建功,就算不成,也比留在河南忍受疫病、饥荒要好。

  疫病,可是要死人的。

  贵族与奴隶都一样。

  “继续,继续,下一条是什么?”嬴胥轩赶紧催促,将气氛带过去。

  祁纨看了眼第二条说:“承德挖出了九座宝鼎,代表天下文脉,分别代表了燕君替天帝传授的:道、法、礼、经、史、音、数、理、化,九大文系。

  并且还有一册天定——封神榜!!!”

  “???”

  嬴胥轩搔了搔头:“你说的每个字,我都在字典里见过,但为什么你连在一起,我听不懂了?”

  祁纨则是捏紧了手中的塘报,眼底闪烁狂热:“天定封神榜!能够封神的东西!这……难怪教主说要尽快往南方传教。

  只怕北方的神位,已经被燕君控制了。

  所以,想要将来死后能登神位,就得尽快拥有足够的信徒,并且消灭淫祀野神。

  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到底是什么意思?”嬴胥轩看他喃喃自语,激动兴奋,甚至可以说快魔怔的表现,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

  “咳咳。”祁纨反应了过来,看向嬴胥轩,介绍起来燕国的天帝传说、以及燕国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那就是收编鬼神,序正神位,布道万方。

  虽然燕国之前一直吹自己是受到了天的指引,但大家都不觉得辛屈所言是真的。

  但随着燕国实力强大、膨胀,展露出不同寻常的能量之后,一些不信或者被征服的部落,选择了相信,将他们信仰的鬼神,序正神位,归于正朔,自那之后他们就得到了燕国的帮助与改造,渐渐融入燕国之中。

  而现在,天定封神榜一出来,就代表了燕国在承德拿到了三样东西。

  天道、天命、天理。

  这份塘报上并没有阐述燕国后续的做法,但祁纨知道,燕国已经开始做了。

  太平道奉黄帝与燕君为师,黄帝是祖源血脉,而燕君辛屈就是所有求道之人的先师,毕竟太平道的一切内容,都是在他书籍下延伸出来的。

  现在又有封神榜在,就代表了承德将成为天下文脉汇拢的神山。

  以后北京是国都,承德就成了精神文化的圣地,这里将超越曲阜与各地名胜古迹,传承千年万年。

  而且最可怕的是,儒释道三家都出自辛屈之手。

  他到时候将自己葬在承德,那真的就是承受天德了。

  名字也起得太利害了。

  嬴胥轩听罢始末,也不由得咋舌:“还能这样?这一看就是装神弄鬼吧!你信?”

  祁纨一愣,但很快微微摇头说:“那怎么解释燕君的一切成就?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改变,都是源于他一人。

  他在燕国各地,便是用天子称呼他,也没人会反对。

  因为他的传奇,已经不是人力能立基,除了天授之外,再无可比拟的了吧。”

  “这……”

  嬴胥轩张张嘴,最终没有反驳。

  他虽然莽撞,但他不是傻子,燕国带来的压力真的不小,尤其是听了祁纨的介绍,他才算是知道辛屈在燕国,何等的威望。

  “往下说,这个先不讨论了。有没有关于战事的情报。”嬴胥轩催促着。

  他想要知道的,其实是关于燕国的兵力调动。

  燕国境内除了征伐之外,寻常军事调动是在塘报出示的,因为需要提前让各地驿站准备补给,各地百姓也要做好准备,必要的时候被征役为民夫。

  只要看到名字还有一些内容,经验老道的将领只需要对照地图,就能将燕国接下来的布置猜得七七八八。

  所以嬴胥轩想要弄明白,燕国接下来的重心究竟在哪里。

  是东面,还是西面,又或者是河北。

  祁纨看了大半卷,才看到了他要的内容说:“燕国大同都尉隆蔚率军突入娄烦,击溃驺虞氏部众,并率军入北唐邑屯驻。

  有癸氏建国自号有虞,经年不退,为燕国所弃,革除商盟成员称号。

  大邑商遣使册封癸雪生为虞侯,赐金(青铜)三千。

  上危轭与鲜虞小猪同时出兵攻打癸雪生,三方于平阳对峙三月,还未分出胜负。

  燕国已经下令截停了安西将军府的钱粮,直接转运入大同郡。”

  “嗯,这么说,燕国还是在重视山西的情况。这就好。”嬴胥轩松了一口气。

  燕国只要没有往镇东将军府增兵就行。

  不然真叫燕国增发军队过来,他还打个屁,只怕不用三个月就给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