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小米李 作品

第295章 身份(求月票)

 “什么人?” 

 倏地,徐为群倒吸一口凉气,用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身影,咬牙切齿问。 

 他本以为只是抓一个潜伏的地下党罢了,放上几枪,还不是手到擒来,谁想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杀神。 

 尽管一脸惊愕,可此时此刻容不得他多想,他立刻拔出手枪射击。 

 他快,对面更快。 

 “嗤嗤嗤” 

 对面双枪齐发,打的徐为群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仓皇地从枪火中逃窜着向汽车奔去。 

 逃跑中,他的左腿被流弹击中,鲜血长流,犹自拼命挣扎着向前疯跑。 

 刚拉开车门,就见一枚手雷“咕噜咕噜”滚落到了脚下,他惊悚地就地一滚,在轰隆的爆炸声中被掀飞出去。 

 还不待他挣扎着起身,身边就响起脚步声。 

 张义走上去,面无表情地扣动扳机,给徐为群头上、胸部补了两枪,一片血光。 

 徐为群死不瞑目。 

 “你没事吧?” 

 张义压着嗓子远远问了一句,抬手看了一眼手表。 

 0点15分。 

 好一个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王乃器踉跄着起身,全身紧绷的神经微微一松,狐疑地朝着张义的方向看了看,黑暗中一片硝烟,根本看不清是谁的身影。 

 他试探地问:“你是美人鱼?” 

 “是。” 

 王乃器心里一阵狂跳,尽管早有期待,还是很激动。 

 “美人鱼...梅同志...” 

 张义截住他的话说道:“张未林、张露萍和被捕的几名同志都经受住了敌人的酷刑考验,坚贞不屈,都是好样的,接下来他们会被转移到息烽集中营,暂时没有生命威胁。” 

 “那就好...组织上会想办法营救。” 

 “中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但果党这边的反红动势已经开始高涨,最近将有大批训练有素的特工潜伏渗入边区和宝塔山,具体计划在这里。” 

 王乃器浑身一震,一脸凝重。 

 见“美人鱼”将情报发在地上,就要转身离去,王乃器连忙道: 

 “我该怎么联系你?” 

 张义脚步一顿,说:“山城大酒楼旁边有颗大树,有紧急情况你可以在树后做上标记,我看见自然会来找你...保重!” 

 “保重!” 

 王乃器嘴巴张了张,看着那道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墙角,才恍然发现整个和“美人鱼”的交流中,自己完全处理一种被动的状态,他苦笑了一下,眼睛里流露出感激和敬畏的神情。 

 刚才交火的枪声已经惊动了巡警,远处警笛四起。 

 ‘还好,总算和他建立了联系渠道。’ 

 王乃器感慨着,捡起地上便衣的枪支握在手上,拿起情报立刻撤离。 

 .......... 

 半个小时后。 

 接到汇报的徐增恩怒气冲冲地来到交火现场,看着面目全非的徐为群,劈头盖脸对着善后的几个手下一顿训斥。 

 “饭桶,都是一帮饭桶。 

 本想在委座面前露个脸,将我们判刑的几位兄弟搭救出来,结果倒好,和姓戴的小瘪三一样,把脸伸到红党面前挨了几个耳光!人没抓到就算了,还全军覆没,丢人显眼的玩意。” 

 一个手下道:“局座,从交火现场子弹的轨迹分析,对方是个高手...” 

 “对方是高手,那你们是什么?歪瓜裂枣,乌合之众?” 

 徐增恩不耐烦地打断手下,问:“那个红党叛徒呢?” 

 伙计畏畏缩缩被拖了上来,徐增恩转头问他: 

 “除了这里,你还知道什么?” 

 伙计战战兢兢说:“我见过他...我可以帮你们画出那人的画像。” 

 “人都跑了,要画像有屁用,山城几百万人,都是外地来的,要排查到什么时候?” 

 话音刚落,他冷笑着扯过手下手中的配枪,对着伙计就是两枪。 

 “砰砰”,伙计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挖个坑埋了。”徐增恩厌恶地摆摆手,扬长而去。 

 ......... 

 一夜无话。 

 中统局口中的“高手”此刻正坐在办公室看着报纸喝着茶。 

 猴子一脸戏谑:“处座,听说了吗?昨晚红党和中统的人在大街上厮杀,中统行动组全军覆没。” 

 张义放下报纸,一脸平静:“因为什么?” 

 “据说是中统捣毁了红党一个交通站,顺藤摸瓜找到了红党的联络站,谁想抓捕中中了红党埋伏。” 

 钱小三嗤笑道:“肯定是情报泄露了,看来中统也不安生啊。” 

 张义赞同的点头说:“中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确实有可能泄密,再说了,他们内部那么多红党叛徒,谁知道有多少双面间谍呢。” 

 他话音刚落,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情报处处长杨荣。 

 “张副处长,外事训练班发现两名中统特务,你们派人抓捕一下...” 

 挂断电话,张义讶然失笑。 

 临澧培训班结束后,马上成立了黔训班,此班因为班址在湘西黔阳县而得名。 

 该班分为游击、情报、行动、会计、电讯、缉私六个大队,学生900余人。 

 但这还不够,戴老板为了扩大军统的影响渗透力,又在山城本地开办了一个外事训练班。 

 这些人毕业后将分配去外交部驻外使馆任职,担任国际情报员。 

 但培训班对外是以军事委员会和外交部的名义招生的。 

 抗战以来,各大高校西迁,组建了“西南联大”,所以学校一开始,原北大、清华和教会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踊跃报名。 

 该班招考时,两个在中统局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特务不明内幕,也跑来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