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三条 作品

第1270章 华润公司

 王向东上到四楼找到经理办公室,一位西装革履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请他入坐,打开递过来的信封后浏览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王先生年轻有为、目光远大啊,难怪能受到傅会长的亲睐,幸会幸会,呵呵。”

 “杨经理过奖了,我这次也是被赶鸭子上架收购了一家九龙的纺织厂,只能过来看看具体情况了,初来乍到又人生地不熟的,以后还得杨经理多多关照啊。”

 王向东顺手把一个布袋放在桌子边,里头装着两条华子和两瓶五粮液,既然他是从内地过来的,礼物当然要选内地的才能体现出诚意嘛。

 “王先生见外了,有傅兄的推荐,你在港九这边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啊,我能帮忙的肯定会尽力的,对了,王先生收购的是哪家公司?”

 杨经理点头问道,心下也是颇为惊讶啊,这年轻人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敢从内地孤身跑到港九这边来开公司,也不知道是什么背景。

 “杨经理,我收购的是振华纺织有限公司,位于土瓜湾那边的一个小公司,估计您都没听说过呢,呵呵。”王向东连忙应道,港岛现在估计有大大小小的公司三千多家,他这一百多人的小厂肯定微不足道了。

 “振华纺织,好像是京城娄家的产业啊,不会是这娄振华他家在港岛这边遇上难事啦,我也没听到什么消息呀,不过既然你接手了这家公司,公司小怎么了,都是从小做起嘛,经验和资本也都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才能做大做强啊。”

 杨经理嘴里说着话心里也就想起了他们当年的经历,年纪轻轻的几个人按照组织的决定,怀揣两根金条南下来到港岛,成立了一家毫不起眼、默默无闻的小商号,那就是华润公司的前身“联和行”。

 就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远大目标,在周领导和陈主任的精心布局和缜密指挥下,在抗战时期大力搞起宣传和号召,团结港九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他们这个小商号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革命战争年代,“联和行”就改名为“华润公司”,通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成长成为我们组织领导下隐蔽战线上的重要机构。

 那时候国内实行了统购统销的政策,收购的当地物资通过华润公司控制的货轮运抵港岛后转销海外,换取的外汇则用于购买军需物资和药品来支援解放战争。

 这种战时经济模式,在解放后就推广到全国,成为计划经济时代内地与港岛贸易往来的重要形式。

 在这样的贸易活动中,华润公司得以迅速壮大,从最早的一个小商号发展成为拥有一整栋大楼的大公司,人员在不断增加,营业额在不断增长,其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

 随着采购和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华润”的名字已经走出港岛,走向东南亚,走向米国和西方。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华润承担着国内各进出口公司在港岛和东南亚贸易总代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