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游 作品

第907章 整个大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陛下圣明!”

 

等敲定西域的大部分章程,又是几次探讨,确定章程没什么明显缺漏后,众臣便齐齐躬身,准备告退。

 

秦琼的升迁暂且不论,参与西征的全体将士都会受到一定封赏,李道明和萧锐两个不相干人员,更是喜从天降。

 

唯有李斯文立下功劳一箩筐,却没半点封赏。

 

高士廉心知肚明却没有解释的想法,萧瑀面无表情,岑文本恨不得抚掌相庆。

 

但在李靖、房玄龄两人看来,这个坏消息未必是真的坏消息。

 

官场沉浮多年,他俩又怎么不知道,有时看似吃亏的那个,才是最大的赢家。

 

“散会。”

 

李二陛下挥了挥手,转身走回后殿,至于李斯文的封赏,且先欠着吧,等他回京,自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

 

数月后的凉州,炎炎夏日刚过,秋老虎却依旧肆虐,戈壁上的风卷着沙砾,天地一片昏黄。

 

因为西域多戈壁,砂石的比热容又远小于丛林海洋,距离海洋太远,湿润气流吹过不来...

 

种种因素相加,那叫一个冬冷夏热,实在不是人待的地方。

 

起码,不是中原人能待的地方,李斯文就没怎么在房间里待过。

 

不是在石榴树下乘凉,就是领着一群汉子出城飙风,几个月下来人黑了几度。

 

此时的他,正半靠在石榴树上,只着内衫却依旧被汗水浸得发皱。

 

手里拿出河源城方向传回的一沓情报,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吐谷浑各部动向,风吹得‘簌簌’发响。

 

“安西都护府的图纸定了?”

 

见自家亲卫一手抱着陶罐,一边将图纸递来,同时还夹着一卷河西舆图。

 

图上已经标注好酒坊、毛织坊位置,分布在多鲁河沿岸的绿洲上,与他当初的设想分毫不差。

 

看来长达数月的驻军下来,吐谷浑的抵抗之心已经消失近无,只待这些酒坊、毛织坊完工,西域便能彻底稳固。

 

“公子...”

 

亲卫也再想着此事,嗓音里不免带上几分担忧:“朝廷的人怎么还没到,会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变故?”

 

算一算路程,差不多也该到了,却不见半点音讯。

 

“着什么急!”

 

李斯文头也不抬的笑骂一声,将剥好的石榴籽塞进嘴里,又抬头看了眼东方,但沙尘模糊一片,看得并不真切。

 

“西域事关重大,敲定人选肯定是再三斟酌,再说赶路也需要时间。”

 

话虽如此,但李斯文的心情也难免焦急。

 

但他已经没有再多的时间,跟胡人继续耗下去。

 

距上次传回长安的捷报,时间同样过去了数月,等朝廷派来接管吐谷浑的官员,便是他动身回京之时。

 

这些日子他也没闲着,薛礼已经带头,将吐谷浑各部的家底翻了个底朝天。

 

传回的信息记满了吐谷浑的牧场面积,羊群数量,还有果园的挂果率、胡商囤积的精盐、茶叶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