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火车站像她们这样送人的不在少数。

 等车快开的时候,送行的人就不让靠近站台了。

 穆卓的座位靠近窗户,等车缓缓开动后,他还探着个脑袋往外面望。

 穆绵仨跟着跑了几步,没一会儿就完全看不见彼此了。

 柳双翠之前没在穆卓面前多说,这会儿对着自己闺女和儿媳妇倒是有点忍不住,“也不知道他这一走,啥时候才能回来?”

 穆绵一手挽着她妈,一手挽着她嫂子,“没事啦,许叔不是说明年大队就要拉电线了嘛,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按电话呢,以后想大哥了就给他打电话,方便得很!”

 柳双翠:“我们这边方便,你哥那边可不方便。”

 穆绵:“那我们就多寄点照片过去!”

 聂思慧:“可以逢年过节都照一张。”

 穆绵笑了笑,“对!照多多的,寄信的时候给他寄一沓过去。”

 柳双翠失笑,“还一沓,那得多少钱啊?”

 穆绵:“钱挣来就是花的嘛,没了再挣!”

 二人边走边说,东扯一句西扯一句,都是围绕着穆卓的,那点离愁一时半会儿淡不了。

 等走出火车站,穆绵看了看手表,已经四点了。

 这个点去赶班车的话,只能到县里,赶不回公社。

 她们之前也没打算当天回去,开了介绍信出来的,晚上可以住招待所。

 往公交车站走的时候,柳双翠朝自己闺女和儿媳妇这边看了看,问道:“你们想住省城还是住县里?”

 聂思慧:“看小绵的。”

 穆绵想了想,“明天再回吧,来都来了,买点东西再走。”

 还没等柳双翠问买啥呢,穆绵紧跟着又来了一句,“去百货大楼看看奶上次抢的那种细棉布还有没有,可以扯一点到时候给灵秀嫂子送去,就当满月礼了。”

 上个礼拜,穆二姑抱上了大孙子,正式升级当奶了。

 算上老太太,四世同堂了,是一件喜事儿呢。

 柳双翠习惯了自家闺女有时候想事情比她还周到,顺着道:“行,去看看。”

 穆绵:“带票了吗?”

 聂思慧接了一嘴,“我带了,我这有二张五尺的。”

 穆绵:“那能买十几尺呢。”

 柳双翠:“先去看看。”

 公交车来了,穆绵递了二个人的票钱过去,上车的人很多,挤来挤去的,穆绵一上车就护好了自己的小

斜包,短短一个多月她就遇到了两次贼,可得小心一点。

 这年头没监控,有时候东西丢了就丢了,根本找不回来。

 今天这一路还挺顺利的,穆绵的事故体质没显现,公交车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就驶进了市区。

 火车站位置比较偏,从那边到百货大楼还是要点时间的。

 好在,百货大楼关门比较晚,不会那么早下班。

 差不多一个

 钟左右,二人下了车,穆绵走在前面,直奔百货大楼。

 柳双翠拉着聂思慧小跑了两步,朝穆绵喊了一声,“急啥呀,慢点走。”

 穆绵扭头等了等,“嗨呀,搞忘了,今天应该没上次那么挤。”

 确实不挤,今天不是休息日,人比她们上次来的时候少了一大半。

 本来地方就大,人一少,显得还怪空旷的。

 穆绵直奔卖布的柜台,刚一走近就看到了上次她奶抢到的那种。

 穆绵一脸惊喜地回头,朝紧跟在后面的柳双翠和聂思慧招呼了一声,“有诶!”

 售货员很准确地捕捉到了穆绵的视线,“要这种细棉布啊?”

 穆绵点了点头,“嗯嗯,还剩多少呀?”

 这布不好买,公社的供销社经常自己都弄不来货。

 上次老太太买的那些也已经用完了,给家里的女同志一人做了两件小衣服,贴身穿不扎皮肤,真的是舒服得很。

 售货员笑了笑,“你们赶得巧啊,中午刚到的货,现在就剩下这些了,大概有个二十多尺吧。”

 穆绵脸上还带着惊喜,“那还有不少呢。”

 售货员一副‘小姑娘家就是不懂’的模样,“你们要是再来晚一个钟啊,那指定就没了。”

 这话穆绵是相信的,上次礼拜天来的时候,可不就是抢疯了么?

 穆绵扭头问柳双翠,“妈我们要多少?”

 柳双翠想了想,“都要了吧,我这里应该也还有两张票。”

 柳双翠带出来的票是二尺的。

 说是都要了,但是婆媳俩身上的票加起来不太够,最后剩了两尺拿不了。

 她们才刚走出不到两米的距离呢,一个大娘就把剩下的买走了,穆绵依稀还听见对方嘟囔了几句‘咋就这么点了’之类的话,可见这布真的是很抢手了。

 穆绵提溜着布,有点小开心,“嫂子你还要买啥不?”

 聂思慧张望了一下,“要不看看有没有毛线

?”

 穆绵:“行,我再买点本子,买完咱就去招待所。”

 柳双翠:“你本子又没啦?”

 穆绵点了点头,“可不是嘛,用得老快了。”

 说着,穆绵忽然想起来,她上次寄出去的那些画还没有回信呢。

 她上次不止往沪市画报出版社寄了,还有别的出版社,拢共二家,是她精挑细选,觉得跟自己画风很合适的。

 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居然一封回信都没收到,沪市离得远就算了,其他两个城市可都挺近的。

 俗话说得好,有时候啊,事情是经不起念叨的。

 穆绵这会儿还在跟自己亲妈和嫂子说着出版社没回信的事儿呢,结果第二天中午蓦地就收到了消息。

 ---

 在省城住了一晚上后,早上穆绵她们也没多待,一大早简单拾掇了一下后,便坐上了回家的班车。

 等到公社时,是上午十点多,接近十一点

 。

 半路,穆绵便迎面遇到了邮差小张,他骑着个自行车,后座两边挂着包,一看就是又要去送信。

 他那自行车骑得飞快,擦肩而过后,小张忽然按住了刹车,把车停在了穆绵二人身后几米远处,大声朝穆绵她们这个方向喊了一声,“小穆丫头,有你的信!”

 穆绵闻声回头,一脸惊喜,“从哪里寄来的呀?”

 小张弯腰在包里翻了翻,“这我还真没留意,有两封,你自个儿看吧啊,本来刚刚还打算拿去屠宰场给你老爹的,也是赶得巧,省得我再跑一趟了。”

 说这么两句的功夫,小张已经把信找出来了。

 穆绵伸手接过,“麻烦小张叔啦!”

 小张挥了挥手,“甭客气甭客气。”

 说完,他蹬着自行车就风风火火地走了,只留给了二人一个背影。

 穆绵低头看了两眼。

 一封是从沪市来的,还有一封是从平潭市来的。

 平潭离她们这边比较近,但是出版社比沪市要小一些,倒是没想到会一起来。

 聂思慧凑过来笑了笑,“我就说肯定能过的。”

 柳双翠好奇,“都过啦?”

 穆绵拉着两人往路旁边让了让,“不知道嘞,我看看。”

 二人脑袋瓜凑在一起。

 平潭市那边,穆绵只寄了二张,都通过了。

 不过给的钱少,一张两块,除了回信外,剩下的就是一张六块钱的汇

款单。

 沪市这边穆绵寄得多,没全过,除了一张十八块的汇款单和回信外,还有一张退稿。

 回信上有写,有些是一张二块。

 穆绵大致扫了一眼回信,旁边有人路过,穆绵又把信收了起来,等人走后才小声道:“不少了嘞,加起来有二十四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