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与蝉 作品

第70章 绝杀(第2页)

 林弦听罢,点点头。

 这也是他刚才所苦恼的……

 其实。

 10小时前,00:42的那场表演,还是有很多剧情没有按照林弦的计划走。

 他费心在井盖下面放置了炸弹,就是为了在最终极限时刻救下自己,然后以此来证明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故意谋杀意向”。

 但是,这里就出问题了。

 大概是季临的那声喊叫让郑成河认出了自己,所以立刻刹车加急转弯……在地面上留下了非常醒目的黑色车胎印。

 在法律认定上,如何判断车辆肇事是有意还是无意,刹车痕迹和避让痕迹是至关重要的证据。

 而现在,就因为郑成河的临时急刹车加转向,也没法认定他是有意谋杀自己……因为车胎印可以看出来,他最后是有意避让的。况且现在人也死了,更是死无对证。

 这是其一。

 还有其二。

 其二……就是季临办了一件让林弦出乎意料的事情。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季临在最后要推自己到马路上受死时,竟然临时缩回了手。

 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更是让林弦所有的计划几近报废。

 要是季临不缩手。

 直接把自己推到马路上。

 那这个有意谋杀的行为,他是无论如何洗不清的。

 可问题就在于季临收手了,没有把自己推出去。

 那么从已有的证据而言。

 季临也是无辜的,无罪的。

 哪怕再质疑他的动机和行为。

 疑罪从无,法律也制裁不了他。

 难道……

 好不容易抓到季临季心水他们俩,就要这样一无收获放他们走吗?

 林弦是无论如何不愿看到这点的。

 一旦放他们走,自己的安全迟早会出问题。

 像这种吃过一次亏的人,他们也不是傻子,绝对不会再吃第二次亏。

 尤其是底细已经完全被自己看穿的现在,双方不是伱死就是我亡;只要胆敢放他们俩出去,很可能到不了明天,自己的灭顶之灾就会来临,惨死在东海某处。

 既然都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季心水八成也会放弃00:42用车撞人的杀人手法,而是用其他方法将自己快速解决掉。

 所以……

 绝对不能放他们俩出去。】

 不仅如此……

 最好,是让他们永远的消失,不留后患。】

 那么。

 该如何做呢?

 如何才能让他们死刑呢?

 林弦拿起桌面上的水笔,夹在指头中间开始快速转动。

 毫无疑问。

 季临和季心水实际做的事情,早就够死刑好几次了。

 又是杀许云、又是杀唐欣、又是杀里昂院士的……尤其是许云和里昂院士,这可是世界级知名的伟大科学家,性质非常恶劣,放在哪个国家都得判死刑不为过。

 可问题就在于。

 现在没有证据,并且他们也不认罪。

 如果他们肯认罪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在龙国的法律里,光是口供是不能当做直接证据定罪的。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

 如果罪犯本人承认犯罪事实的话,那他的口供就可以视为直接证据,作为证据链中的一环。

 因此……

 眼下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让季临、季心水亲口认罪!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林弦指尖的水笔越转越快,脑内快速思考,各种线索浮现、散布、汇集、重叠——

 雨夜,黄雀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

 “这张邀请函是假的。”

 面包车,大脸猫咬着烟头:

 “我没别的办法,我只能试一试……才有可能获得一张天才俱乐部的邀请函。”

 别墅外,季临靠着门边:

 “林弦,你听说过……天才俱乐部吗?”

 林弦眉头皱起。

 快了……

 再想想看。

 再想想!

 季临说过,00:42杀人,可能有两拨人。

 团伙A天才俱乐部,以及团伙B季临季心水他们。

 而团伙B,则是对团伙A的拙劣模仿、用季临的话来说,是想向天才俱乐部证明什么。

 季心水他们要证明什么?

 为什么要证明这些?

 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季心水已经属于是站在世界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小群人了……他已经立于万万人之上的巅峰。

 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

 世俗的一切,现实的一切,对季心水而言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甚至于他还能轻易凌驾于法律和规则之上。

 都这样强大的一个人了……

 如果他还有迫切追求、迫切想要得到的东西……

 那绝对不是权力、金钱、地位那么简单!

 那应该是更为强大、更为神秘、更为足以左右人类命运的权柄!

 唰!

 林弦猛然睁开眼睛!

 也许……

 不管是季临也好,还是季心水也好,他们的目的都是同样的——

 为了加入天才俱乐部!】

 “值得赌一赌。”

 林弦停下转笔,握紧五指。

 至少……

 季临季心水他们两人,肯定是知道天才俱乐部存在的。

 而对于这个神秘至极的组织。

 自己知道的情报,或许并不比他们少。

 眼下,距离公安局放人,只剩下14个小时,如果再不让他们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那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所以……必须赌一赌!

 “我出去一趟。”

 林弦起身,往门外走去,回头看着刘警官:

 “麻烦继续看着季心水和季临,不要让他们两人有接触……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