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848章 刘询精准放血,刘秀感慨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2页)

 总之就是非常恶心,但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中,欢声笑语一片。

 刘秀抚须感慨道:

 “宣帝就是宣帝,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把匈奴人耍得团团转啊。”

 耿弇笑呵呵地说道:

 “臣扪心自问,若臣是匈奴的贵族,那真的会被气得每天睡不着觉的。”

 底下的牧民天天跑去投奔汉朝人,偏偏还没办法阻止。

 那可是牧民啊,难道还能不让他们出去放牧了?

 耿弇非常庆幸,还好咱是大汉的!

 邓禹笑道:

 “宣帝看似没打仗,但实则通过郑吉等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削弱着匈奴。”

 “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就能不停给匈奴放血的方式,看似进度缓慢,实则细水长流。”

 “也就几年时间,匈奴必生内乱啊。”

 大汉可不是只有郑吉一名戍边将军。

 漠南草原从东到西,整整上万里。

 大一点的城池就有居延城和受降城,小一点的据点要塞更是几十上百个。

 这些个边境的城池、据点、要塞,就相当于一个个小水管,不停地把匈奴人仅有的那点水抽到大汉这边来。

 几十上百个小水管一起抽水,那可真是要命的事情了!

 刘庄笑完后,好奇道:

 “为何其他朝代的皇帝们很少用呢?”

 “好像父皇在没有金幕之前也很少用。”

 刘秀表情稍微变得没那么开心了,摇头道:

 “这种办法,只有大汉强盛的时候才能用。”

 “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这种条件用的。”

 弱一点的大汉,匈奴直接南下。

 够强的大汉呢,又会直接像刘彻一样北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刘询这般,既能让大汉比匈奴强,还能克制住北上一举平定匈奴的诱惑,绝无仅有。

 丞相宋弘点头道:

 “是啊,关键还是在历史功业评价上!”

 汉武帝刘彻,大战不断,封狼居胥,人称千古大帝!

 但像刘询这种,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争能让史书铭记,也就没有功业可言。

 纵然能削弱匈奴,但对后人来说,刘询此人没有记忆点,注定评价不如汉武帝。

 后人看待历史人物,都有一个惯性。

 那就是把这个人一辈子的功业最高峰,等同于他的评价。

 刘彻封狼居胥,就是牛。

 刘询没有饮马北海,就是不如刘彻。

 当过一次世界首富,哪怕将来破产了,后人的评价也会比一辈子稳定在世界前十富豪的人要更高。

 这就是最高峰的重要性。

 刘秀感慨道:

 “宣帝证明了一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个个镜头不断闪过。

 许多衣衫褴褛的牧民,或一家几口,或一个部落,纷纷南下投奔汉朝。

 汉朝这边,则将他们安置,给他们安排牧场。

 他们家中的成年男子,被吸收入大汉边军,给大汉效力。

 每当匈奴小股骑兵来犯,这些被归化的汉军匈奴骑兵,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冲上去,就是一顿猛杀。

 一名汉军校尉有些疑惑。

 “尔等是匈奴人,对面是尔等同族,怎么尔等下手比我们汉人还猛?”

 一名血染征衣,手上提着两颗脑袋的大汉匈奴族骑兵闻言露齿一笑,用相当不标准的汉语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些还愿意当匈奴人的,都是之前最喜欢欺压我们这些底层牧民之人。”

 “我们最恨的不是大汉,而是这些该死的吸血鬼!”

 “现在能有这个机会干掉他们,我怎能不为大汉效死?”

 朝廷方面,刘病已削减了一些常备军的物资,将更多的物资投放到边塞,用来保证在边塞戍守的大汉将士们补给。

 边塞的将士们虽然依旧面容粗粝,但身体却是肉眼可见地变得壮实起来。

 草原上,一队汉军骑兵呼啸而过。

 躲藏在山丘草丛中的牧民一家子看到精壮的大汉骑兵,都露出无比羡慕的表情。

 一名小小的匈奴男孩忍不住道:

 “阿爹,他们这么高大威猛,肯定每顿饭都能吃饱吧?”

 另外一名小男孩肚子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带着哭腔道:

 “阿爹,我饿了。”

 两名男孩的父亲是一名同样精瘦的匈奴牧民,听到这番话之后心中也是颇为感伤,一咬牙就站了起来。

 “好孩子,随阿爹去投奔大汉。”

 “咱们,不做匈奴人了!”

 【汉朝对匈奴的釜底抽薪政策,在短短几年里就造成了虹吸一般的效果。】

 皇宫之中,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右将军赵充国一脸欣喜地开口。

 “陛下,根据各个边塞的统计,去年一年内来投的匈奴人就有整整两万三千人之多!”

 刘询闻言,脸上也露出了无法抑制的笑容。

 “好好好,实在是太好了!”

 两万三千人,看似不多。

 但匈奴人的年龄分布和大汉是不一样的。

 就以粮食为例,成年匈奴男子最优先,然后是孩子,最后才是老人。

 这就导致,匈奴老人的死亡率极高。

 如果是大汉,两万三千人之中一般也就四千左右的成年男子。

 可在匈奴这边,两万三千人中,最少也得有七八千的成年男子!

 匈奴人可是全民皆兵。

 这意味着,大汉一年内就成功让匈奴少了七八千的骑兵,还给大汉自身补充了七八千的骑兵。

 里外里一算,大汉等于是净赚了差不多两万骑兵!

 一年净赚两万,这个数字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对于被汉朝不断抽水的事实,匈奴统治阶层并不是没有预见。】

 【但此刻的匈奴统治阶层却无暇去管这件事情。】

 【因为在匈奴内部,另外一件大事爆发了。】

 王庭中,诸多匈奴贵族齐聚,气氛极为凝滞。

 虚闾权渠单于躺在众人的面前,身体已经僵硬,没有任何气息。

 一场围绕着单于大位的博弈,就此召开。

 这场单于之争,还要从上上上任的且鞮侯单于说起。

 且鞮侯单于死后,当时在王庭内部的贵族们并没有推当时是左贤王的狐鹿姑,反而推了他弟弟左大将继任。

 时任左贤王的狐鹿姑急了,领兵和左大将相争。

 后来双方妥协,狐鹿姑继任单于,左大将被提升为左贤王,等狐鹿姑单于死后再接任单于。

 没想到,这个左贤王死在了狐鹿姑单于的面前。

 狐鹿姑单于立刻反悔,把左贤王的儿子先贤掸封为日逐王,空出来的左贤王则交给了另外一个弟弟。

 这下子引来了匈奴内部的激烈反弹,狐鹿姑单于死前不敢把这个左贤王立为单于了,就让第三个弟弟左谷蠡王接任。

 不曾想,卫律等匈奴大臣觉得第三个弟弟左贤王上位对自己不利,等狐鹿姑单于死后就立了右谷蠡王,也就是第四个弟弟为单于,这便是壶衍鞮单于。

 壶衍鞮单于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顺利地把单于的位置传给了第五个弟弟,也就是刚刚死掉的虚闾权渠单于。

 所以,狐鹿姑单于、壶衍鞮单于和虚闾权渠单于三个人,都属于亲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

 那问题就来了。

 狐鹿姑单于时那个左贤王的儿子先贤掸,心中肯定不爽啊。

 本来单于应该是我爹来当的,我爹让给你的,结果你狐鹿姑却传给了另外的两个叔叔(壶衍鞮单于、虚闾权渠单于)。

 如今,虚闾权渠单于已经是狐鹿姑单于兄弟辈中最后一个活着的了。

 虚闾权渠单于死后,也该将单于的位置传回我先贤掸手中了吧?

 但问题是,别人不这么想啊。

 狐鹿姑单于的儿子,壶衍鞮单于的儿子,还有虚闾权渠单于的儿子都觉得自己有资格继承单于的位置。

 三个单于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再加上一个先贤掸。

 整整十五个人,开始争夺匈奴的单于之位!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