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蚁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二章 澜州并入

天色未明。

 

淡紫的夜空飘下鹅毛大雪,给萧瑟的天地添一抹白晃晃的底色。

 

午门。

 

京城四品以上在职官员冒顶白霜,无不恭敬候立,口鼻间偶有热雾喷吐,两相攀谈,风雪中不时冒出“赴任”、“致仕”、“血柱”、“狩虎”、“未满”之词。

 

临近年节大休,无灾无害,京中本无要事启奏,言辞内容大多为吏部新一年的调令和委任,然而谈来谈去,皆绕不开昨晚的血柱异象。

 

一百二十丈高的血柱冲天。

 

自申时末升到戌时初,整个京城凡不眼瞎,俱能望见。

 

轰动一时。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议论。

 

官员们乘坐车马来时的路上,仍有听闻卖早点的店家谈论。

 

能做到帝都四品官,无不有门路获知内幕,奈何梁渠到来的太突然,没有任何先兆,信息不全,官员们单知晓有破狩虎纪录,却不知晓破到何种程度。

 

吱嘎,吱嘎。

 

鞋底踩踏积雪,太监们手捧大氅,给未有准备的大臣添衣。

 

银两隔开大氅递出。

 

“李公公,我有一事相询。”

 

“张大人请说。”

 

“昨日傍晚乘金叶船,入京破境者何许人也?缘何如此兴师动众?”

 

周遭京官靠近半步。

 

“此人姓梁名渠,为平阳府河泊所衡水使,破了我朝狼烟入狩虎的年龄纪录。”

 

“不知年龄几许?”

 

“天佑大顺,十八又五月。”

 

“天佑大顺。”

 

“天佑大顺……”

 

官员们紧跟一句,暗暗思索。

 

十八又五。

 

岂不比袁遇文提早足足一年?

 

莫说大顺朝内,就是上一代大乾亦未听闻有过!

 

无怪乎圣皇如此高兴,留人至大半夜,此纪录,不仅胜于太祖,更胜于前朝!

 

大顺果真天下正统!

 

“梁水使今日可曾上朝?”

 

“昨夜子时梁大人方出宫离去,陛下体谅,准予午朝再召,今日早朝,圣皇便要同吏部的大人们共同商议赏赐一事。此外亦有十二月北庭牺牲将士的抚恤和安慰,南疆付将军小役大胜的封赏,三者一并于今日解决。”

 

“原来如此。”

 

咚~

 

宫门在钟鼓声中徐徐打开。

 

众人心思各异,闭口不言。

 

百官入宫。

 

温暖春风迎面而来。

 

纠察御史唱名,鸣鞭,入殿。

 

天光浮紫,飞挑的屋檐遮蔽晨光,明暗交错的阴影逐渐锐利。

 

……

 

一月二十三日。

 

午朝大典。

 

一十二条冕旒黑珠掩住神色。

 

“梁卿家上前。”

 

天辰殿内肃穆寂静,落针可闻。

 

徐文烛,徐国公尽皆到场,百官肃穆排列,目光齐齐汇聚中心。

 

笔尖摩挲纸页。

 

御前笔翰舔墨提腕,时刻记录殿内百官言行举止,宛若一台文字版的录像机。

 

御史目光聚焦。

 

梁渠咽口唾沫,恭敬地来到玉墀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大殿之上,威势远迈狩虎者,不下数十……

 

万幸。

 

出门前。

 

徐文烛再三叮嘱过诸多注意事项,免得他头回上殿,闹出洋相。

 

俯首听命。

 

数不清的朱红立柱,望不尽的文武队列。

 

地面因为擦洗了太多遍而光滑如镜。

 

长窗的木格栅中透进一根根光柱,灰尘在光柱中飞舞。

 

梁渠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倒影,头发梳得根根不落,柔顺地好像春天河畔的杨柳。

 

一张年轻的脸。

 

所有人生出如此印象。

 

鸿胪寺官员高声传唱。

 

“朕御极以来,孜孜汲汲,期冀海内晏安,百姓乐业。今有卿等忠勤王事,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兹有梁渠,自入朝以来,勤勉尽职,剿余孽,献奇法,联水族,屡建奇功……

 

方年十八又五月,晋升狩虎,彰我大顺威名,赫我大顺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