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99章 卫青大战伊稚斜,李世民李靖称赞卫青战术(第2页)

 赵食其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这,难道我们……”

 李广心情极为复杂地开口道:

 “恐怕我们并没有抵达漠北,而是回到了漠南草原。”

 赵食其:“……”

 合着,这一个月的行军下来,李广、赵食其两人又回到了漠南草原?

 沙尘暴白吹了?

 一个月的路白走了?

 赵食其差点当场晕倒过去,颤声道:

 “那现在怎么办?”

 李广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现在只能先在此地扎营休整一天,然后继续往北出发,去漠北。”

 “希望大将军他们还没有找到匈奴人的主力吧。”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中,一片寂静。

 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刘彻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这个李广,还真是……”

 当年的情况,汉武帝其实在战后就已经了解清楚了。

 但亲眼看到李广和赵食其迷路,还是让人挺无语的。

 赵食其就在这座大殿中,赶忙出列跪下。

 “臣无能,还请陛下降罪!”

 太子刘据赶忙开口道:

 “父皇,当年赵将军就已经承担过责任了,儿臣觉得不宜二次降罪。”

 汉武帝微微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赵食其,你平身吧。”

 赵食其诚惶诚恐地谢恩,然后起身落座。

 汉武帝又将目光投向张骞。

 “张骞,你说说,到底为什么这个李广老是迷路呢?”

 刚刚从西域归来汇报工作没几天的张骞闻言,表情也是颇为复杂。

 说起来,张骞也是“受害者”之一。

 张骞一辈子走过那么多次西域和草原,唯一一次迷路就是在和李广搭档的时候。

 张骞斟酌了一下措辞,开口道:

 “或许李广将军是真有些时运不济吧。”

 汉武帝翻了一个白眼。

 时运不济?

 能力不行吧。

 但不知为何,这些话汉武帝却并未说出口。

 这位大汉千古大帝只是安静地注视着金幕,等待着接下来的内容。

 金幕中,卫青不紧不慢地开口。

 “还没到要救公孙敖的时候。”

 听到卫青这句话,众人心情再怎么焦急,也只能强自忍耐。

 第一线战场上,公孙敖已经杀得浑身是血。

 匈奴人的重甲骑兵虽然是有些麻烦,但对汉军来说,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汉军铠甲防护力更强,武器质量更精良,士兵们的训练更加刻苦勤奋。

 在战场上拼起来,谁怕谁?

 到了这种真正性命相搏,刀刀见血的时候,比的不就是这些?

 公孙敖一声,怒吼,手中大刀撒出一道光芒,直接将面前的一名匈奴重甲骑兵硬生生劈落马下。

 但大刀也因此而卷刃。

 他立刻丢掉这把大刀,附身将马鞍下面的长枪取出。

 正好新的敌人再度赶到,公孙敖挥舞着长枪,继续迎战。

 岂曰大汉无人!

 伊稚斜看着自家匈奴骑兵将公孙敖所部包围,但却迟迟无法歼灭,被气得大叫。

 “就这点人都干不掉,你们是做什么吃的?”

 “快,给本单于增兵,不惜代价也要吃掉他们!”

 对伊稚斜来说,此刻战场局势依旧还在掌控之中。

 伊稚斜此战带来的匈奴王庭主力骑兵整整达到了八万,是三万五千汉军的两倍还多。

 而且这些都是伊稚斜精挑细选的精锐,是整个匈奴帝国如今的精华所在。

 伊稚斜就不相信打不赢卫青,拼不死这个公孙敖的五千人!

 更多的匈奴骑兵刷新在了战场上,出现在公孙敖的面前。

 鲜血已经完全染红了公孙敖的身体。

 这位大汉黑甲将军原本只有身后的披风是红色,如今却浑身都是红色。

 鲜血凝结在他的盔甲上,从鲜红逐渐变成暗红,又和盔甲原本的黑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颜色。

 血色。

 公孙敖策马,手中长枪挥击。

 枪如电。

 电光没入敌人咽喉,激起的不是火星,而是炸开的鲜血。

 公孙敖放声大笑。

 “想杀本侯,就凭你们这些胡虏?”

 “可知一汉当五胡!”

 长枪再起。

 大汉战将,杀贼虏,有进无退!

 公孙敖不退反进,再度拨马冲杀而至,对准伊稚斜的单于大纛。

 伊稚斜气坏了,大吼道:

 “杀了他!”

 “我就不信,卫青不出来救他!”

 巨量的匈奴骑兵在公孙敖面前刷新了。

 大汉前将军公孙敖,冲锋!

 在公孙敖的身后,无数汉军骑士奋起,浴血征战。

 “大将军,快让我们出击吧!”

 武刚车阵中,几乎所有的大汉将军眼睛都红了。

 他们看到了公孙敖的苦苦支撑。

 也清楚的知道,公孙敖所部随时都可能会被匈奴人歼灭。

 若非公孙敖乃是卫青的妹夫,在场的几个公孙敖好友早就按捺不住,要开口质疑卫青的指挥了。

 岂有三万主力龟缩于武刚车中,坐视公孙敖领五千孤军奋战的道理?

 大汉男儿跋山涉水翻越戈壁大漠至此,岂是为了在这里看着友军送死?

 卫青依旧还是不紧不慢,环顾一眼在场众人。

 每一个人的表情,卫青都尽收眼底。

 “尔等想要出战?”

 众人齐声道:

 “战!”

 卫青点了点头,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天空阴沉,云层遍布头顶,似乎随时都会掉落下来,压在众人的脑袋上。

 在最西边,隐约能看到几分金黄色的灿烂晚霞。

 公孙敖所部这一战,竟然硬生生打到了黄昏。

 卫青在心中对李广说了一句抱歉。

 李将军,若是你来当前将军,我真的无法坐视你在战场上厮杀如此之久,也无法保证你战后是否对我会有怨言。

 但公孙敖是我妹夫,他会无条件信任我,会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到现在。

 卫青不再迟疑,对着众将道:

 “分兵,左右两路,半刻钟内必须全部开拔,绕道突袭伊稚斜单于大纛!”

 众将顿时兴奋起来,纷纷领命。

 一名大汉将军刚刚上马,就看到卫青也带着亲卫队朝着出口移动,不由大为疑惑。

 “大将军,你这是?”

 卫青笑了笑,淡然道:

 “自然是去突袭伊稚斜!”

 伊稚斜抬头看天。

 西边的晚霞,被他看在眼中。

 “都黄昏了,看来今天卫青是不会出战了。”

 天马上就要黑了,再打一会,实在是看不到对面的人影,也就只能收兵。

 伊稚斜忍不住感慨了一下。

 “这个卫青,竟然这么狠?”

 “用五千先锋军的兵力,硬生生地拖延一个晚上的休息时间吗?”

 伊稚斜觉得,卫青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

 断臂求生!

 赵信道:

 “卫青真是个狠人啊,竟然能用这种办法。”

 “五千兵马换一晚上,顺便消耗大匈奴勇士们的体力。”

 伊稚斜冷笑道:

 “他要是真以为他的这种诡计能得逞,那他就想多了。”

 “本单于吃掉了他五千兵马,所有的匈奴勇士都会提起劲头。”

 “他想要休息?今天本单于直接给他来个夜袭。”

 “今晚,这里就是卫青的葬身之地!”

 说完,伊稚斜再度看向战场。

 无数马蹄溅起的尘烟,将整个山谷战场完全遮挡住了。

 伊稚斜连对面卫青的武刚车阵都看不到。

 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前线的探马回报中了解到战况。

 此刻,公孙敖已经被匈奴骑兵完全困住了,进退维谷。

 公孙敖身边的汉军骑兵也从五千人减少到了一千多人。

 当然,匈奴方面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

 只要能全歼公孙敖所部,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突然,伊稚斜听到了一阵犹如雷鸣般的马蹄声。

 大地原本就在震动,但此刻震动得越发厉害了。

 伊稚斜突然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本单于有派出这么多兵马吗?”

 下一刻,无数汉军骑士犹如潮水般蜂拥而来。

 “杀虏!”

 喊杀声惊天动地。

 三万汉军主力,在黄昏的阴云遮蔽下,趁着匈奴主力在疯狂围剿公孙敖所部,利用战场上漫天烟尘遮挡了匈奴人视线的绝佳良机,从左右两侧对伊稚斜所在的单于大纛发动了突袭!

 伊稚斜大吃一惊。

 “这个卫青,竟然出来拼命了?”

 今天这场战斗,伊稚斜意外了两次。

 最开始,伊稚斜以为卫青会立刻冲上来拼命。

 但卫青并没有,只派了公孙敖一支孤军和匈奴人周旋到现在。

 然后就是刚才,伊稚斜以为卫青不打了。

 没想到,眼瞅着马上就要天黑,不,是天都已经黑了一半,卫青竟然全军出击了!

 事已至此,伊稚斜也没有其他办法。

 他猛然拔出了腰间的长剑,怒吼道:

 “匈奴的好儿郎们,击败卫青一雪前耻的机会到了。”

 “想想你们那些在龙城被卫青掳走的亲人,为他们报仇的时间就是现在!”

 “全军出击,给本单于击退他们!”

 在伊稚斜的怒吼下,剩余的所有匈奴骑兵一拥而上,迎战汉军。

 光明正随着地球的自转迅速远离这处山谷。

 每过一分钟,山谷中的视线都会更黑几分。

 两支加起来总数超过十万的骑兵,就在这片谷地中殊死拼杀。

 夜色中,数不清的双方骑士接连倒地,更多的骑士立刻涌上前来,继续奋战。

 任何一方都毫无保留。

 所有的精锐都全部上阵。

 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