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521章 埋坑魏国

乐乘的南线兵团还在有条不紊的朝蓟城进军。

 其实乐乘也很想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蓟城,但是联军各国心怀鬼胎,没人愿意去死磕蓟城,只有齐军稍微积极。

 不过齐军只能打顺风仗,想让他们帮忙死磕蓟城,明显不切实际。

 乐乘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大军缓缓朝蓟城前进。

 就在乐乘大军距离蓟城还有一百里路的时候,斥候飞马来报。

 “报,将军!李牧将军以克蓟城!”

 听到这个消息的乐乘:Σ(っ °Д °;)っ

 联军的几个将领同样一片哗然。

 赵军这就把蓟城打下来了?

 虽然他们三天前就接到消息,李牧兵进蓟城,但是按照这些人估计。

 李牧想拿下蓟城,起码得死磕几十天。

 他居然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蓟城拿下了?

 这消息会不会有误?

 乐乘急忙追问:“消息确实嘛?”

 斥候点头:“此乃末将亲眼探知,绝对不会有错。”

 乐乘闻言,心中一沉。

 李牧拿下蓟城本来是好事,但是坏就坏在赵国这么快就拿下了蓟城,蓟城一失就意味着燕国已亡。

 燕国光速亡国,只怕要不了多久诸国就要来干涉。

 乐乘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各国将领,这些人心思各异,有些已经在交头接耳。

 见此,乐乘大感不妙。

 他手上的这支联军,八成是要散了。

 果然不出意外,就在当夜。

 魏军将领、韩军将领纷纷找到乐乘,称是国中出了紧急之事,要求立刻回军。

 乐乘自然知道这两军将领打的什么心思。

 对方无非是见赵国吞了燕国,想退兵回去,观望局势发展。

 不过乐乘没戳破他们的心思,而是让这两军将领率军返回。

 随后卫军将领也来到,同样表示国中有事。

 短短一夜,联军纷纷散去。

 独留齐军鲁军还未离开。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齐鲁两军的将领也找乐乘请辞。

 至此,联军已散,乐乘手上的南部军团名存实亡。

 乐乘在齐鲁联军离开以后,仰天长叹。

 “我国这次恐怕有麻烦了,马上派人给丞相传信,要他早做准备吧!”

 另一边。

 廉颇也接到了蓟城被攻克的消息。

 听完这个消息以后,廉颇同样倍感诧异。

 但他和乐乘一样,马上嗅到了其中蕴藏的危机。

 “这次赵国恐怕要有大麻烦了!”

 廉颇立即给田秀上书备战。

 然后,廉颇又加快行军速度往蓟城而去,以求尽快和李牧汇合。

 蓟城中。

 自昨日赵军入城以后,燕人心中就惶恐不安,唯恐赵军会重演当年齐宣王百日灭焉之事。

 当年宣王灭燕,齐军进入蓟城以后就大肆劫掠,搞得燕国百姓叫苦不迭,燕人因此深恨齐国,后来才有了五国伐齐之事。

 但李牧随后下令封府库,禁宫室,始终纪律严明,对城中无论贵族百姓皆秋毫无犯,惶恐的燕人心中稍安。

 赵军入城的第二天,李牧亲自带着燕王乘车到城中巡视,安抚百姓,又厚葬了那些为国捐躯的燕国士兵。

 燕人见燕王平安无事,又见赵军确实对他们秋毫无犯,心中又稍稍安定了一些。

 随后,廉颇率军来到。

 两军会合以后,赵军人数大增。

 这让一些心怀不轨的燕人只得老实起来。

 时间临近中午的时候,乐乘率兵来到。

 见只有赵军前来,李牧顿感不妙。

 两人相互抱拳见礼以后,乐乘说明了一下他这边的情况。

 李牧面色沉重,心道:“联军这么快就急着退兵,必定是已经对赵国生出忌惮之心。看来我得加快速度,尽快收复整个燕国,不然拖延下去,恐怕赵国会重蹈齐宣王灭燕的覆辙。”

 想到此处,李牧对左右说道:“我们得赶快入宫请燕王下诏,命令辽东守军投降,然后由我军去接管辽东各地的城防。”

 廉颇点了点头,道:“上将军言之有理,得尽快把辽东掌握到我们手里,否则辽东那边,很有可能会生出什么变数。”

 李牧带着赵军的一众将领来到王宫。

 燕王唤此时正在用午饭。

 见这么多将领来到,燕王唤吓得浑身发颤。

 几个侍奉燕王用餐的婢女也慌慌张张的退了下去。

 “将军,不知你们此来所为何事?”

 燕王唤很怕,李牧会一刀结果了他。

 当年齐宣王灭燕,他的老祖宗燕王哙可是被齐人杀了的。

 李牧安慰道:“大王莫慌,臣只是想请您下一封诏书,让辽东各地守军放下武器,向我赵国投降,稍后臣会派人去接管辽东各地的城防。”

 燕王唤一听李牧并非是来杀自己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好,此事容易,寡人这就下诏!”

 燕王唤没有丝毫犹豫的写下了诏书。

 形势比人强,这种时候,抵抗已经毫无意义,当初五国伐齐,齐闵王就是因为不肯跟楚国合作,结果被楚将淖齿抽筋剥皮。

 燕王唤还年轻,他可不想落得一个被抽筋剥皮的下场。

 拿到了燕王的诏书,李牧带着将领们从王宫出来。

 “燕国辽东敌方三千里,城池数十座,而且辽东之地苦寒,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往辽东走一遭?”

 廉颇闻言,立即说道:“上将军,你信得过老朽,让老朽走一趟如何?”

 李牧看着廉颇,犹豫了一番以后,摇了摇头:“非牧不相信老将军,只是辽东之地偏远,老将军年事已高,我看还是换别人去吧。”

 乐乘一听,立即抱拳:“那就让末将去如何?”

 “善!”李牧心中想的人选就是乐乘。

 乐乘当年跟他叔父乐毅久在燕国,乐氏一族至今在燕国都有很深的威望。

 收服辽东这种事情,乐乘去远比廉颇去效果要好得多。

 廉颇见李牧叫了乐乘去,心中顿时不忿。

 “哼,上将军这是信不过老夫,觉得老夫老了!”

 李牧急忙解释:“老将军误会牧了,牧的意思是,乐乘将军去收服辽东,而您去收服居庸关以北的土地。”

 燕国在蓟城北面,还有一片疆土。

 只不过那一片疆土城池并不多,而且由于靠近塞北土地也比较贫瘠。

 其中唯一一座比较大的城池就是平舒。(今山西灵丘县,不知道燕国为啥取这么多重名的城市。)

 平舒实际上更靠近赵国,此处只有一块狭长的地方与燕国的本土相连,几乎形同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