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245章 洪秀全杨秀清再内斗,刘邦一句话引发秦始皇感慨

杨勇忙道:

 “这咸丰皇帝也没有那么不堪吧,父皇。”

 “不是还罢退了穆彰阿等人吗?”

 隋文帝笑了起来,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

 隋唐时期的茶,原本是属于那种加入肉桂、姜等各种香料混合煮开后的“茶汤”。

 但在金幕出现后,明清时期更加纯粹,只用茶叶和开水冲泡的茶已经在各个世界线中流传开来。

 淡淡的茶香味在口中弥漫,这位大隋开国皇帝仿佛闻到了山间的清香,感受到了春天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

 他悠然开口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换掉老臣原本就是常规操作,不值一提。”

 “真正关键的是,咸丰在换掉老臣子之后做了什么。”

 杨勇恍然大悟,开口道:

 “什么也没做!”

 隋文帝叹了一口气。

 “对啊,他做了很多,但其实又什么也没做。”

 “对一个强盛的王朝来说,什么也不做的守成皇帝是最好的。”

 “但现在这个大清嘛,嘿嘿……”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正当京师中咸丰皇帝为了诸多烦心事而大发雷霆时,战火暂时平息的永安城内,也并不平静。】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联袂坐到了大堂上。

 大堂之下跪着一名容貌俏丽,举手投足间颇为妩媚的女子。

 赫然是西王妃娘娘杨宣娇!

 杨秀清看了一眼萧朝贵,示意萧朝贵开口。

 萧朝贵摇了摇头,道:

 “东王,此妇人乃是我之妻,我需要避嫌。”

 杨秀清嗯了一声,淡淡道:

 “杨宣娇,你为天父上帝之女,天王亲口承认之天嫂,本该为太平天国诸女做个榜样。”

 “你却多次破坏规矩,让女馆之中对天国质疑声浪大起,实在可恨!”

 “着打六十大板,今后居家思过,再不许出外招摇,丢了本王这个兄长和西王的脸!”

 杨宣娇不敢置信地瞪大一双美目,看着杨秀清、萧朝贵这两个都和她有过肉体之欢,如今还分别是她兄长、丈夫的男人。

 “你、你们……”

 “拖下去!”萧朝贵发出怒吼。

 啪。

 啪。

 啪!

 六十大板打下来,杨宣娇被打得血肉模糊,随后被西王府的人抬走。

 【从此,杨宣娇再未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

 【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杨秀清和萧朝贵基本解开了心结,双方重新成为了亲密的盟友。】

 镜头一转,到了天王府中。

 “什么,杨宣娇被打了六十大板?”

 正在吃饭的洪秀全放下筷子,顿时失去了胃口。

 永安虽然已经被包围三个多月,但作为天王的洪秀全,各种享受还是一如既往,饭食也极为丰盛。

 比不上大清皇帝每顿的一百多道菜,可对普通人来说也属于一年只能吃一顿的超级大餐了。

 站在洪秀全面前的是族弟洪仁玕、外戚赖汉英等绝对心腹,脸色都很不好看。

 他们当然很清楚,自家天王对杨宣娇那个狐狸精没有任何感情。

 但没了杨宣娇的“天嫂下凡”,洪秀全就凭空少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用来敲打杨秀清、萧朝贵的手段。

 洪仁玕表情颇为不好看地开口说道:

 “天王,这一次东王和西王突然联手发难,杨宣娇又是西王娘娘,咱们也确实没办法反应啊。”

 老公要算计家里的老婆,旁人怎么可能有时间插手得上?

 洪秀全沉默片刻,哼了一声。

 “罢了,左右只是个女子,用不上也没法子。”

 【然而,洪秀全并没想到,杨秀清接下来还有动作。】

 【或者说,是机会找上来杨秀清。】

 东王府。

 诸多太平天国的官员不断进入书房,向杨秀清禀报各种事项。

 杨秀清毛笔写到飞起,时不时还要盖下自己的东王大印。

 眼下的太平军主要任务还是作战,故而那些负责行政的官员们反而无所事事,负责军务的杨秀清却忙碌无比。

 突然,一名衣着打扮颇为古怪,头上还戴着罩袍的男子跪在了杨秀清的面前。

 杨秀清看到来人模样,心中不觉一惊,道:

 “有事?”

 罩袍男子点了点头,将一份密折递给了杨秀清。

 杨秀清定睛看完,顿时大怒。

 “这个混账东西!”

 “点齐兵马,跟本王走!”

 杨秀清气势汹汹,带着上千名东王府卫队直接来到了某座军营中。

 前来迎接的冯云山颇为惊讶:

 “东王这么大的阵仗,这是……”

 杨秀清表情平静,但语气却颇为阴沉地开口道:

 “南王稍后便知,跟我来吧。”

 两人一路来到校场中。

 这里,诸多太平军的士兵正在刻苦训练。

 喊杀声不断,不少人挥汗如雨。

 冯云山略带几分自得,开口道:

 “东王你看,我麾下的兵马可没有放松训练。”

 杨秀清没什么反应,环顾一圈,目光锁定在了一名正在带领新兵训练的军帅身上。

 杨秀清表情随即转冷,指着此人喝道:

 “将这个叛逆拿下!”

 很快,这名军帅就被五花大绑,押到了杨秀清面前。

 【太平军军帅,周锡能。】

 杨秀清冷冷道:

 “周锡能,你勾结鞑子,妄图将永安圣地献给鞑子以求取功劳的事情,本王已经知道了!”

 “什么?”冯云山大吃一惊,“东王,这周锡能也是金田时期的军帅,不可能吧?”

 “他之前不是还在你麾下效力吗?”

 杨秀清哼了一声,道:

 “这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

 周锡能的确是金田起义时杨秀清的老部下。

 太平军转战象州时,经杨秀清奏请洪秀全批准,周锡能回到自己老家博白,招募之前没来得及前往金田的拜上帝会会众大约两百人,打算返回广西继续加入太平军的战斗。

 但不曾想,在行至永安州境内时,变故出现。

 周锡能不知是觉得清军围城太平军没希望了,还是被清军给抓住了。

 总之结果是周锡能选择叛变,投入清营。

 钦差大臣赛尚阿得知周锡能是金田太平军老臣后大喜,亲自召见了周锡能,给了他封官进爵的许诺,让他带着麾下朱八、陈五等部下回永安城内当内应。

 周锡能接受任务,回到永安城。

 他秘密接触,打算收买自己的两名顶头上司,监军朱锡琨和巡查黄文安。

 还派人去查探永安城内各地城楼、炮台、据点的防御布置。

 周锡能非常小心,绕开了新顶头上司冯云山,天王府诸多丞相、官员们的耳目。

 但他万万没想到,老上司杨秀清却发现了!

 杨秀清为了扩大东王府的势力,以“治军”为名,在军队之中逐步安插、发展出了一个谍报系统。

 同时,还有出自杨秀清麾下的将领、官员们,在他的支持下占据了许多能接触到关键情报的位置。

 各个地方的细节汇报上来,再经过汇总,周锡能的马脚也就泄露了。

 周锡能当然不可能就这么认罪,大叫喊冤。

 “东王,我可是跟随您的老部下啊!”

 “也是您让我回博白去招募人手的。”

 “如今我出生入死,招募两百人绕过鞑子的防线,辛苦归来永安。”

 “我怎么可能是叛徒呢?”

 冯云山也是半信半疑,忍不住道:

 “东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冯云山和杨秀清之间的斗争,现在还属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太平天国的梦想而努力,争的只不过是谁的排名更靠前,谁的权力更大。

 还远没到那种你死我活,就算太平天国大业没了也必须让你下地狱的程度。

 属于“君子之争”。

 在这种前提下,冯云山当然不愿意看到任何人蒙冤,哪怕这个人是杨秀清的老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