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846章 刘询不战而屈人之兵,汉武帝面前出现了一条新道路

魏相的反对,让刘询颇为疑惑。 自从刘询亲政之后,就有意识地减少了中朝的权力,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丞相。

 魏相作为丞相,非常出色地帮助经验尚浅的刘询进行了多项治理,让大汉能在霍家集团覆灭之后迅速地恢复过来,走上正轨。

 魏相的意见,是必须要重视的。

 魏相手持芴板站了起来,恭敬地对着刘询开口道:

 “臣闻,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

 “敌加于己者,不得已而起,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利人土地财货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

 “恃国家之大,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此五者,非但人事,亦乃天道也。”

 “如今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皆奉归之,未有犯大汉边境。”

 “虽相争车师屯田,不足致意也。”

 “陛下与诸将军欲兴兵入匈奴之地,臣不知此兵何名也。”

 “今国内虽定,边境困苦。父子共犬羊之裘以御冬,食草莱以果腹,常恐不能自存,谈何用兵?”

 “孔子云:吾恐季孙氏之忧不在外国,而在萧墙之内也。”

 “请陛下为天下故,不当发忿兵、骄兵于漠北、西域。”

 刘询听完魏相的话之后,陷入长久沉默。

 赵充国一言不发,只抚须盯着魏相。

 张安世闭目不言。

 邴吉有所意动,欲言又止。

 刘询叹了一口气,看向苏武。

 “苏卿以为如何?”

 苏武显然也认真地思考了一番魏相之言,开口道:

 “最近数十年来,大汉之势力范围,多在天山以南。匈奴反之,多在天山以北。”

 “臣认为,若徐徐图之,则不过十年,天山以北当可为大汉疆域。”

 “但发大兵功成于一旦,亦未尝不可。”

 刘询又看向常惠。

 常惠正色道:

 “丞相之言颇有道理。臣认为,不妨暂时跟匈奴议和,但坚决不撤郑吉之兵。”

 “以郑吉为大汉爪牙,逐步渗透,再得乌孙之助,亦可成就西域大业。”

 刘询闻言,心中有了定计,点头道:

 “如此也可。”

 “常惠,你为使者,即刻出发前往和谈吧。”

 【刘询最终选择放弃了按照刘彻时期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力服人的办法,选择与匈奴进行议和。】

 常惠自长安出发,快马加鞭,抵达漠北王庭。

 虚闾权渠单于接见了常惠,表情很不好看,上来就是一番质问。

 “本单于即位以来,未尝有过一兵一卒犯贵国边境。”

 “贵国为何却派出郑吉骚扰匈奴臣属车师,莫非是想要再度开战吗?”

 常惠不慌不忙地开口道:

 “单于此言差矣。郑吉屯兵车师,不过是为了保证大汉丝绸之路北道的通畅。”

 “单于请想,郑吉可曾有主动进攻过贵国右贤王之举?”

 “大汉对和平的诚意是毋庸置疑的。”

 虚闾权渠单于眉头一扬,道:

 “若是汉朝皇帝能答应让郑吉即刻撤兵,那么本单于自然也就愿意继续维持和平。”

 常惠摇头,冷笑道:

 “如今车师国上至君王下至民众,都已经诚心归附大汉。”

 “让大汉撤离车师国都城可以,但所有的民众都必须要跟随郑吉离开。”

 “另外,车师国疆域一分为二,东部为大汉所有,西部归还贵国。”

 虚闾权渠单于大怒,拍桌道:

 “没有了车师国的人口,本单于要那车师国土地有何用?”

 常惠盯着虚闾权渠单于,冷冷道:

 “这已经是大汉的最大让步了,若是单于还觉得不满意的话,那我们只能兵戎相见!”

 两人犹如两只斗鸡一般,相互不甘示弱地对视着。

 一旁的匈奴诸将突然有点担心,下一秒钟自家单于会不会突然跳起来,跟常惠当场打成一团。

 好在很快,常惠的表情就重新变得从容,咳嗽一声,开口道:

 “对了,听说这些年漠北纷争不断,上次大汉发兵十五万,单于却连一兵一卒都不敢出现在大汉天兵面前。”

 “敢问等大汉天兵抵达漠北之时,单于又要前往何处藏身?”

 “还是说,单于打算效仿大汉典属国苏武苏卿,从此在北海当个一辈子的牧羊人?”

 在场的匈奴贵族们明显被常惠的这番话给激怒了,纷纷叫骂不止。

 “兀那汉使,休要小看我们大匈奴!”

 “你们汉人有种来漠北试试?定要让你们步李广利的后尘!”

 常惠哂然一笑,完全不做理会。

 虚闾权渠单于眯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常惠,双目中凶光毕露。

 有那么一瞬间,虚闾权渠单于恨不得直接下令,将这个猖狂的汉朝使者诛杀。

 但他还是忍耐下来了。

 虚闾权渠单于缓缓点头,道:

 “好,那就以左谷蠡王和你一起前往车师,进行两国之间的划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今往后,汉朝军队不得进入车师西部地界!”

 常惠立刻补充了一句。

 “但若是商队来往,匈奴亦不可阻拦!”

 虚闾权渠单于立刻道:

 “所有途径商队,必须上缴三成货物作为过境税赋!”

 常惠瞪起眼睛,大声道:

 “简直胡闹!最多半成!”

 “两成半!”

 “一成!”

 “两成!”

 “一成半,再多一个铜板都没有。若是单于不服,大家只管回去召集兵马,做过一场便是!”

 虚闾权渠单于沉吟良久,非常不情愿地点头。

 “那就这么定下来吧。”

 常惠露出笑容。

 “单于将来会很庆幸这个决定的。”

 “大汉丝绸之路的利润,是单于无法想象的。”

 虚闾权渠单于一声冷笑:

 “天天说什么丝绸之路,本单于看也不过如此。”

 “走,不要在本单于面前碍眼。”

 常惠笑容越发浓郁,昂首阔步地离开了。

 看着犹如战胜者般离开的常惠,虚闾权渠单于拳头不由握紧。

 “混账,若是在冒顿、老上单于时代,大匈奴怎么可能会让这些汉使如此猖狂!”

 说完,虚闾权渠单于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

 如今的匈奴,的确是再也没办法回到之前的那个时代了。

 镜头一转,到了车师国都城之外。

 三万多匈奴骑兵,在左大将的率领下,依旧包围着这座城池。

 左大将脸色阴沉,比冬日的阴天还要更加难看。

 “这个郑吉,究竟在城里储存了多少箭矢和粮草?”

 匈奴人已经整整围攻了车师都城三个多月,一百天的时间。

 这座城池依旧岿然不动,从城墙上射出来的箭矢也不见减少,仿佛无穷无尽。

 这座西域城池的城墙并不高,只要能逼近城下,纵然是作为轻骑兵的匈奴军队也有办法破城。

 但汉军锋利的箭矢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让匈奴人付出再多的性命也难以靠近。

 一旁的一名当户忍不住了,低声开口:

 “左大将,要不咱们撤军吧?”

 这句话立刻得到了不少匈奴贵族的赞同。

 “打下去也没意义啊,根本看不到破城的希望。”

 “车师本来就是个穷国,财富早就已经被咱们给搜刮完了,付出这么多代价就为了消灭城里的七千汉军,没意义呀。”

 左大将听得眼角乱跳,怒吼道:

 “撤军撤军,一天就知道要撤军!”

 “我问你们,要是真撤军了,谁去给单于那边交代?”

 众人顿时噤声。

 意思很明显,你左大将才是主帅,这交代自然也是你给呗。

 左大将一声冷笑,道:

 “单于一天不传来命令,我们就一天没有撤军的道理。”

 就在他还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名匈奴骑兵飞驰而至。

 “大将,左谷蠡王带着汉朝的使者来了!”

 ……

 常惠站在吊篮中,上到城墙,随后见到了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