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721章 名将对决

赵佗和公子玉这次出城抓舌头,一共抓到了五个人,其中还有个伯长,可以说是立了大功。

 

章邯很懂人情世故,主动要把这次功劳记在公子玉头上,可公子玉居然不要,反而把这份功劳全给了赵佗!

 

这让章邯大为诧异。

 

章邯本以为唐王要公子玉跟在自己身边,就是为了镀镀金,却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把军功看的如此淡薄。

 

“公子,有这份军功,战后唐王是会论功行赏的。”章邯怕公子玉不知道深浅,就想主动提醒他。

 

可是公子玉很坚决,就这次功劳都是赵佗的,他只是打了个下手而已。

 

章邯只好让功曹把这份功劳记在了赵佗身上。

 

记录完军功以后,那几个舌头也被拎了上来。

 

为首的自然就是那名伯长。

 

章邯亲自审讯这几人。

 

“你叫什么名字?”章邯看着那名伯长发问。

 

那伯长回答说:“黄靖泽。”

 

“你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

 

“伯长。”

 

“你们是不是要马上撤兵回国?”

 

黄靖泽摇头说:“小的不知。”

 

章邯笑了,他当然知道黄靖泽是在撒谎。

 

“再给你一次机会,说实话!”章邯语气都变得狠厉了不少。

 

黄靖泽明显怕了,咽了咽口水,依旧说不知道。

 

章邯点头说:“好,是个硬骨头!你有种!”

 

然后章邯给了屠雎一个眼神。

 

屠雎来到黄靖泽面前,再次问他说不说?

 

黄靖泽依旧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屠雎一脚把他踹倒,对他一顿拳打脚踢,这黄靖泽也是硬气,肋骨被打断了两条,都不肯说。

 

倒是他旁边的几个士兵被吓坏了。

 

其中一个楚兵说道:“将军饶命,我们全说我们全说!”

 

屠雎恶狠狠的说道:“有一句瞎话,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几个楚兵连声应是,把白天项燕通知他们撤兵的命令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屠雎听完摸不着头脑了,项燕既然下令了全军撤退,怎么突然又改变了命令?

 

“你们他妈是不是在胡说?”屠雎提起一名士兵就要揍他。

 

这人被吓坏了,连连发誓说自己说的是实话。

 

屠雎看他不像说谎,这才放开他来到章邯身边复命。

 

坐在帅位上的章邯这时陷入了沉思。

 

项燕明明下令撤兵,可突然不撤了,又让部队出去劫掠四方。

 

这就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项燕已经发现了不对劲,准备要跑,劫掠只是个幌子!

 

另一种可能性,项燕改变了主意,准备跟赵军打持久战。

 

章邯更倾向于前者。

 

既然项燕想跑了,那就绝不能放他!

 

“传令,密切监视楚军大营!只要项燕率领大部队撤退,我们就立刻出城,咬上去!”

 

“唯!”

 

第二天,楚军依旧没有攻城,大营静悄悄的。

 

夜里三更时分,楚军悄悄离开大营,分批次撤离。

 

这些都被赵军的斥候看在眼里。

 

次日,斥候把侦查到的消息汇报给了章邯。

 

章邯听后大喜,急忙命令斥侯到楚军大营侦察。

 

楚军大营已经空了,只剩几杆绣着“楚”字的旌旗在风中列列作响。

 

“项燕这老狐狸果然是溜了!”章邯抬起手,刚准备传令全军追击,却突然又停了下来。

 

屠雎疑惑的看着他:“上将军,怎么了?”

 

章邯回身看向屠雎。

 

另一边。

 

睢水河滩。

 

深秋的河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寒冰,水流撞碎浮冰发出脆响,裹挟着芦苇与杂草蜿蜒东去。岸旁长着茂密的芦苇,苇叶已经枯黄,上面还贴着寒霜。

 

茂密的芦苇丛林,密密麻麻的藏满了人,这些人趴在芦苇丛中,一动不动。

 

项燕正盘坐在芦苇荡里闭目养神。

 

项梁穿过茂密的芦苇丛来到项燕身前,轻声道:“父亲,我把兄弟们安顿好了,这附近的芦苇丛里藏了两万人,余下的兄弟都在距离咱们十里的一处土丘附近待命。”

 

听完项梁的回报,项燕依旧是凝神闭目,只轻轻点头。

 

项梁也不敢再打扰项燕,而是悄悄退到后面找范增说话,他的声音很小:“先生,你说赵军真的会追来吗?”

 

范增说道:“肯定会的。”

 

项梁有些不信,说道:“赵军恐怕都没发现我们已经离开了,又怎么可能追来?”

 

范增耐心的解释道:“赵军在我们营地朋友不少的斥候,我们昨晚撤退动静那么大,瞒不过这些人的,赵军肯定已经知道我们要跑,他们费了这么大心思把我们骗到宋地,不会让我们就这样溜走的。赵军肯定会尾随在我们后面,趁我们不备的时候咬住我们。”

 

项梁“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看过来,项梁这才赶紧捂上嘴压低声音,说道:“可就算赵军咬住我们又能怎么样?我军三十万之众,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难道他们还能拿出百万大军吃掉我们?”

 

范增对项梁解释道:“少将军,这是在人家的地盘,只要我们被赵军咬上,他们的人就会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到时候我军根就别想脱身了,即便侥幸突围,也会损失惨重。”

 

项梁总算是听明白了:“所以您才会建议父亲在河滩边设伏,把尾随我们的赵军都吃掉?”

 

范增点了点头。

 

项梁又问:“那先生,您为什么把我军的主力都隐藏在十里外的土丘,这里只安排两万人?”

 

范增觉得项梁真的不适合做一个将军,因为他居然能问出这种小白问题!

 

“少将军,这里的芦苇荡虽然茂密,但怎么可能藏得下我们二十万大军?就算真能挤下这么多人,赵军除非是瞎子才看不见!”

 

范增到底还是给项梁解释了个明白。

 

项梁也总算是听懂了,不再说话。

 

两万人静静的在芦苇荡里趴了一夜,从白天趴到晚上,夜里河边的风凉,许多楚军士兵都被冻的瑟瑟发抖。

 

就连项燕也被冻得有些受不了,项梁怕项燕冻着,急忙把自己的披风脱下来给他披上。

 

项燕却非常生气:“就我一个人冷吗?弟兄们不也在坚持?”

 

项梁只好把披风收了回去。

 

晨光漫过两岸芦苇,水流裹挟碎石奔涌,楚军在草丛里冻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清晨,很多人已经是又累又困还又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