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小米李 作品

第104章 接头(第2页)

 但张义目光平和,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随口问:“我能抽烟吗?”

 “想抽就抽呗。”

 张义摸出烟,又掏了掏兜,问:“带火了吗?”

 “带了。”老人颤颤巍巍摸出一盒火柴,点燃,张义凑过去点燃烟草。

 老人问:“你今年多大岁数?”

 张义说:“三十五。”

 老人说:“看着不像啊。”

 张义没有说话。

 接头就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

 郑呼和隐隐有些激动,尽管有预兆,他还是难以相信,张义就是大名鼎鼎的“深海”,不,是“美人鱼”。

 他惊奇地瞪大眼睛,就听张义拾起白棋,说:“下一局?”

 “下一局。”

 棋盘重新摆开,两人在这方寸小盘上,厮杀起来。

 郑呼和似乎有点强迫症,他总要把一个个车马炮兵的棋子摆的整整齐齐,相比之下,张义摆起来就显得率性随意,手持棋子啪啪地放着。

 两人都不说话,棋盘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厮杀得正烈。

 很快,郑呼和这边败下阵来,他像个气急败坏的老头子输了棋恼羞成怒一样,气呼呼将棋子一丢,嘴里嚷着“不下了不下了”,直接夺门而走。

 张义重新将棋摆好,又喝了一会茶,才离开了茶楼。

 出了茶楼,走出不远,在一处小河边,两人再次聚在了一起。

 郑呼和从嘴里拿出一枚核桃,声音不再含糊不清,他伸出双手:“郑呼和。”

 张义也随即伸出手:“张义。”

 两双大手随即握在一起。

 “深海同志,终于见到你了。”郑呼和严肃起来,郑重说:

 “感谢你这么多年为组织做出的一切,我向你致敬!我以红党战士的身份向你致以军人最崇高的敬礼!”

 随即他退后一步,立正,向张义敬了一个军礼。

 张义也立正,向郑呼和敬了一个军礼。

 “其实,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我很自私,一直瞻前顾后.但身为中国人,国难当头,总要做点什么。”张义深深叹息着。

 “我懂,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们总要做点什么,哪怕这是一条不归路。”郑呼和神情凛然,“说不如做,无数红党和仁人志士一直在为民族的独立大业不懈奋斗着,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将小鬼子赶出中国。”

 “很快就会看到这一天的。”张义肯定说。

 “我也坚信。”郑呼和看了看手表,突然转移话题,“我现在代表红党山城地下党领导跟你讲话。”

 张义凝神听着。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上级决定成立以你为核心的情报小组,你为组长,我是副组长。

 我是你的唯一联络人,以后你通过我直接和山城地下党的负责人叶副主任联系,鉴于你的身份特殊,除了我之外,只有叶副主任和宝塔山的几个首长知道你的身份,不存档案,不做通报。如果弦断了,叶副主任会亲自和你联系。”

 “明白。”

 “军统局这边需要你长期潜伏,安全起见,以前的代号全部废除,新的代号只有一个数字-——031。”

 “031?”

 “对,031同志,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责任重大,倍感荣幸。”张义一脸凝重,顿了顿,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郑呼和。

 见上面写着一个地址,郑呼和问:“这是什么?”

 “二十万美金,算我送给地下组织的一份见面礼。”

 郑呼和一脸惊诧:“是你抢劫了中国银行?031同志,你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呢?一旦引起怀疑.”

 “不是抢劫,准确说是拿,这笔钱是军统的,与其戴老板拿去讨好美人,不如用在该用的地方。”

 “可是,这不会引起他的怀疑吗?”

 “信任和怀疑永远都是相对的。”张义摇了摇头,过了今晚,自己身上的嫌疑将彻底洗脱。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我要向上级汇报。”郑呼和严肃说。

 “这是你的权利,不过我现在是你的领导,你需要先执行命令。”

 “.好吧。”郑呼和无奈地收起来纸条。

 “另外.”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你先说。”

 张义说:“有件事很急迫。”

 他三言两语将军统四一大庆祝大会前清理各看守所集中营的事述说了一遍。

 “名单我正在想办法,但直接负责这件事的是司法处,我暂时没有好的主意。”

 “知道了,我先向上级汇报,到时候通知你。”

 “该你了。”

 “香江沦陷,有一批爱国、民主人士被困在孤岛,上级收到情报后非常关心,果党赈济委员会也在做这件事,但他们和我们的目标不同,赈济委员会虽然也有我们的人,但职位太低,根本起不到作用”

 张义截住他的话:“这件事正好我能使上力。”

 “你要去香江?”

 “不是,是广东东江。”

 张义将戴老板派自己去广东东江全力组织侦破劫案,帮胡蝶寻找行李的事说了一遍,“或许我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开辟一条通道,将这些爱国、民主人士接到内地。”

 原来如此,郑呼和顿悟,立刻说:“好,我回去马上向上级汇报,研究初步方案,负责和那边的地下组织协调。”

 “还有什么问题吗?”张义问,这是要离开的信号。

 “没有了,保重。”

 “保重。”

 两人握手道别,各自消失在黑暗中。

 另一边,仁和街西口,黑市掮客老刘正带着两个孔武有力的随从焦急地等待着。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街,此刻已经空无一人。

 一个随从看了看四周,有些茫然地问道:“老板,都过去这么久了,卖家会不会不来了?”

 老刘一脸阴郁,不会真被人放鸽子了吧?

 那人说有大额美钞交易,他原本不信,但那人说是郭秘书介绍的,他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可此刻已是深夜,对方却迟迟不肯现身。

 “再等一会。”

 老刘犹豫道,话刚出口,就听一名手下警觉地拔出手枪盯着黑暗处冷喝一声:“谁?”

 黑暗中,回答他的只有“砰”一声枪响。

 枪声一响,急促的脚步声中,另一遍也响起枪声。

 就像捅了马蜂窝一眼,瞬间,两边枪声大作,局势陷入一片恐怖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