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小米李 作品

第414章 银行(求月票)

 “局座。” 

 “来了?坐吧。” 

 一进办公室,张义见戴春风面色不善的样子,赶紧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问: 

 “局座,出什么事了?” 

 “大明星胡蝶你知道吗?” 

 “听说过,只是未曾见过真人......” 

 “很快你就能见到她了。” 

 戴春风打断他说,“现在不仅日寇红匪猖狂,连土匪盗贼也不让人省心,胡蝶小姐为躲避日寇迫害,决定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内地,可在归途中,她的财物却被人抢劫了,真是岂有此理!” 

 原来胡蝶夫妇在逃回内地前,将历年积存的30箱财物托付给了在港负责秘密接送工作的杨慧敏女士。 

 这位杨女士原是淞沪会战时冒着枪林弹雨之险向四行仓库八百孤军献旗的女童子军,后加入果党赈济委员会,被派遣到香江做接运爱国人士到大后方的工作,因此和蝴蝶夫妇颇有交往。 

 此次转移,胡蝶夫妇先行,行李由杨慧敏帮忙转运,但蝴蝶夫妇过了西贡、淡水,抵达广东韶关时,却收到自己30箱财物在东江被劫的消息。 

 胡蝶失宝,自然极为伤心。 

 戴春风设计要一步步征服女神,第一件事自然要展示自己的手段,帮美人破案,将丢失的宝物找回来。 

 “此事杨氏夫妇脱不了关系,未尝没有和盗匪勾结之嫌,他们已行至湖南株洲,我已下令当地军统组织将他们逮捕,稍后就会解押至山城,严加拷问。” 

 “那,那属下能做什么呢?” 

 “你准备一下,去一趟广东东江,全力组织侦破劫案。”戴春风一脸严肃,说着递过来一份实物清单。 

 张义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珠宝、首饰、衣物,还有什么旅欧时各国政要名人的合照、签名、题字、纪念品等等。 

 ‘什么搞屁倒灶的事。’张义心里腹诽着,普通老百姓丢了东西,也不见你这么着急用心啊。 

 他瞬时想起一个笑话。 

 说某领导要办公室主任推荐一个能力强的下属去破案,主任马上提了一人。 

 领导一脸诧异,这人在他的印象里除了会拍马屁,一无是处。 

 但主任却不这么想,在主任的印象里,此人能力极强。 

 一次主任的汽车在马路边被人划了,找了当地警察,一周过去没有丝毫动静。 

 原本是当发牢骚告诉那人,却不想这人一晚上就将嫌疑人揪出来了。 

 还有一次,主任的亲戚在隔壁城市开饭店被当地流氓勒索,主任咨询此人遇到这种事一般怎么处理,这人说我来解决。 

 结果第二天流氓就提着礼品上门道歉了。 

 你说这人能力强不强吧,这样的人不提拔,提拔谁? 

 还有句话说,破案嘛,你逼得紧他就破得快,你逼得不紧他就破得慢,你不逼,有些案子一万年也破不了。 

 当然了,案子涉及什么人,下命令的是谁也很重要。 

 言归正传,吐槽归吐槽,张义一脸凛然地答应下来。 

 “局座,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给你放假,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出发。” 

 “是。”张义领命,正准备告辞,就听戴春风又说:“中统的事到此为止,徐增嗯这个王八蛋上跳下窜想做部长,哼,虽有二陈兄弟保举,但委座怎能让他称心如意?赏他一个交通部次长,已是法外开恩了。” 

 交通部次长,看似升官了,实则明升暗降。 

 “明白。” 

 从戴春风办公室出来,就见一脸春风的财政部专员刘攻芸正快步走过来,两人的目光不期而遇,本是点头之交,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擦身而过。 

 瞥见此人,张义猜测他面见戴老板一定是和黄金有关,暗暗一笑,心里又算计起来。 

 他直接驱车往家里走,故意开得不紧不慢,绕了几圈,确定无人跟踪,才回了家。 

 乔装打扮一番后,悄然出门坐黄包车去了一趟商场,再出来的时候,俨然是一副小开的装扮。 

 瞥见商场僻静角落停着一辆凯迪拉克,不知是哪个权贵或富商的座驾,司机正坐在上面打瞌睡。 

 张义佯装看报纸,等周围看不到人,走上去敲了敲车窗。 

 司机一脸疑惑地探出头,不待他说话,一记刀手就将他敲晕过去,然后被捆住手脚堵上嘴巴塞入了后备箱。 

 在干净利落地完成这一切后,张义驾车朝着中国银行疾驰而去。 

 不管刘攻芸今天提不提款,他必须尽快进去,摸清楚银行里面的路线和环境。 

 中国银行毕竟不是街边典当、抵押的小店,里面的安保肯定不含糊,想进去做手脚,必然没那么容易。 

 果然,张义刚下车就瞥见富丽堂皇的银行门口站着两个全副武装钢盔钢抢的卫兵,一进大厅,又看到两个体格壮硕的警卫在四处巡逻。 

 这些人不是警察,也不是宪兵,而是金警,隶属于宋部长的税警总团,负责看守银行和金库的安全。 

 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一个穿着西装的职员走过来

问:“先生,请问您办什么业务?” 

 张义一副凯子不差钱的摸样,大手一摆:“大额转账。” 

 职员彬彬有礼地示意:“好的,先生,请上二楼贵宾室,那里有专人接待您。” 

 张义道谢后,登了上铺着红地毯的红木楼梯。 

 二楼房间众多,站在楼道里,就听见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 

 职员、衣冠楚楚的客户从各个办公室进进出出。 

 张义打量了几眼,瞥见正对楼梯口的墙上,一左一右钉着两个指示牌,左侧是“箭头卫生间”,右侧是“箭头贵宾室”。 

 他心里一动,然后向左侧走去,推开一扇镶着花玻璃的大门,眼前出现了另一条走廊。 

 这条走廊非常僻静,卫生间就在走廊的尽头。 

 再从这扇玻璃大门走出来时,张义甩着手上的水渍,仿佛上了洗手间一样。 

 然后,他旁若无人地整理着衣服,又蹲下来系不知什么时候开了的鞋带。 

 趁人不备,他迅速而精准地握住墙上的两个指示牌,手臂微微发力,干净利落地把它们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