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木在林 作品

第249章 春节环城赛跑(求订阅!)

 第249章 春节环城赛跑(求订阅!)

 初二过完,就是假期的最后一天。

 大年初三,李开朗陪着崔元去参加春节环城赛跑,崔元提早报过名。

 不过,李开朗没参加报名,毕竟是假期最后一天。

 毕竟是初三,明天就要上班,这环城赛跑全程13300米。

 即使有灵泉水加速恢复,跑完全程,腿都要废了。

 这一天,李开朗起了个大早,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个时候,早已广场外早已人头攒动。

 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涌上北京街头观看这项体育赛事,这可是北京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属于是节日中的“节日”。

 春节环城赛跑起源于1956年,是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7家新闻单位联合创办的Bj市胜利杯环城赛。

 1957年,这项赛事更名为Bj市春节环城赛,并将比赛日期确定为每个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三。

 路线为天安门-西单-平安里-平安大街-东四-东单-天安门。

 在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生活条件也不富裕的年代。

 跑步,是人们最容易参加的体育活动。

 除了正式参加比赛的,还有乌央乌央的陪跑人员。

 这个赛事还有奖励,前六名选手的奖品是一套绒衣绒裤。

 以及最重要的,站在天安门前站上领奖台的机会。

 领奖的时,还会进行拍照。

 李开朗陪着崔元热身,忽然听到身旁有人小声道。

 “你看,我这不就参加了吗?”

 一个有些老成的“成年人”转过头,对着另一个人得意地笑道。

 那个人看着他,有些惊讶:“你怎么参加的?咱俩都没到报名年龄,怎么你参加了,我参加不了?”

 老成的“成年人”高傲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狡黠:

 “伱是不是傻,你自个参加不了,就不能换个名字参加吗?”

 “老子我聪明着呢,灵机一动,用我哥的名字报名,这不就参加了。”

 “啊!还能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啊!”那未参加的人遗憾道。

 比赛报名可不是人来了就能报名,还需要带着户口本、体检证明到所在单位报名参赛。

 因此,很多人都被挡在了门槛之外。

 “等明年,我也用你的办法报名。”那人愤愤不平道。

 听到这个办法,两人也是惊讶其方法。

 崔元拿出登记证明,去领取号码。

 “同志,号码牌请取好。”

 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胸前和后背都印有号码的布面牌子。

 崔元看了一眼号码,发现自己的排名居然排在一千多名

 “看来,今天来参赛的人看不少啊!”

 这时,号码排名是按照报名顺序排列出发顺序,号码排在后面的,自然是要吃亏。

 不过,崔元参赛也不是为了拿奖,也不在意前后。

 “小李!”忽然,李开朗身后突然响起声音。

 李开朗回头一看,居然是张奋。

 他身上也有号码牌,居然在959名,比崔元要前很多。

 “张哥,你也是要参加比赛?”

 “嗯,对啊!怎么样?好看不!”张奋指着一身的行头。

 张奋是有备而来,运动鞋,运动服都装备上。

 “好看好看!”李开朗点头应道。

 “哼,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怎么着也要拿个奖回来。”张奋势在必得道。

 “那祝愿张哥旗开得胜啊!”李开朗祝愿道。

 这场全长一万多米的马拉松比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含金量也不低。

 赛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不仅有工人、军人、退伍军人、民兵,还有专业运动员和学校的体育健将等等。

 而且,与后世相比,现在的马拉松比赛可没有那么齐全完善。

 沿途没有任何补给站,选手们需要一口气跑到终点。

 因此,这场比赛对于选手们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哥,你还站在那里干嘛,快要开始了,还不快去排队。”

 这时,张雅骑着自行车过来。

 眼睛一撇,看到李开朗。

 “李哥,你怎么也来了?”

 “是小雅啊!我陪我们院子的人来参赛。”

 “是这样啊!那他排名多少,看看能不能和我哥搭个伴,顺便帮帮我哥。”

 这话一出,张奋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妹妹灭自己的威风,有些不满道。

 “张雅,你怎么说话的,你哥我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也用不着别人帮忙吧。”

 张雅给了张奋一个白眼,撇了撇嘴:“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又没怎么练,怎么跑的过人家。”

 “你,哼!”

张奋被妹妹的话噎了一下,有些不悦地冷哼了一声。

 李开朗见状,赶紧打圆场道:“没事,你哥自有想法。”

 “张雅,你看看,你看看!”张奋情绪一下子就起来,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你看你李哥怎么说的,再看看你。”

 “哼!”这下轮到张雅不高兴冷哼一声。

 李开朗提醒道:“不过,张哥你可要注意点啊,你跑一跑没事,可要注意安全,明天可要上班,可别出事。”

 这下就轮到张雅高兴。“哥,你听听,连李哥都不看好你。”

 两人又开始拌嘴起来,让李开朗有些无奈。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大喊响起:“请各位选手做好准备!”

 两人闻言,立刻分开,张奋跑去赛道准备。

 “预备~~~”

 “砰!!!”

 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一千多名参赛者冲了出去。

 路两边的观众热情地呐喊助威,还有许多陪跑人员跟着参赛者一路前行。

 而李开朗慢慢悠悠地往前走。

 至于自行车,李开朗将车子还给了姗姗来迟的崔刚。

 崔刚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比赛,总不可能让他跑步跟着崔元,那要多累啊。

 崔元的心态放的很平,他就是参加试一试,没想拿奖。

 这种心态,让李开朗不担心他会出什么事,就将自行车给崔元骑。

 而张雅也是骑车跟着张奋,两人吵归吵,但正事没忘。

 崔元在跑步大军的后部,步频不快,只是保持让他不掉队。

 马拉松,后半程才是考验体力和意志力的时候,前面维稳即可。

 “哥,加油!”

 崔元听着崔刚的加油呐喊声,保持着稳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跑着。

 与张元的从容不同,张奋显得异常激进。

 “哥,加油,冲过他们!”

 张奋听着张雅的加油呐喊,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双腿犹如风火轮般迅速转动,径直向前冲刺。

 “哥,好样的!”

 张雅的鼓励声不断传来,让张奋更加兴奋,他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断超越前方的参赛者。

 “这小子,跑步不是这么跑的!”

 被他超过的人,不禁摇摇头,要不了多久,张奋就会因为力竭被众人超过。

 不过,也有一些不甘被超越的愣头青加快了脚步,试图赶超张奋。

 “居然还敢超我,你还嫩了点!”

 张奋见状,自然是毫不畏惧,也加快了脚步,与他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与此同时,赛道上还有其他一些参赛者,他们三五成群地排成一列,步伐稳健,呼吸有节奏。

 他们的速度虽然看起来不快,但却在不断地超越其他参赛者。

 显然,这些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跑步高手,他们的跑步方式更加科学和稳健。

 至于最后,李开朗则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他慢慢地走着,身边陪着的是嫂子骆瑞云和师娘韩晓卉。

 骆瑞云是被张雅叫来陪跑的。

 而韩晓卉则是担心张奋的安全,特意过来看看。

 三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瑞云啊!这过了年,你可就26了,有没有打算要孩子啊?”韩晓卉关心地问着骆瑞云。

 骆瑞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师娘,这才26,还年轻着呢,我不着急!”

 “还不着急啊!26不小了。”韩晓卉一副焦急的神情,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骆瑞云。

 “我在你这个年纪,小雅都2岁了,你还不着急,我都替你着急了。”

 自己这徒媳哪哪都好,就是不想要孩子。

 “到时候还要怀胎10月,眨眼可就27了,等孩子满周岁可就28了,等再大一点,那可就30了.”

 “大不了,孩子生下来,我来给你带,你该玩就玩!”韩晓卉滔滔不绝地输出自己的观点,让骆瑞云都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