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一先生 作品

第699章 武装朝贡(上)

“终于,到了!”

 

子敛目光灼灼盯着眼前的宫墙,他算是知道,一个人能有多怕死了!

 

大邑商几次召唤,辛屈都不愿意南下朝贡。

 

就冲这一路走来的情况来看,辛屈可是将他的核心控制区,全部围了起来。

 

接下来他要进去,还得再一次接受调查,才能走入核心的乾清宫。

 

等他踏入内部,一座铺了大量打磨过石砖的广场,再一次映入眼前。

 

“还得爬陛?”子敛有点崩溃了。

 

他这一路走来,可是走了很多楼梯。

 

“自下而上,理当如此。”

 

没有理会他的抱怨,引路人继续带着他走。

 

终于,来到了乾清宫前。

 

入眼就是五五之数的大门。

 

门前左右站着一群金瓜武士,金甲金瓜,看到子敛到来,目光冷彻。

 

子敛能感觉到他们的威胁,因为好些人都是期待的看着他,满怀恶意的期待。

 

但区区下马威,子敛也无所谓。

 

他相信,到现在为止,燕国都不敢跟大邑商直接撕破脸皮。

 

又等了半个小时,终于大门被推开,一名色目寺人走来:“陛下有旨,宣商国使者觐见。”

 

“商……国?!”

 

子敛脸色骤变,燕国的外交辞令他是知道的。

 

国家等级,被辛屈划分为朝、国、邦、方、藩、部、落。

 

朝就是中央之国,天下唯一。

 

而国就是中央之外的大势力,在大邑商的辞令中,就是四至,也就是北伯、西伯、南伯之流。

 

邦与方等级是一样的,只是前者为对燕国效忠的势力,后者为交好的势力。

 

藩、部也是一个等级,藩就是内臣,也就是燕国的乡、村,部就是外藩,一般给商盟成员,比如乌桓属国下边的诸部,还有一些氏族,他们在官方文件上,都是称部。

 

至于落,就是外夷,聚落,这个倒是鲜少交集,毕竟这些部落,是不具备远行能力的,燕国只是有这个名号,但没有给人用过。

 

只是子敛已经品出了味儿来。

 

这才是真正的下马威。

 

燕国要跟大邑商,平起平坐。

 

“北伯,当真是,好大胆子!”子敛气势汹汹站着,看着居高临下坐在上位的辛屈,指着他怒喝道,“你要与大邑商开战?”

 

辛屈看他如此反应,唇角微微上扬:“看来你也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那么你应该清楚,我是有实力,与你们一较高下的不是?”

 

“……”

 

子敛汹汹气势,面对辛屈轻描淡写的话,拳头都捏紧了。

 

若是其他势力敢这么说话,他早就上去拽下来打一顿了。

 

但辛屈不行。

 

燕国也不是其他势力。

 

一座北平城,就足以挡住大邑商数万大军。

 

真想开战,大邑商与燕国之间,必然损失惨重。

 

“我就问你一句!今年邀你南下朝贡,去不去!”

 

子敛决定不兜圈子了。

 

取出一卷竹筒,举在头上:“给我一个准话!”

 

“若是不去,今年就开战?”辛屈还是平淡的反问。

 

子敛看他的表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真要开战,虽然大邑商也不虚他,可四方其他势力会怎么看?

 

现在整个北方,就燕国一个庞然大物盘亘……

 

“哈哈,瞧把你吓的。”辛屈顿时觉得没意思,子敛的表情,全乎写于脸上,摆了摆手,让人去拿他的文书:“放心,不就是南下朝贡吗?我会去的。不过,我要南下朝贡,你的仓邑挡在我的运河前,让我不得南下,这件事你得给我解决一下。不然,我就只能自己解决了。”

 

子敛脸色微变:“你想干什么?”

 

“南下朝贡啊。”辛屈看着竹筒被取来,打开,检查后送来,取出上边的文书,仔细看了看,就是一段文字,还有一片龟甲,“甲申,至殷,吉。时间都给我订好了,甲申日,就在两个月后,你哥子旬催得急啊!

 

我贯通最后一段运河只需要半个月,所以是不是我拿这甲骨,就能立刻行动呢?

 

你总不会违逆子旬的命令吧?”

 

“等等!”子敛越听越不对劲,“你究竟想带多少南下?”

 

“不多,十二校尉而已。”辛屈摆摆手,“一个校尉就带一个营,这点人你不会想拦吧?”

 

“这还不多!”子敛脸颊微微抽搐。

 

一个营五百人,十二营就是六千人。

 

你跟我说不多!

 

“真不多,行了,看你这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也是有够逊的。不是号称大邑?怎么?接待不起我区区十二校尉?”

 

辛屈再一次的嘲讽,却没有动摇子敛的心境。

 

区区六千人,养得起!

 

这一路六千人,他倒要看看燕国靠什么供给粮食!

 

一旦没得吃了,就算搞破坏,大邑商在王畿地区汇聚了上百万人口,一人一口唾沫,淹都能淹死他!

 

“好!那你记得到点,我还要去东北宣召,没空……先走了!”

 

子敛看辛屈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随意的拱手,甩袖离开。

 

“陛下,此人无礼,要不要拦下?”

 

“无所谓,他去东北,无非就是想看看黑衣肃慎究竟能不能拉拢。”辛屈撇撇嘴,“让十二校尉准备一下,五万大军,也该亮相了。

 

派人通知驻派朱雀营的何流猿,立刻荡平仓邑。

 

至于借口,就用阻碍朝贡。”

 

“是!”

 

左右赶紧下去。

 

走出皇城,子敛到了鸿胪寺,左右上前:“主人,如何?”

 

子敛点了点头:“他服软了。”

 

“这就好!”

 

“哈哈!燕国,也就这样!看起来大,不过就是死要面子!看看这大邑,怎么看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子敛看下边欢呼,微微皱眉,总觉得有问题。

 

以他跟辛屈多年的交道,他很清楚,辛屈从来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

 

方才差点就撕破脸了。

 

“算了,不管了!补给好了吗?立刻出发,去找墨氏,希望他们还愿意南下。”

 

子敛决定不想了,乱七八糟的,还是南边头疼吧。

 

燕国,总不能真的搞出大事吧?

 

当天驿站热闹,到处都是快马行动传讯,晚上子敛出发,路过永平县。

 

而另一路快马就到了天津南的朱雀营。

 

朱雀营,是从原来的四象营整理出来的。

 

还是有辛氏的时候,燕国的军队就是简单的四象一二营,作为最早的军事建制,旗号是收缩了,但兵马也精锐了。

 

四象营是隶属于十二校尉之外的独立军事机构,类似汉武帝的羽林军,因为四象营的兵源,全是幽州庶民、归化人的遗孤、庶子。

 

在这里虽然也是九死一生,但只要活下来,国君手中也等于多了一支死士。

 

因此他们也是最敢打敢拼的人。

 

他们少年多凄苦,父战死,母病死或者改嫁而被遗落,不想为奴而想要一口饭吃,入四象营,就是最好的归宿。

 

因为他们父母的功勋,都会被记在本子上,成为未来他们升迁的基础。

 

所以他们也是最渴望晋升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