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 李存勖一举动被疯狂吐槽,刘邦说出大唐府兵奥义
【这个集团,就是在大唐中晚期臭名昭着的宦官集团。】画面中,一个个宦官开始出现。
李绍宏(原名马绍宏,赐李姓),出任后唐枢密使,掌机要军务。
杨希郎,宣徽使,掌管宫廷事务,参赞官员任命。
朱守殷,任后唐蕃汉马步军总管。
此外还有李从袭、李廷安、吕知柔等人,都在朝廷、东宫之中身居要职。
李存勖甚至还嫌后唐朝廷之中的宦官不够多,特地下旨从全天下征召宦官前往后唐,声称会“因才授官”。
宦官集团在唐末本就是过街老鼠一般的存在,除去蜀国等少数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宦官平日里都是藏头露尾。
得知李存勖这道旨意后,各地躲躲藏藏的宦官一时间齐聚洛阳,极为壮观。
【当惧内、伶人、宦官这三者齐聚时,各种幺蛾子事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郭崇韬和李嗣源两人来到御书房,对着李存勖进谏。
“陛下,之前答应将士们的赏赐还没有发下去,
几个月前,李存勖率领后唐四万五千精锐南下的时候曾经承诺过,只要能灭亡后梁,所有人都重重有赏。
但后梁现在早都凉透了,大家从夏天等到了春天,所谓的赏赐竟然还是一点影子也没有。
换谁能没有怨气?
作为当时领兵的两名大将,李嗣源、郭崇韬必须要向皇帝李存勖反映这件事情。
李存勖闻言却不以为意,摆了摆手道:
“朕不是已经给他们每人二十两的赏赐,还有每人两百亩的田地了吗?”
李嗣源和郭崇韬瞬间无语。
这赏赐,用来打发平民百姓入伍当兵可以。
但后唐当时的可是全天下最精锐的四万五千雄师。
这点赏赐就能对得起大家的拼命了吗?
要知道大家帮你李存勖灭掉的可是当世最强的梁国!
李嗣源忍不住道:
“臣听说皇后和杨希郎等人让皇宫内库之中的宝物堆积如山,金银更是不可计数,陛下为何就不能让皇后从中拿一点出来呢?”
“将士们辛辛苦苦为陛下灭亡了后梁,报了先皇的一箭之仇,难道就不值得一点优厚对待吗?”
李嗣源连李存勖的死鬼老爹李克用都搬出来了,这下子李存勖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就回去后宫之中和刘皇后商议。
“皇后啊,要不咱们从内库之中拿个几百万两金银出来赏赐有功将士?”
刘皇后一听就急了,柳眉倒竖,如同泼妇一般和李存勖大吵大闹。
“陛下,那可都是咱们的钱,是将来留给李家后代们安身立命的钱!”
“那些个打仗的大头兵,都已经从朝廷手里拿到足够的赏赐了,还想要闹着要更多的钱吗?”
“若是陛下这次满足了他们,将来出兵平定南方各国,难道每一个国家都要给这么多的赏赐吗?”
“若这样的话,大唐究竟是这些军人的大唐,还是您的大唐呢?”
刘皇后这番话成功地说服了惧内的李存勖。
沉默片刻后,他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那就不封赏了吧。”
【李存勖拒绝封赏有功将士,让许多中低层的士兵们大失所望。】
【但李存勖刚刚吞并了梁国,威望如日中天,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去质疑、反对他。】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是不由摇头。
【秦始皇嬴政:太离谱了,别的事情抠门也就算了,怎么能在有功将士的封赏上抠门呢?】
【汉武帝刘彻:愚蠢,实在是愚蠢之极。后唐甚至都还没有一统天下,李存勖就搞出这种行径,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隋文帝杨坚:难怪后唐只是五代之中的第二代,就这种作风不可能统一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李存勖就是耳根子浅,只听枕头风和那些吹捧的话,逆耳忠言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的。】
【明太祖朱元璋:军队是一个国家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根基,连军队的待遇都能克扣,不是脑残到一定地步的皇帝,真做不出来。】
历朝皇帝对李存勖各种疯狂抨击,一句好话没有,全是臭骂。
汉初世界中,刘恒看着刘邦刚刚发出去的那条弹幕,心中有些疑惑。
“父皇,您当年是怎么做的?”
刘邦哈哈大笑。
“朕当年?那当然就是让
刘恒一脸的不理解。
“这样不会让人觉得大汉军队过于残暴了吗?”
刘邦笑着摇头。
“当然不会。你想想吧,历史上的大唐军队是什么评价,什么表现?”
唐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刮地三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唐出兵的话,抢夺到的战利品是极为丰厚的。
大唐的府兵制度可是明文规定,出征的士兵们要自备战马、武器、甲胄。
在古代,单单这些东西那就是一大笔钱。
俗话说得好,杀头的买卖有人干,亏钱的买卖没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