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743章 卫青给刘据支付的成长代价,乌师庐单于对刘彻的战略算计(第2页)

 匈奴人忍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机会夺回漠南了!

 右贤王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开口道:

 “大单于,刘彻仅仅派出了六万人,这会不会是他的疑兵之计?”

 “或许他的主力就在漠南等待着我们呢。”

 乌师庐单于哈哈大笑,道:

 “放心吧,本单于已经让人完全侦查清楚了。”

 “整个漠南如今只有四万左右的汉军骑兵。”

 “本单于带十余万骑兵南下,漠南一定会重归我们的手中!”

 匈奴可是全民皆兵。

 都和大汉休战了二十年,十几万骑兵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右贤王点头道:

 “既然大单于这么说了,那我就放心了。”

 乌师庐单于又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之前刘彻不是派人在漠南修了一座什么受降城吗?”

 “正好,等夺回漠南之后,就用那座城池作为大匈奴在漠南的王庭。”

 “本单于到时候可要好好谢谢刘彻那个老东西帮本单于修建王庭,哈哈哈!”

 所有匈奴人都笑了起来,大帐内外充斥着欢快的空气。

 会议结束之后,赵破奴回到了自己的帐篷,将事情告知了赵安国。

 赵安国一听顿时惊了,急声道:

 “爹,得赶紧派人,将这里的事情通知陛下!”

 赵破奴摇了摇头,道:

 “不行。单于既然已经决定要大军南下,这些天一定会严加提防泄密的可能。”

 “一旦我们派出人手南下,随时都可能会被截获,到时候我们也危险了!”

 “那怎么办?”赵安国焦急问道。

 赵破奴呼出一口气,缓缓道:

 “陛下雄才大略,应该是有所准备,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一拍大腿。

 “行了,这刘彻现在可以等死了。”

 “好好的漠南,就这么没了。”

 “厉害,真厉害啊。”

 “真不愧是朕大汉的千古大帝,朕的好曾孙啊!”

 群臣面面相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恒努力地给刘彻找补:

 “父皇不必生气,说不定刘彻还做好了其他准备呢。”

 刘邦冷笑道:

 “做好其他准备?朕又不是没当过皇帝!”

 “你就看看画面里运送到玉门关那边的物资,漠南方向他是一定没有准备什么东西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刘邦治理了大汉这么多年,再怎么“垂拱而治”,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帝。

 古代王朝的物资,说白了在一定时间内就那么多。

 运到西域方向,那漠南方向就一定没有。

 除非视频里面的那个刘彻能做到无中生有!

 萧何也是眉头紧锁,道:

 “以漠南作为代价来换取西域,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并无不可,但实在是有违天道啊。”

 作为黄老学派的巨擘,萧何显然很不喜欢这种行为。

 道法自然,刘彻这种方式多少有点割肉补疮的意思,实在是和黄老学派格格不入。

 刘邦身体往后一倒,叹息道:

 “好了,这回得是连续第三场大败了。”

 “难怪刘彻这个臭小子会被列为败家子呢,三场败仗,大汉的基业算是被他基本弄垮了!”

 赵破奴的两万人,李广利第一次的三万三千人,再加上漠南即将要付出的至少数万人代价。

 这些加起来,直接就奔着十万人去了。

 说难听点,若仅仅是十万老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那倒还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这里面损失的都是妥妥的青壮男性啊。

 这些青壮男一死,大汉不但损失了一大批的劳动力,甚至还要面临着诸多孤儿寡母的遗留问题。

 麻烦大了!

 刘恒也说不出辩解的话了,但心中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或许能天佑大汉,让匈奴内部爆发一些叛乱之类的。”

 “比如——对,赵破奴!”

 赵破奴?

 这个名字终于让刘邦有了兴致。

 “也是。赵破奴这个小子看起来还是心向大汉的,或许他真的能帮助大汉拖住匈奴人的脚步。”

 “嗯,或许赵破奴能直接刺杀这个乌师庐单于也不一定,哈哈!”

 萧何有些无奈,开口道:

 “陛下,这是历史,又不是说书人笔下的儿戏。”

 历史可是正经的!

 刘邦哼了一声,道:

 “历史正经?那朕这么一个小亭长怎么可能当皇帝?”

 “朱元璋一个乞丐还能当皇帝呢,没看金幕之前,你让说书人写一个乞丐当皇帝的故事,全世界都觉得你是傻子!”

 “历史,本来就是没道理的,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的!”

 萧何揉了揉太阳穴。

 好吧,咱们这位陛下是这种风格。

 现在也只能希望,事情的走向真的和陛下预想的一样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漠北王庭中,一队队骑兵从远处聚拢而来,犹如一条条溪流,汇聚入无边无际的大海中。

 一支悬挂着汉朝旗帜的车队,在诸多匈奴人不怀好意的目光中,进入了王庭。

 “大单于,我们都要集结出兵了,此刻怎么能允许汉朝的使者进入王庭呢?会泄露军机啊。”

 对于这些来自臣子们的劝说,乌师庐单于哈哈一笑,明显不以为意。

 “你们懂什么?我就是要让汉朝的使者看到大匈奴军队的威风。”

 “让刘彻好好做一个选择,究竟是要继续进攻他的西域,还是要撤兵回防漠南!”

 右贤王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开口道:

 “大单于,刘彻撤兵回防漠南,那对我们来说岂不是大麻烦?”

 乌师庐单于年轻的脸庞上闪动着精芒,嘿嘿冷笑道:

 “刘彻要是真敢撤军回防,那本单于大不了就先不南下便是,去狼居胥山祭个天也行啊。”

 “从第一次李广利出征西域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刘彻如果真把李广利撤回来,那就是劳民伤财一事无成。”

 “本单于就不信,他的大汉内部还能稳如泰山!”

 “只要大汉动乱,漠南对我们来说唾手可得。”

 “这是战略,你们不懂!”

 匈奴群臣闻言,顿时拜服。

 很快,乌师庐单于高举上首,诸多匈奴贵族大臣傲然而坐,注视着汉朝使者迈步走入大帐中。

 这名使者年纪不大,极为英武,不卑不亢地对着乌师庐单于行礼。

 “大汉使臣苏武,见过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