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小鹌鹑 作品

第906章 江南钱氏

 朱元璋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谈论:“言归正传。

 赵匡胤你或许知道自咱大明建立以来。

 咱曾多次从山西等地向中原地区移民之事吧?”

 赵匡胤点点头。

 这事他确实是听任小天和朱元璋说话的时候提起过。

 “咱之所以移民,自然是因为中原地区人丁稀少。

 咱曾亲眼前去看过。

 军事重镇徐州白骨蔽地,草莽弥望;

 黄河以北各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漕运要地扬州,昔日也是历代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到了咱大明开国之时,偌大的城中居然只剩下了十八户人家。

 这些虽有天灾之祸的原因。

 可更多的还是因为元狗的残暴统治所致。”

 赵匡胤恍然。

 任小天补充道:“也不能全这么说吧。

 明初人口少的原因很多。

 不过蒙古的残暴统治确实是其中之一。”

 赵匡胤发狠道:“朕早晚要将蒙古人彻底赶出草原。”

 任小天微微一笑。

 “这倒是个好点子。

 如今蒙古四大汗国貌合神离。

 要是能把忽必烈给赶出中原。

 那他和其他三大汗国之间必有冲突。

 就让他们在西边打去呗。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最好是他们停止内斗,先将昂撒人给搞定了。”

 “你小子多损啊。”

 朱元璋拍了拍任小天的胸膛笑骂道。

 任小天耸耸肩:“反正那也不是什么好鸟。

 借蒙古人之手将他们扼杀在萌芽之中又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摆摆手道:“随你吧。

 不过蒙古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赶走的。

 北伐之路尚且需要咱们共同努力啊。”

 说话间众人便来到了临安皇宫之前。

 此时皇宫中早已没了赵姓皇室一族。

 而暗红色的城墙也增添了许多肃杀之气。

 “这便是临安城的皇宫吗?

 这也太过逼仄狭小了吧?”

 赵匡胤抬头看了看并不算高大的宫墙说道。

 任小天笑道:“没办法,谁让赵构是逃到此处的呢。

 当时时间仓促,也来不及让他建起更豪华的皇宫了。

 所以赵构退位之后就索性搬到了原本秦桧的相府。

 也就是德寿宫了。”

 “哼,这个畜生倒是会享受。”

 赵匡胤怒哼了一声。

 提起赵构他就来气。

 孙权好奇的问道:“这里也是你们大宋的国土吧?

 怎么赵匡胤像是从来都没有来过的呢?”

 赵匡胤古怪的看了一眼。

 但看清是孙权问的之后他也就没再言语。

 任小天解释道:“皇帝也不可能把天下各地都跑个遍吧?

 那他天天还处理不处理政事了?”

 孙权讪讪一笑。

 他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比较愚蠢的问题。

 “再说老赵这会,临安城还不是大宋的地盘呢。”

 “这是何意?”

 任小天的话让孙权不明所以。

 “临安城在老赵在位时期还是吴越国的国都。

 要等到赵光义在位时期,吴越国才纳土归降。”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儿子吗?”

 孙权的话好悬没让任小天笑喷出来。

 赵匡胤差点没气死:“那是朕的三弟。

 朕可没有他那样的儿子!”

 孙权挠了挠头。

 他不明白赵匡胤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

 不过看赵匡胤的反应,他也知道其中必有内情。

 “要说吴越国,其开国的君主钱镠倒是个人物。”

 赵匡胤不想多说起赵光义此人,故而转移了话题。

 “这倒是,他在五代十国期间确实算得上一等一的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