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鸳鸯 作品

第37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乡亲们~”顾世昌脸上喜气洋洋。 

 “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听说是好消息,下面微微一阵骚动,大家都期待的看着村长。 

 “大家都知道,顾家的宁哥儿现在在县城卖豆腐,他卖的豆腐在整个县里,那是头一份。” 

 顾世昌说的很对,顾宁的豆腐在县城里只有他一家卖,可不是头一份儿吗? 

 “他不仅自己开了店,还带着咱们村的婶娘们都挣到了钱。” 

 其他人都羡慕的看了眼这段时间去帮工的方婶儿几个,要是自己也去了该多好,一天好多钱呢! 

 “吃水不忘挖井人,宁哥儿不忘本,为了答谢顾家村,答谢大家往日里对他、对他祖上的照顾。他准备把方子拿出来,在村里建豆腐作坊,让大家一起挣钱,共同致富!” 

 听的人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啊?” 

 “那我们也能去做豆腐了?” 

 “宁家这个小子出息啊!” 

 “可不是,那我们以后也能多一份收入了!” 

 看下面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下来后,顾世昌才摸了摸胡子继续说:“具体的章程,随后会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最终的原则就是希望我们都能有钱挣,都能有钱花。都能买得起豆腐,也吃得起肉!” 

 顾家村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顿时一片欢欣鼓舞。 

 为了能公平的照顾到各家各户,顾世昌暂时决定,每家出一个劳动力,没有合格劳动力的,可视情况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计。 

 对于一些孤寡老人,顾宁提议可以适当拿出一部分收入来,专门用作福利发放。 

 前期量少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村里百十来户人家便轮流着来。 

 十天或者一旬换一次人,结算此次的工资。 

 每家的红利则等年底总账出来后,统一再发放。 

 还有哪些细节不能确定的,顾宁也不纠结,他不会的部分,就把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只做自己擅长的那部分,比如做吃的。 

 想想都是问题,做做都是答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实战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纠正,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行。 

 顾世昌大手一挥,开干。 

 他迅速集结了村里的几个青壮年,买了砖瓦,喊了施工队的人把作坊建起来了。 

 作坊选择在顾家村的东边,离村里那条河有一段距离,不至于把水给污染掉了,同时又保证取水打水很方便。 

 选址宽阔,作坊样式还仿照顾宁家里的来建。 

 两排四间房过去,阳光通透,透气性好,每间可容纳十几人同时工作。 

 除此之外,还在旁边有专门换衣服的地方,工作的人统一换成工作服再进去。 

 顾宁还找黄老大夫用艾叶、苍术等配置了消毒的药草,可以燃烧后用烟熏制衣物和房间。 

 用具则用开水烫煮的原始方法来每日消毒。 

 做豆腐用的模具和匾筐等物也要大量准备,这下可有顾二牛有的忙了。 

 他带着老牛叔和顾大牛,和村里的几个会做木工的青年,刨削凿砸编,起早贪黑了几天,终于把东西按时做了出来。 

 村长媳妇儿花婶儿,带着村里几个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把顾宁要的“工装”做了出来,还做了几百套叫“口罩”的东西。 

 里外两层白纱布,中间则放了细细的白棉布。 

 顾宁这知道这东西聊胜于无,但是最起码能挡住烟灰,也能防止口水喷溅。 

 方婶儿几人每日里还来顾宁这里做豆腐,现在顾记豆腐不仅仅是一个店,更是顾家村豆腐向外展示的重要渠道。 

 顾家村另外的展示渠道也在同步进行中。 

 王富贵、顾有田和赵六三人天不亮就挑了豆腐去川阳县。 

 两县距离不远,风俗民情相似,吃食也都是差不多。 

 早上,川阳县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了。 

 叫卖的,送货的,吃饭的人不断。 

 王富贵觉得自己已经来的够早了,没想到摊位已经基本满了,还好他的东西不多,好找地方。 

 多年混迹的人,为数不多的长处之一就是脸皮厚。 

 他把东西一放,拿了托盘,把白嫩嫩的豆腐一放,立马有人看过来了。 

 王富贵脸上一喜,就准备开口,看过来的人已经走了。 

 没办法,早上人来人来人往,货物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抓了活的小猪崽放在筐子里来卖。 

 王富贵不由得跟着看了两眼,又立马回过神,摇摇头,今天他可不是来买小猪崽儿的。 

 他看了看旁边的人吆喝。 

 “刚出锅热腾腾的大肉馅儿包子啦~” 

 “又酥又脆的煎饼~” 

 “糖葫芦不甜不要钱~” 

 顾宁让他背的那套说辞立马被他拿出来现学现用:“豆腐~豆腐~新鲜豆腐~” 

 “生津润燥,和中益气!” 

 “含优质蛋白质和众多微量元素,可降低高血压,防止骨质疏松!” 

 “免费品尝不要钱!!!” 

 路过的人看王富贵穿的人模人样,但是长相看起来总不像个好人。 

 又见他端着些不认识的东西,合理怀疑又是一些江湖上的骗局,来了就骗,骗了就走。 

 前面的话听不懂,但是“免费”“不要钱”谁都听得懂。 

 豆腐上插了竹签,不用用手,干净又卫生。 

 于是跟顾宁刚摆摊时候的相似场景便出现了,一些胆大的上前来品尝,软软的居然还不错。 

 后面的人跃跃欲试也想尝尝。 

 王富贵第一次这么多人主动往自己身边凑,顿时有了飘了。 

 豆腐切得有点大,一小会便下去好几块,再这样下去,一会要没了啊! 

 王富贵第一次出来卖东西没经验,正满头大汗急的不知道怎么办,顾宁怎么说的来着? 

 还好人群中有人问了:“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未见过?” 

 王富贵脑子里背的东西终于派上用场:“这是豆腐,是我们山阳县特有的,你要是我们县,集市上东边那条街有家顾记豆腐,专门卖这个的。” 

 “大夫说吃了对身体好,老少皆宜,小孩吃了聪明,老人吃了长命百岁~” 

 后面一通胡扯。 

 “给我来点,怎么卖的?” 

 那人不听王富贵吹牛,那豆腐他单纯觉得好吃。 

 “三文!”王富贵报完价格,又赶紧补充道:“不过今天不卖,就是免费来给大家尝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