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人没了 鹰还在(第2页)

 这就导致鹰猎这个事情,会变得十分勉强。 

 而养老鹰的那些人,也多是那些真正的炮手,主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鹰猎,而是为了寻找猎物。 

 毕竟在找猎物这方面,老鹰是在天上飞着往地下看,而猎狗是靠鼻子闻,所以老鹰找寻猎物的速度和效率,可比猎狗厉害多了。 

 准确的来讲,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老鹰虽然在找猎物这块儿非常牛逼,但要知道的是,捉老鹰可就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儿了。 

 因为成年的老鹰即使捉来了也基本没用,它的心智已经成熟且定性了,想要强行改变训练的话,难度之大,基本都是让人望而止步! 

 十有八九的结局都是:“人没了,鹰还在!” 

 所以,要么是像冯成民那样,直接养老鹰崽子,要么就是必须要那种刚出窝会飞,并且会自己打食了的半大老鹰,只有这样的老鹰才能训练出来。 

 奈何,捉到合适的老鹰虽然很难,却还只是第一步,熬鹰才是更为困难,同时也是一件让人极为痛苦的事儿呢! 

 连续几天几夜的不睡觉,当然也不让老鹰睡觉,就那么跟老鹰干熬,大眼瞪小眼的互瞅。 

 那是特么的既熬精神又熬心血,并且熬鹰期间还啥也不能干,啥都干不了,所以只需稍微思考就能知道,熬鹰的时候得有多么的无聊。 

 可以说非大毅力者,绝对干不了熬鹰这活儿。 

 冒着十次能成功一次的风险,也就是人和老鹰都还活着,谁都没死的情况下,终于把老鹰熬老实了,也就是老鹰彻底屈服了之后,却还有最后一步,那就是训鹰! 

 要知道训练猎狗已经够繁琐也够麻烦的了,可训练老鹰却是一件更繁琐更麻烦的事儿。 

 养幼鸟,是赋予它野性,熬半大鹰,却是洗去折磨掉它的野性,让它听话。 

 反复数次的折磨,只有听指令,才能给水喝,只有听指令,才能给肉吃,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直到指哪打哪,才算彻底成功,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行。 

 综上所述,想要养明白一只老鹰有多麻烦,又有多么的耗费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靠山屯的猎人,乃至整个兴安乡养老鹰的猎人,数量都是相当少的。 

 听到王大柱的话,王安非常得意的说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还搁那个姓马的人手里,整了一个完整的养鹰法子呢,你看,就是这个。” 

 说着话,王安便将那块绸缎布给掏了出来,并向王大柱显摆了起来。 

 王大柱一看绸缎布上的内容,顿时眼睛都眯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才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这玩意儿是正经挺好,要是按着这个法子养老鹰,还真是简单不少。” 

 王安闻言笑道: 

 “我琢磨多养几只,最好是整一只金雕,完了一年还能抓两只悬羊吃。” 

 王大柱一听金雕俩字,瞬间停下了脚步,然后说道: 

 “我还真知道一个金雕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