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805章 李陵歌舞送别苏武,周勃曹参反驳刘邦(第2页)

 “苏大人,加上你我在内,当年的所有人只有十个人还活着了。”

 苏武的表情凝固了。

 当年,大汉可是派来了上百人的使团啊!

 常惠等人,虽然仅仅是被扣押在匈奴王庭,但这些年匈奴王庭多次战争、内乱,同样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他们。

 漠北严酷的天气,对于任何一个出身中原的人而言更是非常严苛的挑战。

 苏武黯然神伤,低声道:

 “皆我之错也。”

 若是当年没有听信虞常那蠢材的意见……

 常惠摇了摇头,道:

 “当年大家也是为了大汉而效力,又怎么可能有人会怪罪大人呢?”

 “大人,别想那么多了,我们马上就要回家了!”

 苏武嗯了一声,转头对着两位汉使行礼。

 “苏武多谢两位大人搭救之恩。”

 两名汉使心中同样激动,赶忙还礼。

 “苏大人,言重了!”

 “大人被困二十年,不失忠诚之志,实乃大汉楷模!”

 两名汉使眼中看向苏武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如常惠这些人,虽然被扣押,但至少有人说话,日常生活也有保障。

 苏武孤身一人,在匈奴最北的北海一待就是十九年。

 只能说,难以想象。

 在离开匈奴之前,李陵特地设宴,招待苏武。

 看着已经剃掉胡须,重新扎起大汉士大夫发髻,穿着大汉中郎将衣着的苏武,李陵一时间也不由失神。

 过了好一会,李陵才叹息道: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过于子卿!”

 苏武看着李陵,问道:

 “你为何不回归大汉?”

 这个问题,让李陵沉默许久。

 突然,李陵起身,且歌且舞。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中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兮将安归!”

 李陵纵声高歌,滚滚热泪自眼中流下。

 汉初世界中,看到这一幕的刘邦也是忍不住感慨出声。

 “这个李陵其实也是个全家忠义的好孩子,刘彻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对不住人家。”

 刘恒叹了一口气。

 “李广、李敢、李陵,三代祖孙为国征战沙场,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确实是令人唏嘘啊。”

 周勃却有些不太赞同,道:

 “陛下和太子,对这李陵的道德要求未免过低了一些。”

 “当臣子的嘛,能为陛下和大汉而死,是应有的荣耀。”

 “臣和老曹他们,当年谁不是抱着这种心态去和项羽之流冲锋陷阵?”

 曹参点了点头,正色道:

 “老周说这个话是没错的,打仗哪能不死人?他李家的爷爷李广是自杀,李敢被霍去病杀掉的,李陵投降了匈奴。”

 “祖孙三代居然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死在和敌人对抗的战场上,要臣说,这李家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了不起的!”

 说话时,曹参明显还有些鄙夷。

 连死都不敢,还在这里矫揉造作,像个娘们一样,什么玩意!

 当年楚霸王项羽正面直扑陛下帅旗,我老曹和老周不也拼了命冲上去阻挡?

 换做是这李陵来,恐怕当场就要尿了裤子,跪下来朝项羽摇尾乞怜了吧?

 哪怕你投降项羽都行啊,好歹项羽还算是咱们华夏人呢。

 你投降匈奴这种鞑虏算什么?

 总之就是三个字。

 看不起。

 刘邦闻言愣了一会,失笑道:

 “你们说的也对,李陵终究是大节有亏。”

 “只能说,臣子和君王之间,确实是需要相互成全的。”

 “恒儿啊,你要好好吸取教训,将来可别让大汉再出现李陵这样的悲剧了。”

 刘恒非常认真地点头。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会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苏武端坐于席,注视着李陵悲歌起舞,心中同样也是无限感慨,却不知该从何说出口。

 李陵重归坐席,举起酒杯。

 “无论如何,恭喜苏大人归去。”

 “今后恐再难有相见之时了。”

 “且满饮此杯,为君所贺!”

 镜头一转,苏武随大汉使团离开。

 他回头看了一眼,穿着匈奴贵族服饰的右校王李陵就在不远处,朝着这边微笑挥手。

 苏武也朝李陵拱手。

 “珍重!”

 回过神来,苏武骑着胯下骏马,朝着南方而去。

 正是:

 漠漠愁云海戌迷,十年何事望京师。

 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成未死时。

 铁石存心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苏武,结束了长达十九年的坚守,成功回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