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43章 汉武帝唐太宗所见略同,大明破局的唯一道路!(第2页)

 这群大明的臣子,当真敢做这种事情?

 于谦,他真有这个胆量?

 金幕之中,于谦脸上的表情极为挣扎。

 看得出来,这位大明兵部尚书,此刻脑海之中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郕王朱祁钰等了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催促道:

 “于大人,你若是有什么主意一时间拿不定的,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也好啊。”

 其他人也道:

 “对啊对啊,于大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等也是可以帮你拾缺补漏的嘛。”

 “于大人,快说说吧。”

 于谦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丝苦笑。

 “若要臣说这件事情,还请郕王先降旨,免了臣的死罪。”

 “啊?”朱祁钰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主意,还要先免除死罪才能开口?

 定了定神,朱祁钰道:

 “好,本王免你死罪,你说吧。”

 管他什么死罪活罪的,也先二十万瓦剌大军就在城外!

 先解决了也先,再来说其他的事情吧。

 于谦见状,心中的胆气似乎也增添不少,便开口道:

 “臣觉得,眼下最大的麻烦,就是陛下在瓦剌人的手中。”

 “我等无论想要做什么,有此一条,就是处处受限。”

 “也先这几日派陛下四处叫门,京师之中的士气大受影响,是必须要解决此事的时候了。”

 众人闻言,连连点头。

 “是这个道理没错。”

 “所以,于大人你的主意是?”

 于谦环顾众人,正色道:

 “于某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瓦剌人手中的,不再是大明皇帝陛下了呢?”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

 细细思考,随后全都勃然色变。

 “于大人,你……”

 “于谦,你疯了吗!”

 “于大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坐在上首的郕王朱祁钰,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整个人都傻在原处。

 过了好一会,朱祁钰才结结巴巴地开口。

 “于大人,你……”

 于谦话都说了,自知已无退路,便断然道:

 “为今之计,只有请新皇登基,遵城外陛下为太上皇,才能解除难题!”

 “太子年幼,如今才两岁,无法主持大局。”

 “郕王殿下,受陛下之命监国。当此危难之际,可请郕王殿下继承大统。”

 “如此,京师之中有天子坐镇,军民士气必然大涨。”

 “那瓦剌人纵然再来二十万大军又如何?等各地勤王之师一到,危机自解!”

 听着于谦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仔细一想,这办法,不得不说,确实是颇有道理的。

 但是……

 吏部尚书王直苦笑一声,道:

 “于大人,咱们这么做,太后会答应吗?”

 如今大明太后孙氏,是朱祁镇的生母。

 但郕王朱祁钰,并非孙太后所生!

 更何况,朱祁镇本身就有儿子,他的长子朱见深,现在就是大明皇太子。

 不立自家嫡孙皇太子,反而立一个不是亲生的郕王朱祁钰?

 怎么想,孙太后也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吧?

 于谦正色道:

 “太后素来宽仁,也是一位识大体的。如今事急从权,想必太后也能理解。”

 “若是郕王殿下不反对的话,于某认为,等殿下登基,皇太子依旧还是皇太子,不做更换。”

 “这样一来,对太后也算是一个交待了。”

 众人一听,又震惊了。

 这么一来,等于是郕王朱祁钰在不通知朱祁镇的情况下,就抢了哥哥朱祁镇的皇位。

 然后,再把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依旧册封为皇太子!

 这关系,怎么听起来有点乱呢?

 一番沉默过后,王直突然道:

 “事到如今,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几名大明重臣对视一眼,有先有后的点头。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国难当头,若是还墨守成规,恐怕真要重演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这四个字似乎带着某种魔力,一说出来后,众人的意见立刻得到了空前统一。

 谁当皇帝,对这些大臣们来说,其实都无所谓的事情。

 总要有一个皇帝,效忠哪个皇帝不一样?

 更何况……

 众人目光投向朱祁钰。

 这可是从龙之功啊!

 “郕王殿下,您意下如何?”

 既然是要立朱祁钰为新皇,肯定也得听一听朱祁钰的意见。

 朱祁钰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本王不能这么做。”

 “皇兄才是皇帝,你们别害本王!”

 朱祁钰是真吓坏了。

 本王就特么监个国而已啊,怎么一转眼就要当皇帝了?

 你要说皇兄下诏书传位也就算了,这直接硬抢是怎么回事?

 将来皇兄要是回来了,本王何以自处?

 看着朱祁钰这般模样,于谦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双手按住朱祁钰的肩膀,厉声道:

 “殿下,大明危在旦夕,作为天潢贵胄,如何能在此刻逃避!”

 “难道殿下也想当第二个康王赵构,被后世子孙指着脊梁骨唾骂不成?”

 朱祁钰身体剧震。

 “康王赵构?”

 赵构,宋高宗,南宋政权的建立者。

 被金兀术“搜山检海”,吓得乘船在海上飘了几十天,最后连男人该有的功能都吓没了!

 再加上诛杀岳飞这一条,赵构的名声,简直臭得不能再臭!

 朱祁钰一咬牙,沉声道:

 “好,本王可以答应。但前提是,本王要看到太后让本王继承皇位的旨意,否则本王就算是死,也不会坐到这个皇位上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名重臣对视一眼,心中立刻都有了计较。

 王直马上开口道:

 “好,老臣这就立刻召集其他同僚,一同上书太后,请太后下旨!”

 【八月二十九,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孙太后,请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太子朱见深依旧为太子。】

 【奏章送入后宫当天不久,孙太后旨意传出,批准文武百官所请,命郕王朱祁钰即位。】

 【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正式登基,成为大明第六位皇帝,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画面一转,已经到了瓦剌大营之中。

 “什么,朱祁钰登基了?”

 瓦剌太师也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错愕无比的表情。

 在场的所有瓦剌将领、贵族,也被这个消息弄得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阿剌才忍不住道:

 “他们的皇帝还在我们这里活得好好的,怎么就换人了?”

 也先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该死的,究竟是谁出的这个主意!”

 “没了皇帝的名号,本太师要这个朱祁镇来还有什么用!”

 也先直接破防了,当众大骂不已。

 其他瓦剌众将也是面面相觑。

 原本以为俘虏了明朝皇帝,是捡了个惊天大便宜。

 结果现在倒好,大明那边不讲武德,竟然直接就换了皇帝!

 阿剌忍不住道:

 “太师,要不咱们让朱祁镇发个旨意,不承认那个郕王登基,不就行了?”

 也先冷笑一声,道:

 “全世界都知道朱祁镇是我们的俘虏,他不承认有个屁用!”

 “该死,大明内部有高人啊。”

 也先此刻,心中充满了挫败。

 本打算凭借着朱祁镇这张王牌,能不战而攻克京师,光复大元王朝的大都城。

 可现在,朱祁镇成了太上皇,那就不再是什么王牌了,而是一张废牌!

 阿剌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轻声道:

 “既然那朱祁镇已经没用了,不如就让伯颜大人把他弄成头骨酒杯,也算是咱们瓦剌辉煌战绩的见证了。”

 也先沉吟良久,缓缓摇头。

 “罢了,朱祁镇再怎么没用,终究也是大明朝廷承认的太上皇。”

 “杀了他并无益处,留着他一条命,或许将来还能继续要挟大明。”

 定了定神之后,也先对着面前诸将道:

 “事不可为,传令下去,明日退兵吧。”

 瓦剌众将闻言,脸上都露出不甘心的表情。

 “太师,真要撤退?”

 “我们都灭了大明二十万大军啊,怎么就撤退了?”

 “太师,眼下就是大明京师,要不然我们拼一把再说?”

 也先心烦意乱,又一次拍了桌子。

 “拼拼拼,成天就知道莽,等你们撞死在京师城门之下,本太师可懒得给你们收拾!”

 “自己来看看这些情报!”

 几份军情被也先丢了出来,瓦剌将军们传阅一番,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大明从山东、河南、辽东、南直隶等各地陆续抽调了三十余万兵马,正在急速北上。

 其中来自山东的八万兵马速度是最快的,再有两天时间就能抵达京城之外。

 也先冷冷地开口道:

 “我们的牛羊都在长城之外,这些天大都城周围能抢的粮食也马上就要吃完了。”

 “你们是要让我们的妇孺赶着羊群进入长城以南,在大都城外和三十万明军拼一次命对么?”

 听着也先这番话之后,瓦剌众将陷入了沉默。

 也先哼了一声,大手一挥。

 “撤吧,我们先撤到长城以北,补给一番再说。”

 “这才九月份,时间还长。”

 “本太师再好好的和朱祁钰玩一玩,看看这个大明新登基的皇帝,究竟有什么本事!”

 也先的脸上,满是阴鸷。

 他是真不相信,全歼大明二十万大军,将大明皇帝捏在手里。

 这么大的优势,还能被大明彻底翻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