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849章 西域纳入治下,汉武帝喜笑开怀

十五个人争夺单于之位,形势的混乱可想而知。 王庭内部,各种合纵连横。

 避免不了的,当然还有花式厮杀。

 多支匈奴骑兵在自家首领的率领下,对着同胞拔刀相向。

 王庭内部,杀得人头滚滚。

 这场变乱的主要人物,还是在壶衍鞮单于的大阏氏(皇后)身上。

 按照匈奴人的收继婚制度,虚闾权渠单于继承了哥哥壶衍鞮的单于之位,就应该娶壶衍鞮单于的大阏氏。

 虚闾权渠单于却对这个嫂子很不感冒,反而娶了右大将的女儿,册立为新的大阏氏。

 壶衍鞮单于这个遗孀大阏氏就非常不满,在虚闾权渠单于死后,凭借着娘家左大且渠王的支持,废掉了虚闾权渠单于的左贤王,改立右贤王为单于。

 这个右贤王得以在十五个竞争者中杀出重围,成为了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继位后,对之前的竞争者展开了残酷的压制。

 七名竞争者在这场内部动乱中身亡。

 作为剩余众人中实力最弱小的一个,日逐王先贤掸极为惶恐,立刻召集了诸多心腹。

 “握衍朐鞮单于马上就要对本王动手了,该怎么办?”

 心腹们也是面面相觑。

 “大王,要不我们直接杀到王庭去,夺了单于大位!”

 这个意见先贤掸一下子就否定了。

 要真有那个实力,单于之位还能落到别人手中吗?

 “大王,我们不如继续向西迁移,躲开单于的追杀。”

 先贤掸思考了片刻,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由于受到狐鹿姑单于的忌惮,先贤掸的部族并不归于王庭之下,而是划分给了右贤王。

 一直以来,历任右贤王都将先贤掸视为王庭放置在右贤王部族中的钉子,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一旦先贤掸向西迁移,右贤王一定会立刻带大队骑兵追杀过来,将日逐部落给全部吞并。

 又有一个人开口了。

 “大王,既然诸事皆不可为,那不如干脆学当年的浑邪王,直接投降汉朝吧!”

 先贤掸身体一震,深以为然。

 “没错,既然那个所谓的单于不给本王活路,那本王就直接投降汉朝!”

 先贤掸飞速派人去距离自己部落最近的渠犁,和镇守在那里的郑吉取得联系。

 郑吉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将先贤掸的使者护送到了长安。

 “日逐王要投降大汉?”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汉君臣这一喜非同小可。

 丞相魏相喜滋滋地开口道:

 “先贤掸可是有资格继承匈奴单于大位的王族,若是他来投,一定会让大汉声势大振!”

 大司马张安世振奋地开口:

 “先贤掸的日逐部有人口数万,放眼匈奴也至少是能排进前十五名的大部族。”

 “他前来投降,定会震动整个匈奴,让大汉的声威遍传天下!”

 大汉三公九卿等所有高官,都对先贤掸的归降表示欢迎。

 刘询当机立断,下达诏令。

 “立刻派人传朕的旨意给郑吉,命其召集西域所有兵马,护送先贤掸等部前往河西,由敦煌、酒泉等四郡进行分散安置!”

 旨意飞速传到了渠犁。

 郑吉不敢怠慢,马上将刘询的旨意通传整个西域。

 乌孙国内,翁归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

 “什么,匈奴日逐王都要归降大汉了?”

 日逐王先贤掸,那可是匈奴右贤王中最强悍的部落之一。

 这些年,乌孙等西域诸国可没少和日逐部打交道,领略过这个部落的强悍。

 日逐部毕竟是出身于挛鞮氏王族,一度可能会成为单于本族的存在,战斗力可不是一般匈奴部落能相提并论的。

 这样的部落投降汉朝,对乌孙来说是极其震撼的。

 翁归靡猛然站了起来,道:

 “这一次,本王亲自领兵去和郑吉将军会合,我要看看究竟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先贤掸归降的消息随着征调兵马的命令传遍了整个西域,也震动了整个西域。】

 许多西域的国王都如翁归靡一般亲自领兵前来。

 他们就想要亲眼看看,到底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很快,在渠犁就聚集了数万西域各国的联军。

 再加上郑吉本部的三千人,总兵力突破了五万!

 看到这么多人都归于自己的麾下,郑吉心中也不由激动。

 “这就是大汉的号召力!”

 一纸诏书,甚至都不需要从大汉本土发兵,就能轻而易举地召集来五万大军。

 这种情况,是大汉之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

 一旁的郑吉副将严昌同样也是容光焕发,感慨不已。

 “纵然是当年孝武皇帝时期,这种情况也是无法想象的。”

 郑吉连连点头。

 汉武帝刘彻的时代,大汉从来都是自己发兵打仗。

 纵然也会征召一些西域诸国的兵力,也就几百几千充作辅兵,负责执行一些后勤之类的次要工作。

 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吉将会率领这五万兵马,负责护卫日逐王先贤掸所有部众,前往大汉河西内地!

 “日逐部呢,怎么还没来?”

 看看天色,郑吉发现时间也差不多该到了。

 严昌忙道:

 “属下这就派人去看看。”

 很快,斥候飞速回返。

 “司马大人,日逐王来了!”

 郑吉放眼望去,果然发现在北方,无数烟尘滚滚。

 诸多匈奴人的身影,在烟尘中若隐若现。

 数万人一起奔驰,气势极为磅礴。

 大地在颤动,郑吉胯下的马儿都开始不安地打起了响鼻。

 在场的诸多西域联军,同样也提高了警戒。

 乌孙王翁归靡有些不安地开口道:

 “郑司马,日逐部有没有可能是诈降?”

 言下之意,万一还有右贤王等部在后面接应,准备突袭呢?

 郑吉自信满满地一笑。

 “各位自管做好警戒,若是当真有问题,那从今天开始,日逐部就会成为历史!”

 郑吉的镇定自若,让诸多原本心慌的西域诸国将士们安定下来。

 人都是从众的,只要有个主心骨,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

 日逐部在距离联军大约三里地左右,停了下来。

 紧接着,许多牲畜被赶出,缓缓朝着联军阵地而来。

 郑吉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问题,日逐王是真心归降的。”

 在场的西域诸多国王同样也松了一口气。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打仗的时候,匈奴人的牲畜绝对不会出现在战场上,而是要在后方至少两百里之外!

 对面,日逐王先贤掸带着一队护卫疾驰过来。

 郑吉朝着周围点了点头,同样也带着乌孙王、大宛王以及副手严昌等人迎了上去。

 在十万双方军民的注视下,两队人马在最中央会合。

 郑吉表情严肃,拿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

 “匈奴日逐王先贤掸,接大汉皇帝陛下旨意!”

 先贤掸不敢怠慢,立刻带着所有随从下马,恭敬下跪。

 郑吉高声宣读旨意:

 “今闻先贤掸弃匈奴来归,朕心甚喜。”

 “汝之归降,显我大汉之威德。特命卫司马郑吉护送汝等入河西,由当地郡守安置。”

 “汝可随后入长安朝觐,朕当赐汝爵位、宅邸、田地以彰汝之明智。”

 “望汝今后忠心为国,同享太平盛世。”

 “钦此!”

 先贤掸深吸一口气,表情非常严肃地大声开口。

 “先贤掸谨遵大汉天子圣旨!”

 在众人的注视下,先贤掸双膝跪地而行,来到郑吉面前,双手举过头顶。

 郑吉表情严肃,同样双手将旨意放在了先贤掸手中。

 “先贤掸,即刻率汝部众南下。”

 “本司马将带兵护送!”

 先贤掸大声领命。

 数万日逐部众,还有上百万头牲畜,在五万联军的注视下开始缓缓南行。

 乌孙王翁归靡看到这一幕,心中满是震撼。

 耳听为实,眼见为虚。

 日逐王先贤掸真的投降大汉了!

 一旁,传来了大宛王的感慨。

 “从今往后,西域将不会再和匈奴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