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68章 刘邦惊讶了,霍去病这小子还挺狂啊?

当霍去病出现的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双目都是一亮。

 【光武帝刘秀:冠军侯终于来了!】

 【宋太祖赵匡胤:冠军侯!若大宋有一个冠军侯,也不会被契丹和女真人各种压迫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大宋是没冠军侯,但有岳飞,然后呢?】

 赵匡胤直接被干沉默了。

 【昭烈帝刘备:大汉冠军侯,出击匈奴!】

 【魏武帝曹操:刘大耳,你都多大年纪了,别用这种没羞没臊的语气说话行么?】

 【吴大帝孙权:若是朕麾下有一个冠军侯,何至于被曹阿瞒欺辱至此!】

 【魏武帝曹操:呵呵,你这江东鼠辈,和朕装什么呢?】

 一时间,三国皇帝骂声滚滚,在群臣的加持下,各种骂人不吐脏字的弹幕飘来飘去。

 【系统提示:魏武帝曹操,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三名用户因多次辱骂其他用户被禁言一天,请大家注意弹幕礼仪,文明发言。】

 一番沉默之后,又一条新的弹幕跳了出来。

 【汉高祖刘邦:@昭烈帝刘备,小备啊,你这骂人的本事还是不太够,晚点朕给你上传一本骂人宝典,你记得通过金幕购买,保证让你在骂战中无往不利!】

 【秦始皇嬴政:呵呵,刘备是能买,但曹操和孙权也能买啊,你搞这种有用吗?】

 刘邦这下子也被干沉默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霍去病信心满满,追随着卫青大军踏上了征程。

 霍去病虽然很年轻,但他的身份放在这里,自然没有人会不尊重他。

 营地之中,霍去病笑呵呵地看着不远处的李敢,大声道:

 “这不是在宫里被我打得屁滚尿流的李敢吗?怎么连你这样的人也上战场了?”

 李敢气得脸色通红,冷笑道:

 “我不和你一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

 霍去病哟了一声,道:

 “那被小毛孩子打得屁滚尿流的成年男子,又该是什么说法?”

 李敢直接转身就走。

 正好路过的苏建闻言,忍不住笑道:

 “霍校尉,你好像和李家父子很不对付?”

 霍去病哼了一声,道:

 “这个李广,自己没本事封侯,天天就来怪我舅舅。”

 “也就是我舅舅心善,换了我,李广那个没用的老小子别说是将军,连校尉都没得当!”

 在卫青崛起之前,李广才是大汉边疆最负盛名的将军。

 卫青的崛起伴随的是李广的失败。

 虽然后来李广又被皇帝刘彻启用,但看着公孙敖公孙贺这些后辈,甚至是苏建张次公这些当年的小角色都已经封侯,李广却还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心情可想而知。

 人是不可能怪自己的,李广的儿子李敢就对卫青很不满,总觉得是卫青的出现妨碍了自家老爹李广,不然李广早就封侯了。

 霍去病又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还能惯着李敢?

 一来二去,双方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苏建笑着摇头道:

 “霍校尉,你们还是年轻。到我这个年纪,每一个战友都是弥足珍贵啊,哪里还会把这些意气之争放在心上。”

 霍去病笑了起来,转而和苏建攀谈:

 “平陵侯,你家的二儿子苏武最近不是刚进宫吗?是一个很机灵的小伙子。”

 霍去病今年十八岁,说别人“小伙子”好像有点怪怪的。

 但他口中的这个苏武,今年才刚刚十三岁!

 苏建听到霍去病的话之后,笑得眯起了眼睛。

 “说真的,老夫这个次子的确是比其他兄弟要聪明一些,但他的性子也是很执拗的,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

 “唉,老夫总担心他将来会因为这个性格吃大亏啊。”

 霍去病豪气干云地一挥手,笑道:

 “怕什么?咱们大汉的好男儿就应该这么直来直去,谁要是不服气,直接弄死他就是了!”

 说话间,霍去病随便瞟了一眼李敢身影消失的方向。

 苏建笑着点头,又寒暄了几句,转身离开。

 帅帐之中,卫青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份文书。

 “……去岁秋,伊稚斜派麾下万余骑兵入寇代郡,代郡都尉朱英奋起抵抗,不幸遇难。”

 “千余边民被掳走,十一座村庄被焚毁。”

 卫青静静地看着这些,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在过去的很多很多年里,大汉边疆一直都是如此。

 由于匈奴入寇过于频繁,很多时候仅仅是记载了一句“岁秋,匈奴寇边。”

 但这短短的六个字背后,却是无数大汉边疆将士和子民的血泪!

 以前的大汉压根无力抵抗,从刘邦到吕后,然后是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只能在匈奴大举入寇时被动出兵防御。

 “时代不同了。”

 卫青心中默念了一句,站了起来。

 大汉的胜利越来越多,也该是时候解决匈奴了。

 镜头一转,卫青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城,挺进北方草原。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许多地方还残留着冬天的余雪,但青草们已经受到天空的召唤,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

 卫青一路向北行进了大约两百里地,抵达了去年冬天伊稚斜驻跸的王帐。

 在这里还残留着匈奴人生活过的大量痕迹。

 但在仔细的观察过后,汉军非常遗憾的确认了一个事实,匈奴人离开这里至少已经有半个月了。

 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大军抵达定襄郡的时候,伊稚斜就动身离开。

 这么长的时间,除非匈奴人继续长期驻扎在某个地方,不然顺着痕迹寻找匈奴单于本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卫青的眉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伊稚斜居然不敢和我们决战?”

 这真的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过去的那么多年里,匈奴王庭单于本部可从来都是不怂的。

 在出兵之前的汉朝内部推演里,卫青只要出了长城,伊稚斜就会直接率领王庭本部前来迎战。

 接着双方面对面大战一场,谁赢谁输也就定了。

 可现在,伊稚斜怂了,跑了!

 卫青这才有些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如今占据心理优势的不再是匈奴人,而是大汉。

 原来,现在匈奴人已经怕大汉到这种地步,甚至连贵为单于的伊稚斜都不敢正面迎战汉军主力了!

 这对大汉整体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对卫青来说就比较麻烦了。

 该怎么去寻找匈奴人的主力呢?

 思考了一天后,卫青召集了众将。

 “诸位,我们兵分六路,以此地作为圆心,方圆一百里作为边界,对匈奴主力进行搜寻。”

 “记住,任何人不得离开距离此地一百里的范围,违令者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卫青怀疑,伊稚斜可能就带着匈奴王庭本部主力隐藏在附近的某个地方。

 这里毕竟是匈奴人生活了几百上千年的草原,匈奴人对草原的熟悉远在汉朝之上。

 客场作战,想要找到匈奴主力,也只能采取这种笨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