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三行 作品

第96章 第九回《征伐西南,对敌联军》 第六节(第2页)

 三家诸侯的军队号称四道联军四十万之众,实际人数是四万多将近五万人,加上第五家的军队共有六七万之众,大约三倍于义军攻来的人马。义军西征军发展到三万多人,但要分兵控制所拿下的州县,攻到桂林城下的主力约有二万余人。

 四家诸侯商讨要怎样对付义军。第五强惊魂甫定,要求联军严防死守桂林城。常胜戎当即否定:“兵多将广,岂有畏敌如鼠而守城之理?我军当与匪军野战决胜!”田沧海也毫不客气说道:“第五大人不通兵法,愿勿多言。”第五强悻悻地闭上嘴巴。

 韦遵因为纳了第五强的女儿做妾,好歹要给丈人一点面子,为之辩解道:“田老弟此言差了,第五大人也曾做过羽林军校尉、殿前将军,与你是差不多的出身,怎能说不通兵法?”——言下之意,田沧海你也没有打过仗就做了节度使,你要敢说第五强不通兵法的话,我也敢说你不通兵法,如何?

 田沧海被韦遵教做人,心里不悦,可是无法反驳,就不说话了。

 第五强虽被韦遵助言,但一想到这个本来要做亲家的人做了自己女婿,便觉面上无光,越发悻悻地不说话。

 于是只有常胜戎和韦遵两个探讨如何用兵。他们原本在朝廷都是正三品的龙骧将军与虎翼将军,可谓旗鼓相当,一同外放为节度使这几年里差距才拉大了。常胜戎依然锐意进取,致力于扩充实力;韦遵自满享乐,不顾自己领地贫穷,把有限的财富拿来供自己奢侈享受。两家原本兵力相当,几年下来,常胜戎的兵力已相当于韦遵的两倍,财力物力更多得多。吞并孙青之后,常胜戎实力更强,韦遵、田沧海加上已被吉义打残的第五强三家合起来都未必比得上常胜戎了。

 饶是如此,韦遵仍然想跟常胜戎分庭抗礼,犹如当年在朝廷一样。商议作战策略时,常胜戎说一,韦遵偏偏说二,不肯沦为常胜戎的应声虫。常胜戎心里有气,恨不得当场把韦遵斩杀了,但戒于田沧海也在场,就不敢轻举妄动。田沧海是在常胜戎和韦遵都外放离开京城后才发达起来,以往是个默默无名之辈。常胜戎实在摸不清田沧海这个人的底细,看其举止鹰视狼步,感觉不是泛泛之辈,所以不敢倚强欺之。

 常胜戎便不得不忍气吞声,耐心听韦遵自说自话,其实忌惮的不是韦遵,而是被韦遵教做人的田沧海。

 韦遵提出要兵分三路,一路防守桂林,两路向两翼迂回,夹击义军。毕竟韦遵也是能打仗的将军出身,这一个策略还不坏。常胜戎想了想,与其自己另想策略和他抬杠下去,不如就照他的意思去办。于是常胜戎表示赞同,请田沧海率所部帮助第五强守城,自己与韦遵各率所部去做两翼迂回夹击义军之事;战斗展开之后,田沧海所部便从城中出击,一同围攻。至于第五强,就留在城中不用动了,一来他不懂兵法,动也无用,二来另三家都得了他家的女儿,帮他出力也算天经地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