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个哩嗝楞 作品

第一五零九章 倒打一耙


“王主簿此举,未免有些不妥啊……”朱七蹙眉,说的挺委婉。

“七爷不知其中内情。”王言摇了摇头,解释道,“现在省里不让我们买粮,也不让别人卖粮。河道衙门封了粮市,一粒粮食都不卖给淳安、建德两县。就在昨天,我县大户派去杭州买粮的人,就被河道衙门给抓了起来。

七爷,你想想,这主动上来卖粮的,能安什么好心?就是欺负百姓不晓事,不知情,想要弄一些来源不明的粮食卖给百姓,回头他们好以此做筏子来调理我淳安县。

正好今日七爷在此,我让人审明其中缘由,七爷报揍皇上知晓,让皇上看看,这些臣工们,是如何败坏他老人家的龙威仙德的。”

朱七抹了一把胡子,手上的油脂给胡子润的锃亮。

“既如此,不若我们兄弟来审吧。”朱七的话语之中,是绝对专业的自信。

他当然专业,北镇抚司就是干这个的,侦查、逮捕、审问的相关活动,他们都是精通的。

王言笑着拱手:“七爷是专精此道的,既如此,我便不跟七爷客气,吃完饭就办事儿。”

“早吃饱了,这就走吧。”

“七爷心有淳安百姓疾苦,幸甚幸甚呐。请,七爷!”王言站起身,带着朱七等人随着小吏出去,在衙门的院子里见到了被捆绑起来的一行六人。

见到王言等人过来,这些人就呜呜呜的喊了起来。哪怕嘴被堵上了,也听得出来这些人是在喊冤。

然而冤不冤是他们说了算的吗?

朱七带着手下,两两一组,还要叫上衙门里的人记录、见证,保证审问出的供词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前后没到一个时辰,这六个人就都被收拾的不成人样了。

看着面前死狗一样的名为井上十四郎的倭寇,王言说道:“七爷,这事儿你得报奏皇上啊,这郑泌昌、何茂才枉为一方封疆大吏,竟敢勾结倭寇,陷害百姓!

七爷,这事儿可得仔细查查。倭寇不止外乱,还有内乱,怎么倭寇总是杀不绝?定是有人里应外合,给倭寇通风报信,甚至是出资养着倭寇。这些人已经疯了,为了钱,什么都敢干。”

朱七长出了一口气:“王主簿安心,此事我等自会成文报与皇上。”

“如此就好。”

王言含笑点头,随即转而吩咐起来,“大柱,去跟他们买粮,有多少要多少。你们卖不卖?”

“卖卖卖,粮食就在江上停着呢。”

“幸好脸没打坏,看不出来。”王言哈哈笑,“去吧,大柱,把粮食拉回来。”

“他们还有几百兵勇呢,王主簿,你可要想好。”

“我四万口百姓,怕他几百兵勇?当然,还是七爷在这里,才能如此行事,否则郑泌昌、何茂才这两个奸贼,必定给我淳安扣上造反的大帽子,直接请总督衙门调兵镇压。若无七爷在此,我们便是有理也说不清啊,就是长了八张嘴,也没有我们张嘴说话的机会。”

朱七有些后悔被抓到了,因为王言的胆子太大了,这么大的事儿都敢干?

王言看出了朱七的小小慌张,笑着安抚道:“七爷不必忧心,只要七爷能给我淳安作证便可。如果郑、何二人这时候还有理智,便不会调兵强压,他们也不想真激反了百姓。

改稻为桑的国策执行不利,还把百姓逼反,他们万死难辞其咎。所以本就是做贼心虚,坏我淳安不成,估计他们自己就偃旗息鼓,另寻他法了。

况且就算真的调兵,他们能调多少兵力?兵都在胡部堂手里,那是打倭寇的,哪怕胡部堂同是严阁老的人,但胡部堂心有大局,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掀起内乱,给倭寇可乘之机。”

“但愿如此吧。”朱七叹道,“真要是闹大了,可不好收场啊。”

“放心,不会的。”

王言摆了摆手,齐大柱便去组织人手,跟着这些前来诱骗的人去买粮食了。

与其说是买,不如说是抢。粮船到了淳安的码头,外来的人就全都被绑起来了,早都等着的青壮们上上下下的便将粮食给卸了船,送到了粮库之中堆着。查点一番之后,竟是弄了两千石粮食出来,够全县百姓吃几天的。

此时已经是半夜了,一束束火把照亮了黑夜,照着蚂蚁搬家一样的青壮们忙碌。

王言坐在椅子上喝茶水,对朱七等人笑着说道:“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还有天上掉粮食的好事儿呢。二老爷!”

“来了。”看着很疲惫的田友禄走了过来,主动报告,“粮食明天天黑之前就到,三老爷啊,我可真是跑断腿了啊。”

淳安到杭州三百里,他上午亲自跑去河道衙门威胁,又不敢在那边久留,赶了三百里路跑回来。来去骑的快马,对他这样已经发福,缺乏锻炼的人来说,确实遭了一些罪,腿都磨破了,站都站不稳。

王言拍着田友禄的胳膊:“二老爷,你居功至伟啊,淳安百姓不会忘记你对他们的好。来,户房老刘!”

“三老爷!”

“你想着点儿,明天晚上放粮的时候多放一些,让百姓们吃顿饱饭,睡个好觉。”

“是。”户房主事应了一声,就又去看着粮食入库了。

就在这时候,江面上、岸上一阵鼓噪,全副武装的几百兵勇从岸上、船上过来,包围了正在搬运粮食的众人。

“给我停手!所有人,全都给我跪下!”

“让你跪下!没听见吗?”

“粮食都给我放下!”

一帮子兵勇呼喝起来,真是威风极了。

“好大的威风啊。七爷,你看看,谁拿百姓当回事儿啊?可真要说起来,这些兵勇比百姓强到哪儿了?还不都是一样?不过就是一帮子人聚到了一起,胆子大了,心也脏了,也看不起百姓了。”

王言啧啧摇头,随即摆了摆手,“来啊,给老爷我擂鼓,让这些军爷看看,谁的人多,也让这些军爷们听听,谁的声音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隆隆的鼓声响了起来,在黑夜中荡的老远,便是鸣蝉也枯寂了。

一簇簇火把在黑夜中亮起,照亮了一张张的愤怒的青壮面孔。

在思想阵地上,王言从来都不会放松。

眼下淳安遭难,生产生活全部暂停,除了灾后清理工作之外,也没其他的什么事情。县里的读书人还是不少的,各种的童生、夫子、教习之类的,一抓一大把。

本着都不闲着的原则,干不了活的人,或者是轮休的人,就全都接受这些读书人的教育了。教着认认字,亦或者是读书人们给百姓讲讲故事,总能打发打发时间,多少也能学到一些。

这一次的事情,王言可是一点儿没有藏着掖着,全都让人给百姓们讲明白了。所以青壮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三老爷,这些人就要坑害他们,以他们私通倭寇的罪名收拾他们,逼着他们卖田。

愤怒算什么?如果不是心有三老爷,想着三老爷的仕途,他们现在都要弄死这些兵勇了……

密密麻麻的火把晃晕了兵勇们的眼,也晃乱了他们耀武扬威看不起贱民的心。

王言背着手,带着朱七等人溜溜哒哒的分开人群,走到了包围圈之内。看着一个个紧张兮兮,弄着长枪防御的兵勇们,一声嗤笑。

“主事的出来说话。”

在几百兵勇之中,有两人穿着铠甲按着刀走了出来。

“大胆!你们敢围堵官兵?要造反吗?”其中一人上来就先发难。

王言转头看着朱七:“七爷,你看看,此人多无耻?明明是他自己生儿子没屁眼儿,还要给我们扣帽子。”

“你……啊……”这人还想说话,整个人却飞了起来,牙都掉了满口。

“你敢打人?”另一个军官不敢相信的瞪着眼睛,“我们是臬司衙门的官兵,此乃徐千户,你敢殴打上官?”

“狗日的!”王言又是一巴掌,将这个军官也抽飞了出去,“你们私通倭寇,还敢在这里与我放话?还有你们,不想死的把兵器都给我放下,甲也都给我卸了。否则到时抄家灭族,悔之晚矣。”

???

地上躺着的张不开嘴的两人全都蒙了,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儿啊……

“卸甲!卸甲!卸甲!”

青壮们高声呼喊,并同时向前踏上一步威逼。

兵勇们颤颤巍巍,不敢放下武器,却又不敢动手。直到齐大柱等人带头,主动抢过了兵器之后,这一场闹剧就结束了。

“七爷,劳驾再审一审他们,咱们必要把这事儿给钉死。”王言摇着头,唉声叹气,忧国忧民,“皇上他老人家不容易啊,下边的这些臣工们总是打着皇上的名义干坏事。

你就说这次改稻为桑吧,皇上无非就是修个宫殿嘛,能花多少银子?怎么就出了那么多的亏空?

还不是都让他们这些人捞到自家去了,他们隐匿田产、人口,还不缴赋税,一年比一年做的过分。朝廷的进项一年比一年少,归根结底,都在他们身上呢。结果还要让皇上背着骂名。我呸!”

朱七很有几分欣慰:“王主簿忠君体国。”

“我为皇上他老人家抱不平啊,真真岂有此理,哪有这么欺负君父的?”王言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七爷,你狠狠的审,此二人位置不低,参与的事情必然不少,指不定就扯出什么大案来。

当然,我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而是要让皇上知道谁才是忠诚的人!七爷你们多费心,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就掺合了,免得咱们大家都有麻烦。”

朱七奇道:“若是我们不来呢,你待如何?”

“那就只能麻烦了,总不能让皇上一直被蒙蔽吧?我决定直接给胡部堂以及锦衣卫送去,这样不至于扩散的哪里都是,皇上到时候也不为难。”

“王主簿心里有皇上啊,你放心,此事我一定原原本本的奏报,让皇上知道你的一番心意。”

“那就多谢七爷了。”王言拱了拱手。

于是朱七等人去审问臬司衙门的这帮人了,那两个领头的军官,自然就是剧中千辛万苦想杀齐大柱,甚至在海瑞自困大牢内之后,还要放火将海瑞逼出来的两个选手。

这俩人算是何茂才的心腹手下了,往日里肯定没少跟着何茂才做烂事……

淳安这边扣押了臬司衙门的兵勇,远在杭州的郑泌昌、何茂才还在信誓旦旦的等着这边事成的消息……

“你说什么?”何茂才瞪大了眼睛,看着回来报信的人。

“淳安百姓抓了派过去的官兵啊,一个都没放过。”

“反啦!反啦!他们怎么敢?啊?怎么敢?”何茂才来回的走了两圈,“你去,打听消息,看看淳安是不是要造反!”

交代完毕以后,何茂才赶紧跑去找郑泌昌。

而今郑泌昌任浙江巡抚,主政浙江。胡宗宪如同原剧中那般,只任直浙总督,总领东南军务。

郑泌昌听完了消息,脸都白了:“反啦?”

“应该没反。”何茂才摇头说道,“可能是看破了咱们栽赃通倭之事。”

“那不一样也是完了?”

郑泌昌哎呦一声,瘫坐在椅子上,“怎么这么点事儿你都做不好,搞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我能想到他们胆子那么大吗?尤其是那个姓王的,我看他真是疯了!”何茂才重重的的拍着桌子,“老郑,说那些都没是无用,关键是咱们怎么应对啊。”

“应对?”郑泌昌哼了一声,“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你派过去的蠢货肯定倒豆子一样,把什么事都说出去。那姓王的是个疯子,先前他都敢掀盖子,现在这个事儿你以为他不敢掀?”

“你说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先下手为强,你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派人追捕倭寇到了淳安,结果人全都被抓起来了,王言胆大包天,目无法纪,不遵上官命令,把他做的事如实上报。另外把这个事儿告诉海瑞,让海瑞赶紧去淳安就任,让他们俩斗去吧。”

“你确定他们俩能斗起来?”

“海瑞看样子就是个揽权的,现在淳安的权力都在姓王的手里,你觉得他们俩能好的了?不管怎么样,海瑞都是淳安知县,他压制住姓王的这个疯子……”

何茂才哼道:“海瑞也是疯子!”

“那你说怎么办?”

“我这就写公文,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城。”

“快去!否则等到姓王的闹起来,那就什么都晚了……”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