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梦想乐园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西天理亏在先,越界伤民,犯下大错!更因…因某些事情付出了惨重代价(他隐晦地指金蝉子),此刻正是他们心虚气短之时!微臣此去,代表的是天庭的威严,占的是三界的大义!微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西天上下,绝无人敢动微臣一根汗毛!”
“代价?惨重代价?”
玉帝敏锐地捕捉到了林竹话里的关键信息,眉头紧锁。!秒_章~节-暁?说*网¨ ?哽¢芯¢嶵!哙,
“爱卿此言何意?昊天镜中只显其越界杀戮生民,并未见西天付出何等代价啊?”
林竹看着玉帝疑惑的神情,嘴角勾起一抹“你有所不知”的弧度,决定抛出第一个重磅炸弹。
“陛下可知,那韦陀菩萨…现在何处?”
林竹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玉帝一愣。
“韦陀?他不是随侍东来佛祖左右吗?此次江州之事,他并未随如来同去…”
“因为他去不了。”
林竹轻描淡写地接口。
“他…已经被微臣,不小心给…宰了。”
“什么?!!!”
玉帝失声惊呼,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脸上的震惊之色比刚才听到林竹要独闯灵山还要浓烈十倍!“你…你说什么?韦陀…被你…宰了?那个封神时期肉身成圣、大罗金仙圆满的韦陀菩萨?!”
玉帝感觉自己的认知再次被狠狠颠覆!
林竹的实力,他是知道的,大罗金仙后期,确实强横,但要说能轻松斩杀大罗圆满、身经百战的韦陀菩萨?这怎么可能?!韦陀可不是什么水货!那是实打实的佛门顶尖护法!这林竹…到底还藏着多少底牌?!
看着玉帝难以置信的表情,林竹只是淡然地点点头,并未详细描述过程,也隐去了弑神枪和拐卖孤扬的关键细节。
“正是。些许冲突,微臣侥幸胜了半招。”
玉帝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重新坐回御座,看向林竹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一丝忌惮。能斩杀韦陀,此子的战力,恐怕已触摸到准圣门坎了!
林竹见铺垫得差不多了,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致命的炸弹。
“至于西天付出的‘惨重代价’…”林竹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冷意。
“陛下可知,那魔头孤扬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江州金山寺?又为何能精准地找到金蝉子转世,并成功以魔气污染其真灵?”
玉帝的心猛地一沉,一个极其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顽,夲?神¢颤~ ′首.发+
“难道…?”
林竹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与我无关”的无辜。
“那孤扬,正是被韦陀菩萨追杀微臣时…嗯,无意间引过去的。他似乎…从某些渠道,‘得知’了金蝉子转世身在金山寺的消息。而污染金蝉子的那道魔气,源自南海魔窟深处,极其特殊,非圣人出手或八宝功德池长年洗涤不可祛除。西游之行…怕是要横生巨大波折了。”
轰!
玉帝只觉得脑中再次炸响一道惊雷!昊天镜看不到的细节,被林竹轻描淡写地道出,却如同掀开了西天最血淋淋的伤疤!
原来如此!原来金山寺惨剧、金蝉子被污染的根源,竟然在此!是韦陀奉弥勒之命去对付林竹,引出了孤扬,最终导致了西天核心计划遭受重创!
玉帝脸上的震惊,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有恍然,有快意,更有一丝对林竹这“惹祸精”兼“福将”的深深感慨。
他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正气”、嚷嚷着要独自去西天问罪的年轻人,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玉帝凝眉深思,他自然不是傻子,深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当年道祖鸿钧门下三清合力制订天规,便是为了维系三界秩序,而圣人之间,更是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菩提祖师曾有过告诫,只要西天不再招惹那个人,西游之行便能安然无恙,这句圣人箴言,如来佛祖也是铭记在心。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韦陀菩萨竟违抗圣人旨意,妄图在霓裳仙子渡劫之时,猎杀林竹,以图一劳永逸。
结果,因果反噬,大乱陡生。
南海魔窟的魔气被引向人间,金蝉子的真灵因此沾染魔气,西游大计,险些功亏一篑。
玉帝看着昊天镜中那江州城百姓死伤狼藉的画面,心头的怒火再次升腾。
“可是,韦陀菩萨已经死了。”
玉帝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就算我们认定是他犯下的罪过,他也已经身死道消,如来大可耍赖,说死无对证,你又该如何追责?”
林竹微微摇头,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透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陛下,微臣与韦陀菩萨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他为何会冒着违背天规的风险,甚至不惜付出性命来杀我?”
林竹反问道,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直视玉帝。~幻.想/姬+ ?勉_废`岳+黩`
“他之所以会出手,必是受人指使。”
玉帝眉头一皱,思绪飞转。如来佛祖?他不敢吧?林竹与如来并无直接冲突,而且如来对林竹一直都颇有忌惮,绝不会在西游大计的关键时刻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
那么
“是谁?”
玉帝追问。
林竹的声音平静,却如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应该是东来佛祖,弥勒。”
这个名字,让玉帝的身体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东来佛祖,弥勒佛。
他继任佛主之位,尚有漫长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几乎是一个量劫的时光。
如果他想要打压如来的威信,加速自己的上位,那么,在西游之行上制造一些波折,甚至借此机会除掉林竹这个不确定因素,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玉帝对西天内部的矛盾了如指掌,他深知如来与弥勒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如今林竹的猜测,恰恰与他的判断不谋而合。
然而,西天终究是圣人道统,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兴师问罪,只会让对方抓住把柄,反而落入下风。
“无有证据,”玉帝沉吟道。
“你我皆知其中内情,但如来若是耍赖,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林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种不羁与自信,仿佛世间的一切规则在他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
“陛下您看我,是需要证据的人吗?”
玉帝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
是啊,这个林竹,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什么时候需要过证据?他要做的,不是讲道理,而是用实力去碾压,去让对方不得不低头。
林竹见玉帝有所意动,继续加码。
“陛下,您无需担心我的安危。如今的西天,早已是焦头烂额。东来佛祖此次私自出手,妄动因果,导致唐僧已经被魔气入体,这几乎是撼动了西天传道根基的大事。他们自顾不暇,再要动我,只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弊大于利。”
林竹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他知道,此时的西天,就像一个被捅了马蜂窝的刺猬,浑身是刺,却也惊弓之鸟。
而他,便是那根扎进西天心口的刺。
他赌的,是西天不敢再冒着圣人怒火,在明知理亏的情况下,再次对他出手。
当然,他自己也有万全的准备,真到了生死关头,有无数保命的手段,就算西天全力围杀,他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玉帝思前想后,林竹的分析合情合理,他的自信更是让玉帝心头一动。
如今,天庭与西天的矛盾日益加剧,而林竹,这个年轻的狱神,竟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人物。
“林竹,”玉帝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你真的愿意独自闯那龙潭虎穴吗?”
林竹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一种不屈的光芒,他竖起大拇指,铿锵有力地说道。
“为了部落!”
玉帝听到这个奇葩的口号,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但他的心头,却被林竹的豪气所触动。
“好,林竹,”玉帝的声音不再犹豫,变得坚定而威严。
“你帮了朕的大忙,朕绝不会让你涉险。你放心,西天绝不敢动你!”
玉帝的话语,不仅仅是对林竹的承诺,更是一种无声的宣战。
他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如果西天胆敢动林竹一根汗毛,那么第一个要承受的,将是天庭的滔天怒火。
林竹拱手一礼,潇洒转身,驾云而去。
玉帝坐在九龙御辇之上,看着林竹远去的背影,心中感动不已。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身后的太白金星下达了命令。
“金星,朕要亲自前往人间江州一趟。传令下去,调集十万天兵,在江州城外驻扎,随时准备支援!”
与此同时,西天大雷音寺。
往日宝相庄严的大雄宝殿,此刻却笼罩着一层愁云惨雾。
如来佛祖高坐莲台,面色阴沉如水,双目微闭,仿佛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
他的耳边,回荡着观音菩萨对金蝉子真灵被魔气感染的汇报。
他想不通,为什么会出这么大的差错。
他明明已经尽力避开了与林竹的正面冲突,甚至在江州城外,也只是给了孤扬一个教训,为何最后的结果,却是如此惨烈?金蝉子的真灵被魔气污染,西游大计险些夭折,这让他心中悔恨不已。
他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菩提祖师的告诫,后悔自己没有理智收手,一再地去招惹林竹。
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西天内部有人不齐心,故意给他制造麻烦?
就在如来佛祖心烦意乱之际,观音菩萨莲步轻移,面带古怪之色,走进了大殿。
她本来是想汇报南海和韦陀菩萨的失踪,但一看到如来佛祖那阴沉的脸色,便立刻止住了脚步,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决定还是不说为妙。
如来佛祖睁开双眼,看到观音菩萨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烦闷更甚,他挥了挥手,示意观音退下。
然而,就在观音菩萨刚刚转身之际,一个罗汉却慌慌张张地闯进了大殿,神色惊恐,连佛门礼仪都顾不上了。
“世尊!”
罗汉大喊,声音颤抖。
“天庭三界执法狱神,林竹前来兴师问罪了!”
此言一出,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脸色瞬间凝固,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一场席卷三界的风暴,已然拉开序幕。
林竹优哉游哉地在灵山漫游,这是他两世为人以来,第一次踏足这片被誉为佛门圣地的土地。
在来此之前,他以为灵山不过是当年阐教没落之后,由各教派强者组建的一个新兴大派,依靠吸纳散仙、妖族,甚至部分阐教弟子来壮大自身。
但如今亲身感受,他才发现,西方教的底蕴之深厚,早已自成一脉,其道统根基稳固,绝非新兴势力可比。
灵山的布置奇妙无比,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之下瑶草琪花随风摇曳,曲径旁边紫芝香蕙散发着幽香。
仙猿在树上摘取仙果,白鹤在松枝上栖息鸣叫,彩凤青鸾成双成对地在山间盘旋。
这般景象,与他前世在阐教昆仑山旧址所见颇为相似,因为西方教的高层之中,确实有许多昔日阐教的故人。
然而,当林竹一步步登临大雷音寺时,他却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天王殿上,霞光四射,金辉万丈;护法堂前,紫焰喷涌,祥云缭绕。高耸入云的浮屠塔,散发着古老而神圣的气息。
空气中,一种名为优钵花的异香弥漫开来,清幽而淡雅,闻之令人心神宁静。
整个灵山,显得庄重而祥和,仿佛与世隔绝的净土,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与污秽。
这与天庭的威严肃穆、井然有序截然不同。
大雷音寺,更像是一个为苦难众生提供梦想乐园的地方。
林竹行走在灵山之上,心中对佛教的强大之处有了更深的理解。
佛教能够轻易掌控无数信徒,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献出信仰,正是因为它为世人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极乐净土。
佛经中无数次描写过净土的美好,说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成佛时依因地修行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的庄重、清净佛国净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