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作品

第855章 扩大中正式步枪生产规模

此时,陈振华与陈副师长站在战略的高度,敏锐地察觉到了部队发展的关键节点。

 占领了更多的县城,这无疑是八路军在抗战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些县城宛如一颗颗珍贵的宝石,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守护。陈振华深知,若没有充足的兵力来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很可能在敌人的反扑下化为乌有。

 于是,陈振华联合陈副师长,郑重地向八路军总部递交了 365 师兵力扩充的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陈振华提出 365 师扩充 10 个团的兵力。这一决策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

 每一个团的组建,都意味着更多的热血青年将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意味着八路军在这片土地上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在提出 365 师扩充计划的同时,还将目光放得更远。他们同时建议 115 师、120 师、129 师也趁此机会迅速扩充兵力。

 回顾之前的兵力情况,115 师、120 师和 129 师最初每个师只有两个旅,四个团的兵力。

 尽管后来加上独立团和一些新建设的团,129 师有 8 个团的兵力,115 师和 120 师也同样是 8 个团的兵力,但在当前的抗战形势下,这样的兵力规模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机动作战的兵力。

 他们深知,随着抗日战场的不断扩大,敌人的攻势也愈发猛烈。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才能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他们建议将每一个师的团一级的战斗队伍迅速提升到 10 个团以上。这一建议,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县城守护,更是为了八路军未来在更大范围内与日军展开决战的战略布局。

 扩充兵力对于八路军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从战略层面来看,更多的兵力意味着更广阔的战略纵深和更强的作战能力。

 在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时,能够形成更有效的防线,进行更灵活的战术调配。每一个新增的团,就像是一颗坚固的棋子,在抗日的棋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驻守县城的角度而言,充足的兵力是保障县城安全的基石。这些县城是八路军在敌后建立的根据地,是物资储备、人员休整和开展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有了足够的兵力,就能够在县城周边建立起严密的防御体系,及时发现并击退敌人的骚扰和进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局面。

 在与日军的长期对抗中,兵力的扩充还能够提升八路军的士气和信心。当战士们看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战友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他们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这种士气的提升,将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且,随着兵力的扩充,八路军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开展游击战争。可以深入到敌人的后方,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物资储备点等,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这对于削弱日军的实力,为正面战场减轻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想要扩充兵力,枪支是关键因素。八路军总部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要求每一支队伍当中的枪支的配备,武器与人员配备数量不得低于 1:5 这个比例。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八路军战士们都能够在战斗中拥有基本的作战能力,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之前,陈振华和 365 师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将小鬼子的 20 师团歼灭。

 这一战,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还缴获了近 2 万支三八大盖枪支。这些枪支对于急需扩充的八路军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陈副师长深知这些枪支的重要性,他和陈振华商议过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无私的决定——将这近 2 万支枪支无偿交给八路军总部。

 他明白,这些枪支不能仅仅局限于 365 师将士补充使用,而是要让它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为整个八路军的发展做出贡献。

 八路军总部在收到这些枪支后,开始了精心的分配工作。他们根据各师的实际情况和扩充计划,合理地将枪支分配给 115 师、129 师以及 120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