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770章 李广利被且鞮侯单于围困,霍去病开口疯狂嘲讽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中,刘邦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脑仁疼。

 “不是,除了卫青和霍去病,刘彻就不能找点正常的人来领兵吗?”

 听着刘邦的吐槽,在场的大汉群臣原本想要打个圆场。

 但话到嘴边,突然又有点说不出来了。

 赵破奴?

 跟在霍去病身边的时候好好的,妥妥的顶级二当家。

 自己出战,废了,投降匈奴。

 李陵?

 根正苗红的大汉将三代,理论知识拉满,初次实战一百分。

 也投降匈奴了。

 李广利?

 妹妹是个舞女,弟弟是个太监还淫乱后宫。

 这么一看,突然觉得李广利有点毛病还挺正常的。

 萧何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现在就怕李广利也在击败后投降匈奴了,那真的就是……”

 萧何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萧何的意思。

 李广利若是也投降了,那大汉由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打下来的优势局面,估计没几年就玩完了!

 刘邦呼出一口气,看着面前的曹参、周勃等人,试探性地问道:

 “你们两个说,有没有可能李广利只用三万骑兵就击溃十万匈奴主力?”

 曹参和周勃面面相觑。

 过了好一会,曹参才无奈地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就算是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来指挥这一战,胜率也不超过两成。”

 “李广利嘛,嘿嘿……”

 刘邦:“……”

 过了一会,刘邦叹了一口气。

 “白瞎了,这个刘彻,真是……”

 其实刘邦都懂。

 很多人都以为韩信会打仗,刘邦不会。

 但事实上,韩信在项羽死了,汉朝正式开国之后就被弃用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战争基本都是刘邦亲自指挥的。

 刘邦是懂打仗也会打仗的,只不过是真打不过项羽而已。

 金幕中这个局面,刘邦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叫一个心知肚明。

 问曹参周勃这些武将,无非是想要找点心理安慰。

 但可惜,曹参周勃这些开国功臣真不是马屁精来着,人家也做不到这种情况下还昧着良心说瞎话啊。

 要是真顺着刘邦的意思胡说一通,等会金幕一放分分钟被打脸,这怎么行?

 刘邦忍不住,又埋怨了一句。

 “有时候朕真不知道,这千古大帝究竟是刘彻本人,还是应该算在卫青、霍去病那两个小子的头上了!”

 刘邦已经有点怀疑了。

 刘彻这小子,不会仅仅是靠着吃了卫青霍去病的时代红利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广利在短暂的慌神后,很快就冷静下来。

 事态已经过于严重,由不得李广利不冷静。

 他定了定神,很快下达命令。

 “全军停下休息,斥候继续放出,做好迎战的准备。”

 李广利所部正在向东班师,而且鞮侯单于正好带着匈奴王庭主力从东面来。

 除非李广利能给三万骑兵插上翅膀飞跃南边的天山,否则接下来的战斗是必然会爆发的。

 半天时间后,匈奴骑兵出现在了李广利的视线中。

 黑潮自东方蔓延而至,由点成线,又从一条黑压压的线变成了让人看一眼都会感觉到无法呼吸的人潮大海。

 就在李广利看到且鞮侯单于大纛的同时,且鞮侯单于也看到了李广利的帅旗。

 “终于抓住你了!”

 且鞮侯单于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但这种兴奋其实也并没有延续太久。

 且鞮侯单于身边的匈奴诸将,表情是有些迟疑的。

 左大将就忍不住开口道:

 “父亲,咱们远道而来,要不就先休息几天吧?”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诸多匈奴将领的大力支持。

 右贤王环顾左右,一脸的莫名其妙。

 右贤王刚刚被李广利打败,心中其实是很虚的。

 但怎么听起来,这些跟随单于刚刚打了胜仗的家伙,心中更虚?

 右贤王不了解情况。

 之前李陵只带了五千人,就让匈奴主力吃了那么大一个亏,被干掉了一万多人。

 李广利这里可是整整三万人!

 按照这个比例换算,李广利至少也能在被匈奴击败前干掉匈奴的六万人。

 匈奴这可是集结了单于、左右贤王三部的骑兵主力,也才十万人而已啊。

 这种仗,谁来打,心里都得打鼓。

 且鞮侯单于脸色微微凝滞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

 “诸位说得有道理,本单于决定了,先把李广利包围起来,围个几天再做打算!”

 右贤王看了一眼且鞮侯单于,心中惊讶更甚。

 怎么感觉单于比其他人还要更心虚一点?

 突然,右贤王又发现了一点。

 包括单于在内,绝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扫过了那个据说是刚刚投降了大匈奴的李陵。

 只是一个汉人降将而已,到底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

 右贤王疑窦丛生,觉得等会是该好好和单于身边那几名大臣联络一下感情了。

 就很怪!

 “咦,匈奴主力竟然没有进攻?”

 在察觉到了匈奴人的意图后,李广利也非常疑惑。

 出于谨慎起见,兵力数量明显少于匈奴大军的李广利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都心怀忌惮的双方,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度过了对峙的第一个白天。

 第二天到来。

 李广利又做好了随时迎战的准备。

 但一天下来,匈奴人除了每隔半个时辰就派出规模大约一千人左右的小股骑兵前来骚扰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动作了。

 甚至就连这前来骚扰的千人骑兵,只要汉军派出骑兵迎战,也会很快就脱离战场。

 等黄昏到来,太阳一落山,匈奴人又全部收兵回营。

 这下,李广利终于感觉不对,找来两名心腹商讨情况。

 “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官桀沉吟片刻,道:

 “会不会是匈奴人故意不出战,想要刻意把我们困死在这里?”

 李广利被提醒了,恍然大悟。

 “对啊,他们知道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

 粮食本身是够的,毕竟缴获了那么多的牲畜,吃也能吃好多天。

 牲畜是需要保暖的,还需要草料。

 如果长久地被围困在这里,牲畜口粮不足就会很快大批饿死。

 而且李广利所部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御寒衣物。

 从各方面来说,这个时候在这里和匈奴大军僵持,都是一个愚蠢的主意。

 匈奴人甚至能在这里和李广利对峙一个冬天!

 李广利明白了处境之后,果断下定决心。

 “必须要想办法赶紧出战才行!”

 “上官桀,你明天带着三千精锐,试探一下。”

 双方对峙的第三天到来了。

 上官桀带着三千汉军骑兵,开始朝着匈奴本阵而去。

 一边中,一边大声挑战。

 “尔等匈奴人,可有敢来和本将军对敌的!”

 话音落下,匈奴那边很快就奔驰出了一支万人骑兵。

 “小子别猖狂,我乃匈奴左大将,来会一会你!”

 双方不由分说,立刻策马靠近。

 一阵阵箭雨不断落下。

 汉军和匈奴军,终于爆发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战斗。

 但打着打着,上官桀又发现不太对劲了。

 面前这支匈奴军,在伤亡了大约数百人之后就主动脱离战场。

 上官桀顿时尬住。

 追?

 面前是十万匈奴大军,直接冲上去不是等于白送?

 不追?

 那贰师将军会不会不满意?

 就在上官桀纠结的时候,后方汉军本阵的鸣金声响起。

 上官桀如蒙大赦,赶紧收兵回阵。

 李广利表情变得越发凝重。

 “这些匈奴人,是真的要把我们困死在这里啊。”

 这可就非常不好办了。

 另外一边,且鞮侯单于等人看着左大将顺利回归,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一名曾经差点就被李陵亲手射杀的匈奴大当户笑道:

 “这李广利带着骑兵说起来是大汉的头号精锐,怎么给人的压迫力还不如李……咳,右校王呢?”

 诸多匈奴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李陵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说。

 且鞮侯单于明显放心了,笑道:

 “刚刚观察了一下,咱们的伤亡大概是五百人,汉军伤亡在三百人左右。”

 “如果李广利只是这种水平的话,不足为惧!”

 五比三的伤亡比,听起来匈奴是吃亏没错。

 但匈奴骑兵是汉军的三倍,这个伤亡比完全能接受。

 而之前李陵所部直到最后一夜溃败前,匈奴和李陵部的伤亡比是五比一!

 这种伤亡比才是匈奴接受不了的。

 有了信心之后,且鞮侯单于开始派出更大规模的骑兵,对汉军进行试探性的攻击。

 李广利方面自然也派兵迎战。

 短短一天,双方多次交战,基本上每次交战的规模都在汉军数千人,匈奴过万人左右。

 又打了好几次,且鞮侯单于等匈奴君臣彻底放心了。

 “这支汉军的确很强。”

 “但我们只要愿意付出代价,能赢!”

 这下子,匈奴君臣是腰也不酸腿也不疼,说话也大声了。

 且鞮侯单于笑呵呵地开口道:

 “大家不用着急进攻,我们继续围困汉军几天。”

 “大雪马上就要来了!”

 天山这一带,按照冬天气候来说,和漠北其实差不多。

 匈奴人老家是漠北,过去二十年也都待在漠北,早就习惯了。

 可汉军呢?

 纵然是那些投降了汉朝的匈奴人,过去二十年待的最北方地区也就是漠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