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682章 论证秦法

邯郸。

 李斯一脸喜色的来到田秀面前,拱手道:“丞相,好消息,好消息呀!”

 田秀抬起头看向李斯,问:“是不是大将军有捷报传来?”

 李斯点了点头,呈上了李牧的战报,喜道:“丞相,大将军发来战报,三日前齐军与我赵军会战与聊城以南,我军大破齐军,斩首万余,俘虏齐军近十万,另外还俘获了齐军大将彭真,以及三十余名齐将。”

 田秀闻之,急忙接过战报,看完以后不禁连说了三个“好”,“大将军这一仗打的漂亮,李斯,立刻以孤的名义给大将军去信,就说孤祝贺我赵军将士取得的捷报,我要给大将军他们记功!”

 “唯!”

 田秀又对李斯吩咐:“立刻让官府张榜,通告全国,就说我军大捷,一举歼灭齐军主力!”

 “唯!”

 官府贴出告示,将此次大捷通告全国。

 告示一贴出来,百姓们都围拢过来观看。

 一个壮汉挤进人群,向旁边的一位老者打听:“老者,这上面说什么?”

 老者看了一眼告示上的内容,说道:“这告示上说,我将在聊城和齐军打了一仗,歼敌无数,齐太子落荒而逃。”

 众人闻之,一片惊呼。

 “武安君果然厉害,齐国鼠辈根本不是对手!”

 “赵国能有丞相和武安君这样的贤才真是国之幸事!”

 “我本来还担心官府不能取胜,现在看来是我多心了,明日我就要小儿参军,咱们也得替国家出一把子力!”

 “……”

 聊城。

 李牧率赵军破齐太子后,又率领赵军一鼓作气打到聊城城下。

 聊城司马夏雍闻知齐太子大败,又见赵军兵临压境,权衡利弊以后,决定开城投降。

 是役,赵军不战而克聊城。

 赵军克聊城以后,李牧率军入城。

 司马府。

 赵军众将齐聚于此。

 钱紧兴奋的抱拳说道:“大将军,如今齐军主力大败,国中必定人心惶惶,末将以为,我军当携大胜之余威,立刻攻打高唐。”

 沈鸽也跟着说道:“大将军,末将也以为我们应该立刻发兵攻打高唐,不能让齐人喘过气来。”

 李牧见众将纷纷请战要攻打高唐,不禁沉思起来。

 齐军这一战大败,折损将士十余万。

 赵军如果趁胜进攻,的确有可能打下高唐。

 只是齐国刚刚丢了聊城,必定不会再放弃高唐。

 齐王很可能会以举国之力来救高唐。

 三国很有可能也担心赵国会灭掉齐国因而发兵来救,所以攻打高唐的时机还不成熟。

 想到此,李牧缓缓说道:“齐国地大,我军不可贸然进兵,还是等杨将军他们到了再说。”

 钱紧有些等不及了,急道:“可这…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牧沉声说:“等到杨将军来。”

 临淄。

 齐王建听闻齐太子大败,聊城失守,惊的一下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公子田桓急忙上去重新把齐王建扶到王座上坐下。

 重新坐下来以后,齐王建双腿依旧在打颤。

 齐国二十万大军一战覆没,聊城失陷,这高唐还能守多久?

 齐王建神色惊恐的从群臣身上扫过,急道:“诸位有谁能带兵去挡住李牧?”

 话音一落,群臣皆将头低下无人应和。

 齐王建掀开冕旒,提高了声调:“谁能带兵去挡住李牧,寡人立刻封给他三百里地,谁?”

 大殿上依旧鸦雀无声。

 齐王建随手说指了一个大臣:“来,你说怎么办!”

 这个大臣慌忙跪在地上,求饶道:“大王恕罪!”

 齐王建又指了一个大臣,这人也是慌忙跪下请罪。

 一连叫了几个人,这些人愣是没有一点办法。

 周子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大王,为今之计,我们只有一条路!”

 “什么路?”

 “和!”

 周子接着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有求和才能保全社稷!”

 齐王建闻之,又看向群臣,征询他们的意见。

 众臣都低着头颅,一言不发。

 齐王建见此只得妥协:“大司行,你马上到聊城,找赵军请和!”

 “唯!”

 聊城。

 李牧接见了远道而来的田到。

 听到齐国要求和。

 李牧不禁沉思起来。

 赵国这一次发动了六十万大军,志在一举消灭齐国。

 若是就这样讲和,那赵国可真是白忙活了这么久。

 可若不答应齐国的求和,又恐齐人被激出死战之心。

 李牧沉思了许久,然后摸着胡须,笑着开口道:“其实请和这种事情,本将本应该请示丞相,但本将也不愿意看着齐赵两国继续打下去,这样吧本将就擅自做一回主,答应议和。”

 田到闻之,大喜正要拱手拜谢。

 李牧拦住了,他说道:“到公,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议和可以,但这价钱可要谈好。”

 田到已经做好了李牧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便说:“大将军但说无妨。”

 李牧又摸了摸胡须,心道:“我得开一个你们齐国接受不了的求和条件。”

 “这样吧!”李牧很快就想好了条件,说道:“齐国需要昭告天下,承认是你们先背盟攻赵,然后由齐王带着太子,亲自到邯郸请罪。”

 田到听了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李牧有接着说:“贵国这次要赔偿我们三十万石粮十万金,作为赔款,当然了作为交换,我国以释放被俘的齐军战俘。”

 田到刚要讨价还价,李牧又伸手打断他继续说:“本将还没有说完,齐国还要割让聊城、高唐、千乘、翟邑、阿城、安阳、薛陵等济水以北所有的土地。”

 “这也太苛刻了!”田到刚要反对,李牧再次将他打断,继续说道:“齐国依旧要向我国称臣,齐太子要来做人质,齐国降为公国不得再称王,齐国还要与楚国断交,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赵国还想到临淄驻军。”

 田到忍不住了拍案而起:“大将军,要是谈判你就好好谈,要是许愿的话,你到庙里去!”

 李牧笑着说:“到公,您别急呀,我还没说完呢!”

 “你还说?”田到被气笑了:“就大将军开出的那些条件,几乎是要我齐国无条件投降,齐国绝不能接受。”

 李牧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站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到公,齐国想求和,只有接受本将上述的条件,否则就请到公转告齐王,最多一年,本将定要与他会猎临淄!”

 田到临来的时候齐王建就交代过,要尽量接受赵国的条件,田到想起齐王的嘱托,只好缓和了下语气说:“大将军,这条件太苛刻了,能不能降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