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570章 腹黑的李斯和被坑的韩非

李斯收到小徒弟张苍的信后,不禁陷入犹豫。

 

韩非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不在自己之下。

 

这样的人物如果去了秦国,只怕会让秦王如虎添翼。

 

但是,自己要是把他招到赵国,他会不会动摇自己在丞相心中的地位呢?

 

李斯想了很久,决定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田秀。

 

他虽说是司行,但手上没有人马,没法把韩非从半路截过来,想把他弄到赵国,只有让田秀去想办法。

 

至于田秀愿不愿意想办法,能不能想到,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李斯只负责去转述一下。

 

来到丞相府。

 

李斯表明了来意。

 

很快,田秀就从内堂出来接见。

 

两人见面以后,李斯拱手道:“丞相,臣有一事要禀明丞相。”

 

然后李斯把韩非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田秀听完微微感到惊愕。

 

当今的天下大势已经日渐明朗。

 

有能力统一天下的只有秦赵两国。

 

李斯在田秀身边,但韩非居然放着师兄不来投奔,反而去了秦国。

 

韩非的能力,田秀是知道的。

 

这种人才绝对不能让秦国得到。

 

既然李斯开口了,那不把韩非招募到麾下,属实可惜。

 

打定了主意之后,田秀对李斯说道:“先生,我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要把韩非弄到赵国。”

 

李斯对这个决定并不意外,“丞相需要我什么吗?”

 

田秀想了想说:“您跟韩非是师兄弟,恐怕这次得您亲自去走一趟,将他请来。实在请不来绑也要把人绑回来。”

 

这次田秀豁出去了,韩非这种治国的人才说啥也不能给秦国。

 

要不是看韩非是荀子的徒弟,田秀高低得跟李斯说,实在带不会人就把他杀了。

 

田秀也变得越来越腹黑了,得不到的人才也绝不能让对手得到。

 

李斯点头道:“臣当然是责无旁贷,不过丞相,我师弟出发已经有一阵子,恐怕现在已经到秦国了。”

 

秦国很像今天的曹县,国家相当的封闭。

 

普通人想出门一趟都得有路引,要不马上就会被官差抓住。

 

李斯的身份去了秦国,还没等找到韩非,估计就会被当奸细抓起来。

 

田秀想了一会后说道:“我让毛遂手下的人想办法把韩非截住,等先生过去。”

 

李斯心里有点没底:“能截得住吗?”

 

田秀没底气的说:“应该能吧!从楚国去秦国的路只有两条,走武关或者是函谷关。韩非是从楚国出发,大概率会从武关进入楚国,我想只要在他入关前把他拦截在应该就行了。”

 

李斯也很快打出了包票:“只要丞相能让臣见到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臣来做。”

 

对于韩非这个师弟李斯还是相当了解的。

 

李斯自问凭借自己的口舌之才说服他不难。

 

即便真的说服不了他,田秀不是说了能绑人吗?

 

大不了把人绑过来。

 

……

 

另一边,韩非自从楚国离开后,就一路向西往武关而去。

 

楚国西部地区,由于久经战事,许多地方都是焦土一片,所到之处皆是民不聊生。

 

韩非看着沿途各城的惨状,更加坚定了去秦国的决心。

 

他要凭借自己去改变秦王,让秦国也能像赵国一样,以仁政治理天下,以法治约束官吏,以儒学教化百姓。

 

怀抱着满腔的抱负,韩非加快了脚步。

 

半个月后,他顺利来到武关。

 

韩非骑着毛驴来到武关城下,向守城的秦军士兵亮明身份。

 

“吾乃韩人韩非,特游学到秦国。”

 

韩非没敢说自己是去投奔秦王的。

 

一个韩人公开去投奔秦国,怎么看都像是韩奸。

 

而且,秦法也不允许普通人随意的觐见秦王。

 

任何人想和秦王见面都得有人引见。

 

若是无人引荐,普通人就别想见到秦王。

 

范睢当年要不是有郑安平,凭借他布衣的身份,也是见不到秦王的。

 

韩非说自己想去秦国拜见秦王,很可能会连关门都进不去。

 

反而他说是去游学,倒极大概率被放行。

 

历代秦王由于本土人才匮乏,都很重视人才。

 

只要他国有学子来游学,大部分都能被获准入关。

 

果然,韩非说自己是来游学的之后。

 

守关士兵在问了名字后,立即转身到里面去给他开路引。

 

正当秦兵去帮他开路引的时候,一个小贩打扮模样的人找到了韩非。

 

武关也是一座雄关,天下商人想要入秦,不少都会由此入关。

 

因此在武关外,有一个小市场,不少商人都会在那里歇脚,互市。

 

韩非看到这个小贩朝自己走来,以为对方是想向他推销商品,便说:“我身上没什么钱,您如果向我推销货物,算是找错人了。”

 

那小贩却说:“先生误会了,我并非是向您推销商品的,我是奉了一位大人的命令,给您带句话。”

 

韩非心中一惊,但面上仍保持镇定:“不知是哪位大人?又有何话带给在下?”小贩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是赵国的丞相田秀大人,他希望先生能前往赵国,说赵国才是实现先生抱负之地。”

 

韩非皱起眉头,他一心向往秦国,秦王嬴政广纳贤才之名远扬,他相信自己在秦国必能有所建树。“劳烦转告那位大人,韩非心意已决,秦国才是我施展才华之所。”

 

小贩见韩非态度坚决,着急地说:“先生莫要心急拒绝,如今这世道局势复杂,秦国未必如先生所想那般美好,赵国亦有诸多优势。”

 

韩非不为所动:“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此时守军拿着路引回来,朝着远处正陪小贩说话的韩非大喊:“哎,那个韩人,你还进不进关了?”

 

“进…进进进!”韩非紧张之下又口吃起来。

 

他转身对身旁的小贩说道:“我…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那个小贩看到这一幕,顿时急了,他扯着韩非的袖子,说什么也不让对方走。

 

韩非使劲的挣扎,袖子都被扯破了,那小贩也不松手。

 

韩非生气了:“送…送手!不…不…不然我叫人了!”

 

小贩摇摇头,一副打死也不松手的样子。

 

韩非急了,冲着远处那些守关的秦军士兵大喊:“来…来…来人啊!”

 

那个去帮韩非开路引的士兵听到,立马拔出刀过来查看情况。

 

眼看一个秦军士兵过来了,这个小贩慌了。

 

韩非见他慌了,便对他说:“趁…趁着人还没有过来,你…你赶紧跑吧!不…不然你就走不了了。”

 

那个小贩急得额头冒汗,却依旧不肯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