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合作

 都长林顺便问一下顾家村的基本收成,农作物都有哪些。 

 顾世昌在村里统筹全局,关心各家情况。 

 是个负责任的村长,因此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不仅知道各家的作物,还知道各家的大概收成。 

 “村里以麦和稻为主,今年收成尚可,所以过年家中有些余粮。但是收成不好的时候,交完税后日子便过得紧巴巴,一日只吃两顿。” 

 都长林点头,民生不易,再增加税收只会把百姓压得起不了身。 

 但是国库现在也是不够充裕,上下都难呐!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 

 顾世昌打圆场:“不过,今年顾家村收入大增,明年以后只会越过越好。” 

 都长林问道:“此话怎讲?” 

 顾世昌道:“多亏了宁哥儿,村里这个豆腐作坊建起来后,村里各户人家都有了土地以外的收入,就算粮食不够,也舍得去置办些吃食了。” 

 顾宁:“世昌叔客气了,还要多亏了您在中间周旋。” 

 不然靠他这个作坊是周转不起来的。 

 老武叔含笑道:“此事你们叔侄俩都有功劳。” 

 顾世昌:“两位大人有所不知,这宁哥儿是我们村的福星啊!” 

 两人都饶有兴趣的听顾世昌讲,看的出来他不是假推辞。 

 顾世昌便把顾宁让他种树育林,为后人谋福祉那套话讲了讲。 

 两人这下确实对顾宁刮目相看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人说出来的。 

 顾宁为自己反驳一下:“虽然我没有读过系统的四书五经,但我跟着爷爷学的东西很多。” 

 包括但不限于四书五经,甚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都长林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劝客农桑从村长开始! 

 “如果官府给你们推荐一种全新的作物,百姓们愿意种下试试吗?” 

 顾世昌道:“愿意啊,多一项作物,多一份收入。” 

 随即他想起什么:“不过明年有点悬了。” 

 都长林问为什么。 

 顾世昌道:“宁哥儿不知从哪里弄了一种作物”。 

 “明年我已经找好人来种了,大人推荐的作物,若是打理起来不麻烦倒是可以。” 

 老武叔也很感兴趣,问道:“顾小哥儿找的是什么?” 

 顾宁直接起身去地窖里,拿回来两样什么东西,洗干净了给他们看。 

 “这个是番薯,这个叫土豆。” 

 都长林细细端详,确认他没有见过,但是在某本杂记上见到过记录。 

 顾宁介绍:“这两样不算什么珍贵品种,但是他们却都有高产的特性,直接吃或者磨成粉都可,在一些地方都用来做主食。” 

 都长林和老武叔对视一眼,高产和主食意味着什么,这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这两个应该看着灰扑扑的外表,原来精华竟是在里面嘛? 

 顾宁把土豆切来煮进锅中,红薯则是切片分给三人品尝。 

 生红薯咬一口露出里面黄色的芯子。 

 都长林:“是甜的。” 

 甜的就意味着口感好,不像野菜和树叶,难以下咽。 

 “煮出来也好吃的。” 

 土豆煮熟后,吃起来沙沙的,糯糯的。 

 红薯则是糯糯的,甜甜的。 

 果然,没人会拒绝土豆的魅力。 

 “这也是你相公走镖带回来的吗?” 

 顾宁谦虚笑笑:“这倒不是,这是周记粮铺的周老板带回来的。” 

 都长林对这个人有印象,前段时间他们一起施过粥,也是个心怀天下之人。 

 想不到这小小的山阳县,竟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 

 古德远着实是糊涂了。 

 都长林表示,明年红薯和土豆播种的时候,他一定要来亲自下地试种一下。 

 “明年你出了种和苗,可否卖我一些,县衙也有专门负责粮食的,如果种出来我会让他把经验教授给大家。”都长林询问道。 

 顾宁高兴道:“完全没问题,现在就怕这东西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早种出来百姓早能吃上。” 

 “你想过,这样你就不赚钱了吗?” 

 顾宁俏皮一笑:”“这和我赚钱不冲突,百姓兜里富裕了,才愿意出钱来买我的豆腐。” 

 他们没钱,豆腐再好吃也不会来买。 

 只有钱包鼓了,肚子饱了,才会去想饥饿以外的事情。 

 “现在是开店到川阳了,怀阴和淮水两县呢?” 

 顾宁也没隐瞒:“怀阴和淮水现在只是零售,并未开店。现在精力不够,再则是没有合适的。” 

 都长林了然,点点头道:“这么好的东西,应该推广给更多百姓!” 

 顾宁:“?” 

 顾世昌却是秒懂,当即大喜:“提前谢过都县令啦!” 

 都长林道:“莫急,等事成了再谢!” 

 顾世昌欣喜:“有都县令牵头,此事有希望。” 

 都长林话题一转:“不过,你们是要交税的,知道吧?” 

 顾宁...... 

 终究是逃不了。 

 没想到他还有能为社会交税这一天哈哈哈。 

 顾宁正色道:“那是自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老武叔赞许看他一眼。 

 顾宁开店第一天,就去登记上牌了。 

 他还特意了解过大夏律法,开店做生意需要缴纳各种税款。 

 商业税收主要包括营业税、和关税等。 

 营业税是对商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款,关税是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而契税则是对房地产等财产转移征收的税款。 

 开店做生意需要向当地政府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的税率通常在百分之二至 百分之五之间,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有所不同。 

 商家需要在每个月的固定日期向当地政府缴纳营业税,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像豆腐之类食品类,一般交税百分之三左右。 

 除了营业税之外,古代开店还需要缴纳关税,关税是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税率通常在百分之五至二十之间。商家需要在进出口货物时向海关缴纳关税,否则将会被扣留货物或者受到罚款。 

 除了营业税和关税之外,古代开店还需要缴纳契税。 

 契税是对房地产等财产转移征收的税款,税率通常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之间。商家需要在购买或出售房地产时向当地政府缴纳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