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鸳鸯 作品

第88章 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关于其起源主要有:其一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为佛教起源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 

 其三为道教“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闹”,是元宵节主题,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活动,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 

 “汤圆”也称“元宵”,是节令食物,寓意团圆美满的美好期许。 

 祈福,是节日重要的文化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吃元宵,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黑芝麻馅的最为常见,元宵除了一般种类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