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白衣 作品

第1165章 老朱的挖墙脚计划

“这是他画的阵法图,那时候他总说,儒家讲'仁义',道家讲'无为',可真到了战场上,不如墨家的连弩车管用。”

 

“有回学院组织踏青,遇到山贼劫道,别的学生吓得直哆嗦,他愣是用几块石头摆了个'八门金锁阵',把几十个个山贼困在里头打转,直到巡山的兵丁来了才解围。”

 

朱升指着那些符号笑了。

 

“那时候他就常说,'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算什么读书人'。”

 

随后忽然合上册子,眼神里带着点怀念。

 

“这话对咱胃口!咱就烦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遇上事了比娘们还胆小。你看人家烛九阴,论智谋能跟孙膑掰手腕,论功夫——”

 

朱元璋听得眼睛发亮,把旱烟锅在靴底磕了磕。

 

“这段时间太平卫的探马说,这段时间的武州城下,这位烛九阴一直都是以一敌多,愣是让号称猛将如云的横州军束手无策!”

 

讲到这里,他突然提高声音。

 

“主公是想把他挖过来?这还不容易!等咱大军到了武州,直接把他绑回来,好酒好肉伺候着,还怕他不答应?”

 

常遇春这下坐不住了,霍地站起来,甲胄碰撞声震得帐顶落灰:

 

“你这莽货,你打得过人家嘛,你就绑!”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把姜汤碗往案上一顿。

 

“况且烛九阴这种人物,是能绑的?当年他在诸子百家论道,连道家的紫阳真人都被他辩得哑口无言,你以为人家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他忽然放缓语气,烟杆头在沙盘上划了个圈。

 

“咱得用诚心,他是朱家村人,咱也是朱家村人,论辈分,他还得叫咱一声叔呢。”

 

这话一出,帐里的人都愣住了。

 

“主公从未提过这事。”

 

就连一直在朱元璋身后默默看着他的马皇后也愣了一下。

 

“以前觉得丢人,那时候烛家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家,青砖瓦房,门口还挂着块'耕读传家'的匾。”

 

“咱呢,就穿着露腚的破裤子,天天在他家墙根下放牛,闻着他家飘出来的肉香味流口水,有回他娘给了咱半个白面馒头,那滋味,到现在还记得。“

 

朱元璋嘿嘿笑了两声,露出两排黄牙。

 

“后来闹饥荒,烛家举家搬走了,听说去了武州投奔亲戚去了,再见面,就是在太平教大规模起事时候的潞州军帐里了。”

 

随后他忽然想到什么,微微叹了口气。

 

“烛九阴当年在儒家,其实过得并不顺心,他总说儒家的规矩太死,像个套在脖子上的绳,越勒越紧。”

 

“有回学院要把他举荐给朝廷当史官,他愣是当着院长的面把举荐信烧了,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朱升默默听着朱元璋的感慨,随后接口道。

 

“这是当年他送给我的,说'若有朝一日兵戎相见,见此玉如见故人'。”

 

他从布包里摸出块玉佩,玉色暗沉,上面刻着个“烛”字。

 

“这么说,先生跟他交情不浅?”

 

“那要是先生去说和,可否能将他说来投奔主公?”

 

徐达眼睛一亮,有些期待道。

自从见识过对面李世民麾下那个罡气极致的李四傻子在战场上的绝对统治力之后,徐达对于那些武力绝顶的罡气侧战神就一直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