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737章 元朝开国以来的弊端,刘邦直接喷了(第2页)

 偏偏海山这个人吧,他本身推行的“至大新政”就是要全盘蒙古化的,也就是说他对汉地的实际情况一点数没有。

 忽必烈的时候,赏赐给功臣的土地一般都是十顷,或者几十顷。

 一顷地是一百亩,也就是说忽必烈赏赐的土地一般就是一千亩到几千亩。

 但到了海山这个心里没数的皇帝眼里,他一看地图,一拍脑袋。

 朕的大元幅员万里,几十顷地算什么?

 至少一千顷起!

 一千顷是什么概念?

 十万亩!

 也就是说,海山赏赐给一名功臣的土地,就相当于忽必烈赏赐给几十名功臣的土地。

 这样一来,汉地本来就已经不算多的耕地,在海山的慷慨中急速缩水。

 那收上来的粮食田赋等不就更少了吗?

 海山还好大喜功。

 为了表彰自己击溃察合台,灭亡窝阔台的功绩,他在上都、大都两处京师都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

 这一来,国库里本就不多的钱粮就哗哗地流出去,眼见着便要没了。

 好在上天还是给了大元机会的,在财政方面疯狂开倒车的海山只当了四年皇帝就死了。

 寿山上位后,立马就停止了大都、上都修建宫殿园林的浩大工程。

 看着好像是要变好了,但……其实没有。

 道理也很简单。

 寿山也要封赏功臣啊!

 自家哥哥海山一次给了十万亩,寿山如果给个几千亩,像话吗?

 寿山还想让大臣们支持自己废掉和世?,立亲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呢。

 寿山明知道这样的封赏不对,但为了收买人心,他还是捏着鼻子,又十万、几十万地封赏出去了。

 元朝仅剩不多的耕地,又双叒叕变成了牧场。

 【元朝在治理上是一个极其粗放低能的王朝,以至于此时元朝官方自己都不知道全国总耕地的面积。】

 【根据一些书籍的笼统记载,寿山这一轮封赏过后,元朝境内耕地的总面积大概只相当于南宋、金国时代的二到三成。】

 这其实就很恐怖了。

 别的王朝,开国几十年后人口急速恢复,耕地面积基本都会回到前朝的全盛时期,甚至会因为农耕技术的发展而超过前朝。

 而大元王朝,开国几十年后,耕地面积变成了前朝的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

 【就这样,元朝的财政问题不断恶化,甚至已经不单单是财政问题了。】

 民以食为天。

 当耕地面积缩小到这种地步的时候,老百姓吃什么?

 答案当然就是——没得吃。

 当华夏的老百姓没得吃之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个答案,陈胜吴广在千多年前,已经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个中兴之主,寿山其实早就察觉到这个要命的问题。】

 【但他在即位的前几年里有太多迫在眉睫的事情去忙了。】

 先是铲除哥哥海山留下来的前朝重臣们,然后是想办法说服各大势力集团支持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成为皇太子。

 接着是撕破脸直接赶走和流放两个侄子,再然后是平定和世?在山西的叛乱。

 做完这些之后,寿山又忙碌着调查和清洗那些支持和世?的叛臣,以及给刚刚成为太子的儿子硕德八剌建立一个将来能顺利接班的新班底。

 一切都搞定,八年多也过去了。

 在这期间,寿山仅仅是废掉了海山时期印制的宝钞,稍微缓解了一下财政危机。

 但耕地危机却依旧存在,并一直恶化。

 【等寿山终于有时间腾出手来,开始打算用另外一次改革解决这个财政、耕地危机的时候,新的情况出现。】

 【他死了。】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正在喝水的刘邦直接喷了出来。

 “朕特么的……”

 “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