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756章 苏武激动人心的计划,项羽一句话震惊大秦君臣

沙俄和大清的纠纷已经有好几年了。

 说是纠纷,其实不太准确。

 应该是大清趁着沙俄一波波内乱的时间点,不断地蚕食、抢夺沙俄的地盘。

 对于扩张成性的沙皇俄国来说,这显然是无法容忍的。

 在大清强悍的国力和兵锋面前,最高统治者接连更换,内患不断的沙俄只能忍。

 双方其实已经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战争。

 这些战争的结果,以大清全胜告终。

 一方面得益于大清的国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沙俄的主力一直都布置在西部,也就是欧洲方向。

 弘历的表情严肃起来,开口道:

 “如果沙俄真的和法国结盟了,那接下来他们恐怕就要将大量的军队从欧洲方向调过来了。”

 “皇祖,我们也得增兵啊。”

 康熙呵呵一笑,脸上并没有太多紧张的表情,转头看向胤禛。

 胤禛思考了一会,道:

 “我们应该立刻通过大使馆联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想必苏丹会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皇俄国,那是真正的死仇。

 在历史上,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两百多年。

 规模比较大的,就有整整十次之多。

 规模较小的战斗,更是数不胜数。

 回到如今这个时间点,雄心勃勃的沙俄打算夺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国克里木汗国,打通黑海的出海口。

 双方为此已经爆发了三次战争,第四次战争随时都可能再度爆发。

 康熙笑道:

 “嗯,奥斯曼在位的那个苏丹据说还挺心高气傲的,一旦得知沙俄主力东调的消息,他应该不介意北上。”

 得到了康熙的肯定,胤禛脸上也散发出了几分光彩,继续道:

 “接下来还要立刻回复八弟那边,英国人既然主动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咱们,就说明他们是不愿意看到法国和沙俄结盟的。”

 “咱们可以和英国进行交易,甚至不排除和英国结盟,让英国对法国施加压力,使得法国不能那么肆无忌惮的援助沙俄。”

 英法,那不是能用百年世仇来形容的。

 那是真正的千年世仇!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英法之间的恩怨,就知道英国对于任何能扯法国后腿的事情都肯定感兴趣。

 弘历听到这里,不由有些疑惑:

 “等等,这不是八皇叔从英国王后那边得到的消息吗,怎么就是英国主动透露的了?”

 事实上,从英国送来的密信并不是只有胤禩的这一封,同时抵达的还有另外一封。

 正是从这第二封密信上,御书房中的祖孙三代明白了胤禩究竟是怎么获取情报的。

 胤禛瞪了一眼弘历。

 “蠢材!”

 弘历无缘无故挨骂,有点傻眼。

 康熙毕竟是心疼孙子,见状笑呵呵地开口解释了一句。

 “那是英国王后,不是英国女王,她和国王的感情又不好,英国国王怎么会把这种绝密情报告诉她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英国国王已经知道了她和老八的奸情,特地通过这种方式把情报转告。”

 弘历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是,这英国国王就这么能忍?

 康熙将目光转向了胤禛:

 “嗯,等会胤禛你写封国书,送点贵重礼物给英国国王,不要太小气。”

 “还有,再写一封信给老八,让他以后不准再和那个女人私通,像什么话!”

 “还有,军机处马上做好准备,再调一万五千火枪兵北上,随时做好准备。”

 “一旦沙俄对大清宣战,立刻全力出击!”

 胤禛信心满满,答应下来。

 “皇阿玛,您就放心吧!”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苏武这一批汉朝使团暂时留在了王庭之中。

 说是谈判,实际上每天就是扯皮。

 匈奴人要求汉朝退出西域和漠南,苏武反过来要求匈奴人承认这两个地方属于大汉国土。

 双方其实都没有什么让步的空间。

 苏武也并不在意,每天都和匈奴大臣继续这种看起来毫无休止的扯皮日子。

 在苏武的掩护下,使团的其他两位高级官员,副中郎将张胜和使臣常惠,正在秘密行动。

 镜头中,张胜接见了一名穿着匈奴贵族服饰,但长相明显是中原人的男子。

 【虞常。】

 一番寒暄后,张胜感慨道:

 “当年和虞兄也曾经在长安把酒言欢,没想到多年之后再见面,竟然是这般情形。”

 虞常闻言,脸上也不由露出羞愧的表情。

 “不瞒张兄说,自投降匈奴至今,无日不想归家啊!”

 “赵破奴这贼子误我!”

 虞常也挺倒霉的,正是几年前跟随赵破奴那两万汉军骑兵中的一名将官。

 张胜笑了笑,道:

 “说起来,不知这些年虞兄和赵破奴可有来往?”

 虞常冷笑道:

 “那个厚颜无耻,愚蠢无能的贼子,害我到这种地步,我怎么可能跟他为伍?”

 “自被迫厚颜事匈奴起,我就再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张胜哦了一声,不予置评。

 过了几秒钟,张胜又道:

 “看来虞兄似乎依旧心向大汉,莫非是打算跟随我等回归大汉不成?”

 虞常点了点头,道:

 “正有此意,不过却也并非单纯回归大汉这么简单,而是想要送一件功劳给张兄。”

 虞常如此这般,将情况介绍了一番。

 虞常投降了匈奴之后,很快就在匈奴内部找到了靠山,就是匈奴缑王。

 缑王属于乌师庐单于的心腹,曾经也是风光八面。

 但乌师庐单于突然暴毙后,无论是之前的呴犁湖单于还是如今的且鞮侯单于,都没有把缑王当回事。

 呴犁湖单于倒还好,只是把缑王排除出了权力中心。

 且鞮侯单于因为当年曾经被侄子乌师庐单于打压过,在匈奴三部西迁中吃了大亏,对乌师庐单于的部下们怀恨在心。

 缑王作为乌师庐单于曾经的心腹,被打压得举步维艰,说是面临生死危机也不为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缑王也就两个选择。

 第一,造反。

 第二,投降汉朝。

 匈奴一直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重用从汉朝投降过来的人,虞常也同样被缑王所倚重。

 察觉到缑王心思的虞常,又发现正好这一次大汉使团之中有老熟人张胜,这不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