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八十六章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什么?为什么他觉得每一条都是对的?

 刘彻眉头拧紧,他已经试着代入,假设自己面临这种情况会做出怎么样的决定,可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超生罚款()?()”

 “超生即开除()?()”

 的国策。

 古,人丁才是最重要的,有人丁才有赋税,有人丁才能开疆拓土……

 所以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要限制生育,从古至今一直在鼓励生育,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会稽后,为壮大越国,劝课农桑、鼓励生育,为此还特地颁发了一条法令——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1]

 有赏有罚,恩威并施,最终越国国力超过了吴国,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

 齐国的“内无怨女,外无旷夫?()_[(.)]????????()?()”

 ,秦国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大汉开国之初更是规定女子十五必须嫁人,超过十五,每月多交一百三十钱;到惠帝时,女子超过十五还不嫁,就要多征收五倍的算赋。

 一算一百二十钱,多征收的算赋都够一个成年男丁一年的口粮了。

 如此重罚,百姓才不敢违抗。

 为了人丁,他们威逼利诱都用上了,后世居然不许超生!!

 人多明明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比如开疆拓土,如果没地方开,那就沐浴王化,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天下那么大,怎可不许超生。虽然后面又删除了这项规定,但中间限制的二十八年多浪费啊,那可是两代人!

 他在那本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里看到的时候,隔着书都感觉到了心痛。

 现在心更痛了,这道题到底该选什么??

 为什么没有全选,可恶!

 刘彻苦大仇深地盯着卷子上的题目——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1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改变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3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时要加以调整和完善4规则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123b.124c.134d.234[2]

 若是非要排除一个选项,他会选择排除4,因为规则不可能符合人民的利益,但这是他的规则,这门道德与法治中显然不是这样的,若按书中标准,4明显是对的。

 相较于1,23明显更符合书中标准。

 刘彻纠结几息,最终在括号里写下d。

 分数重要,为了及格,他可以暂时放下心里的质疑,按照书中的标准来答题。

 写下答案的刘彻如释重负,视线下移,看向下一题。

 两分钟后,刘彻破防了。

 可恶!一颗半星就比之前那次考试多了半颗星,至于这么难吗?他一个看过书的都不知道要选什么。

 又一道题他觉得应该选24,但答案没有24选项。

 刘彻:%#¥…&*

 同一个考场,李

 世民握着笔,如临大敌。()?()

 早已将刚才的心乱如麻抛诸脑后。()?()

 他进考场的时候就发现大家头顶上都出现了个人的名字信息,和上场考试一样的格式,他也知道了大唐那几个皇帝的名字,分别是李治、李隆基、李豫、李纯、李炎、李忱。

 ?迴梦逐光提醒您《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

 李隆基、李炎、李忱三人上回考历史的见过,李隆基就是那个疑似唐玄宗的家伙。()?()

 当然,这并不是让他心乱如麻的主要原因,他心乱如麻是因为——李治。

 他今年刚出生的小儿子,他的第九子,就取名治,小名稚奴。

 寻常百姓家或许会出现后代子孙和先辈重名的现象,但皇室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宗正寺又不是吃干饭的,怎么可能连这点小事都会出错。

 所以——

 这个李治就是他的第九子,是他和观音婢的第三个儿子李治。

 李治是下一任大唐皇帝,那承乾呢?虽然之前有过猜测,但亲眼见到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他完全没准备。

 本想问一问当事人是怎么回事,可犹豫了几息,等来了神女宣布考试即将开始,准备发卷。

 考试开始前,他满脑子都是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为何是小儿子,而不是太子承乾,

 他刚继位就立了长子承乾为太子,为太子请名师教导,承乾怎么就不是下一任皇帝呢?将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一瞬间,他想了无数种可能,太子早夭、兄弟相争、父子猜忌……

 不过考试开始后,他就没空想了。

 除了前面几题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后面的几乎做一道卡一道。

 只好全身心都扑在考试上,无暇顾及其他。

 有关于违法犯罪,书里是怎么说的来着?

 李世民苦思冥想,算了直接选择c吧,34看起来没什么错的样子。

 至于是不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等考试结束后再去书里找答案好了。

 想通后,李世民在一道题后面写下c选项。

 考场上看过书的纠结,没有看过书的:“???”

 这怎么可能呢??世人皆爱贪小便宜,烤饼摊上有小贩卖饼,都会有宵小趁机偷饼,烤饼摊上没有人,那附近的流民、乞儿还不得一窝蜂上去抢光?都等不到普通百姓买饼,烧烤摊上的饼就被拿光了好吧?

 怎么可能有人遵守规则,拿走饼后将钱放在面板上。

 还多年如此,从未有过烤饼和钱对不上的时候。众皇帝们:绝无这种可能。

 又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

 ……

 c考场

 长孙无忌傻眼了,一开始被分到明相名臣的考场他还得意了下,进入考场后,整个人都怔住了,目瞪口呆地看着最后一批进来的人。

 其中一人,他无比熟悉。

 那就是他的妹妹,大唐的皇后。

 长孙无忌:(ΩДΩ)

 “克明,我看错了吗?”长孙无忌不可置信地扭头,问杜如晦。

 向来沉着冷静的杜如晦抬手揉了揉

 眼睛,“真是皇后娘娘……”

 ?想看迴梦逐光写的《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第 86 章 八十六章吗?请记住.的域名[(.)]???#?#??

 ()?()

 其实皇后娘娘出现也不奇怪,毕竟她也有报名资格。只是为何会是c考场?()?()

 杜如晦等贞观名臣露出震惊的眼神,视线缓缓落在和长孙皇后一同进来的女子身上。()?()

 旋即瞳孔一缩,宣太后、吕太后、窦太后、和熹太后……()?()

 上回在化学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大多都在这里了。

 萧何&张良:“!!!”

 汉武朝的臣子:“!!!”

 宋真宗宋仁宗朝代的臣子:“!!!”

 众人:瞳孔地震jpg。

 尤其是贬低过女子干政的人,看到被他们用来举例子的太后们就出现在眼前,心情极为复杂。

 长孙皇后看到贞观诸臣也有些懵,她居然被分到了名相名臣考场,这是何故?

 而且这次上天的女子,只有女帝一人不在这个考场,去了a考场。

 吕后、和熹皇后都曾临朝称制,那她呢?长孙皇后眸光微微闪烁。

 好在这种场面并未持续多久,考试就开始了。

 看到卷子,众人再无心纠结我为何会在这里/她们为何会在这里。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要冷静,要镇定,这就是神的力量,和妹妹一个考场算什么,没准他以后还能和外甥、外甥女一个考场呢,要淡定!

 天大地大,考试最大,嗯!

 给自己加油鼓气的长孙无忌不知道,他的妹夫和外甥就在隔壁,隔壁的隔壁还有他的外甥媳妇……

 开考五分钟后,众人都冷静了下来,开始专心答题。

 没办法,不专心真的会写不完。

 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张良听完第一题的题目,嘴角微微上扬,考的居然是“礼”,这不是很简单吗?

 直到他听完四个选项,脸上笑容僵住了。

 嗯?这道题不是应该全选吗?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告诉我们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4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a.123b.234c.134d.124[3]

 又看了一遍题目的张良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他居然第一题就难住了,这……

 想起他之前说过的话,夸下的海口,张良:“……”

 这道题当真不是全选吗?

 汉朝之后的考生听到“荀子曰”三个字,立即眼睛一亮,这个他们会!

 听完整个题目后,众人脸上的笑意凝固了,额头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荀子的这句话还能这么考??

 这怕是荀子来了都不会吧?

 哦对,荀子也在,太过震惊都把这事给忘了。

 不少人悄悄抬眼看向坐在最前面的荀子——荀子他动笔了吗?

 ……

 **

 发现天幕可以选择看哪个考场后,各

 个位面的人都点开了自己想看的考场。

 ?本作者迴梦逐光提醒您最全的《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尽在[],域名[(.)]???.の.の?

 ()?()

 “你在看哪个考场啊?”()?()

 “当然是c考场了,孔子和荀子都在。”两大圣人,读圣贤书的谁不想看看这两位。()?()

 “可是c考场的女人是最多的。”虽然a考场和f考场也有,但a考场只有一个,f考场也就唐朝的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宋朝的高皇后……()?()

 两个考场加起来也没有c考场的女人多。

 “怎么可以让圣人和女子一个考场呢?让圣人和女人同一考场,做同一份考卷,未免也太轻视圣人了,这是对圣人的不敬啊。”还玷污了圣人的光辉。

 女人就应该安守本分,管理后宅,相夫教子,一个个的争权夺势像什么话,都是大唐…都是秦国开的好头。

 男女混在一起考试,像什么话啊,一些老学究对这次的考试颇有微词,眼神带着轻蔑。

 有人弱弱道:“可是圣人好像也被题目难住了。”

 老学究:“……”

 “这道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圣人不动笔?”

 “有人写了,也不知道他的答案对不对。”

 众人围在一起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还是去考场e先把题目抄下来吧,抄下来去请教会的人。”

 ……

 大秦位面

 阴嫚把几个考场来回看了一遍,对这回考试的题目是越发好奇了,转头就问负责抄录的刀笔吏,“怎么样?抄完了吗?”

 天幕发生改变后,现在抄题可比之前方便多了,加上阿父留下的点读机,抄好了就翻译,效率比之前好太多了。

 阴嫚一问,其他公子公主也聚了过来,刀笔吏只好把之前翻译好的几道题给他们,自己则是和同僚继续分工合作。

 陛下和朝中重臣都考试去了,咸阳宫如今是一众公子公主们最大。

 “这次的题目好难啊,怪不得阿父总是皱眉。”

 “两位丞相也没好到哪里去,你们看冯公的脸色。”右相冯弃疾都快哭了。

 左相李斯已经盯着那道题看了半刻钟,要不是看到其他人在动,他们都要怀疑天幕是不是坏掉了。

 还有上卿蒙毅、仆射淳于越……个个都在纠结,相比之下,阿父偶尔皱皱眉,也不算什么。

 阴嫚快乐的来回切换几个考场,看别人考试真快乐啊。

 公子高看到竹简上的题目后,因为没能参加考试而产生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如果是他去考,肯定考不及格。不去丢人现眼也挺好的。

 见一旁的扶苏怔怔地望着天,明显在走神,公子高狐疑道:“大兄,你在想什么?”

 “在想昨日阿父和李公说的话,愚民比开民智快得多。”扶苏语气有些低落,那套道德与法治他已经开完了,他对书中所描绘的社会十分向往。

 人人遵纪守法,各自承担责任,强国富民,共创美好未来。

 是他想象都想象不出的美好。

 他看完后,第一反应就是找阿父,诉说自己的读后感,以及新的治国

 理念,秦法严苛,已不适合当下,这点自从天幕出现那日他们便已知晓,阿父也有改法之意。

 本以为阿父会采用他的建议,谁知阿父说行不通,大秦做不到书中的公平公正,百姓做不到书中所说的遵纪守法。

 书中说的太过理想,太过简单,想要建设那样的国度,太难太难。

 需要的人力物力,是一个庞大到令人心惊的数字。

 大秦负担不起,大秦的公卿贵族也不会愿意公平公正。

 昨日,阿父和他说了许多,最后告诉他,愚民远比开民智快得多,也安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