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烟雨 作品

第580章 天工院,磁州出事

所以代王朱桂也就学会了这些,炼制出精盐、琉璃、肥皂这些新奇物件,在大明也是天下人皆知,可放在印加帝国这边,那便是上神的赐予。

神明的信仰之力显现于众生之间的神谕。

这些精美物件的售卖。

通过贵族、通过落魄的官员。

他们很快摇身一变成了印加帝国社会的上流阶级。

落魄的官员不再落魄,贿赂上官,摇身一变成了这整座地牢的执掌者;而落魄的贵族同样不再落魄,摇身一变成了贵族之中连伯爵、公爵也都竞相追捧的大人物。

钱、权、势三者叠加在一块带来的威力是无与伦比的。

“三位子爵,四位伯爵,还有一位公爵,不知诸位贵族们可还记得谁才是你们的主子?”

富丽堂皇的大厅,精美的琉璃已是镶嵌成窗,还有那高高挂起的水晶吊灯,哪怕雕刻极其复杂。

可在这公爵府上照样存在,以此来显示财富的象征、权力的体现。

而此刻这些财富、这些权力随着代王朱桂的到来全都显得有些虚幻。

朱桂看着面前这些追随他的人,脸上挂着一抹残酷的冷笑。

没人能知晓,朱桂在那地牢之中的绝境,从天上到地下,从奢靡到简陋,甚至连简陋都还不如的人间炼狱。

他从这炼狱之中爬出,自然是一位合格的铁血君王。

对于人心的把控、对于人性的算计早就从一开始便预想得到,此刻便是对于他麾下这些子爵、伯爵、公爵的一轮人心试探。

“有没有想过……”

朱桂一边冷酷地笑着,一边用那象征着神明的手在他们的肩处微微滑过,同样缓缓开口道,“将我这个来自大明王朝的代王殿下取而代之,成为如今这印加帝国麾下一股势力真正的主宰?”

朱桂一边说着,一边已然走到了公爵府平常议事的主卫厅。

以及这段时间他实学之物——真红色大皮的柔软沙发之上。

朱桂轻轻坐下。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透着贵族的派头。

“一切皆由大王殿下所赐予,臣科里昂不敢妄想半分,谨遵大王殿下的神谕!”

“臣等亦是如此!”

最后,连那位权势最大的公爵也拜倒在了朱桂的面前。

没有任何一人敢试图反抗,只因朱桂在这短短半月期间带给他们的,可并非只有身份的尊贵,还有对强大的一切想象。

所有敢背叛他的人,那残酷刑罚的场景好似来自地狱,连神话传说之中的恶魔撒旦也不敢想象的可怕。

这让这些由朱桂一手打造的所谓贵族,更是连半点抗争之心都没有。

“很好,这才是本王的心腹之人,继续开始。”

“今夜本王就要大干一场!”

朱桂开口一字一顿。

面前的公爵、伯爵、子爵听后,直接选择尊崇执行。

此刻的他们,赫然间也成了朱桂的虔诚信徒,虽并非是狂信徒,但只要没有涉及到他们自身的性命安危,还是愿意相信一切的困难。

在他们心目之中的王——朱桂的带领之下,都会土崩瓦解。

这便是信仰的可怕之处了。

在这几人离去之后,暗中,代王朱桂此前跨越汪洋大海所带来的一众亲卫,一个接一个陆陆续续地出现在了这富丽堂皇的大厅之内。

为首的亲卫眼神复杂、难明地看向朱桂:“殿下!末将救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行了,自己人就不用玩这些虚头巴脑的了,你们自幼跟在本王麾下,本王难不成连你们也都不信了?”

朱桂摆了摆手,内心还算是有着几分情谊的。

谁让朱元璋这个铁血君王、开国天子也有着重情重义的一面。

他们这些有着朱家血脉基因的儿子。

当然是要向父亲靠拢。

更何况还有陆羽,所以朱桂此刻哪怕残忍哪怕血腥,还在正常人的范畴之内,并没有如同那古代北齐高家的人。

一个个才是正儿八经的精神病。

“赶快去通知二哥,还有老四的人,此次印加帝国之事有他们的帮忙,会给他们一份回礼的。

土地的话就甭想了!”

朱桂霸气侧漏地开口。

亲卫重重点头,再次抬头之时,眼神之中亦有着一片片的狂热和向往。

再度见到自家殿下之时,殿下的变化虽然很大,但亲卫敢笃定殿下还是那个殿下。

只要这一点不变。

他们就会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甚至殿下变得有了一份君王该有的姿态,让他们这些做手下的也有了更多的盼头。

或许有朝一日也能随着殿下开国,成为一国的国公。

在见识到了美洲北部的大秦帝国之后。

他们这些跟随在藩王手下的心腹之人,也自然有了这样的念头。

当天晚上,印加帝国城门打开,里应外合之下,大明之人直接闯入,一路直直冲向那国王大殿。

印加帝国的国王,朱桂不感兴趣,面都不打算见,就让人将他抓到了地牢之内。

今夜他有更重要的人要见面。

“二哥!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的是距离近的四哥没来,反倒是二哥你提前一步如此。

看来二哥不愧是除了太子大哥之外的家中兄长,这野心恐怕比谁都要大,不过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还真就没怎么能够看得出来!”

朱桂把玩着手中贵族自以为是的银质小刀,刀刃还挺锋利,但与真正的神兵利器而言,那可就差了老远。

此刻朱桂一边说着,一边正修整着他的指甲。

如今印加帝国的国都也是为他所控,再加上他大明之人的身份,还有拉拢的那些人员,再有秦王朱樉、燕王朱棣的帮助,印加帝国这一整个美洲南部一时半会算是拿不下,但将大多数的政权控制在手却还是能够做到的。

只因这美洲南部一乱,再加上美洲北部、美洲中部赫然间也成了大明之人的势力范围。

他们这美洲南部若是还想要负隅顽抗的话,没一个人会有好下场。

而这些小资属性拉满了的印加帝国之内的贵族,自是知道应该怎么选,否则今晚他代王朱桂又怎么可能造反造得如此顺利?

这些贵族在其中出的力可是一丁点儿不小,正如同清兵入关。“待我成为天子,自有大儒辩经!”

在这印加帝国之内,代王朱桂的行为和野心同出一辙。

“小十三不一样了哈!”

秦王朱樉大大咧咧,随便挑了一个位置坐下。

此刻的他卸了轻甲,走起路来铿锵作响,身上还染了不少的淤血——是敌人的血,可不是他的。

“来了一趟经历了许多,要是再不变的话,今日二哥可就见不到我这个小十三了!二哥该不会要抢我这美洲南部?”

“美洲北部那么大片的土地,二哥还觉得不够大吗?”

一边说着话,代王朱桂也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在这‘天圆地方’之处的另外一端可不只是有着美洲,还有其他之地。

二哥与其盯着我这十三弟的土地,反倒不如你我合力在外继续征伐。

别让自家人打起来,能占多少占多少,想来之后的五哥还有六哥也会一起跟过来的,来的人越多,这地可就越少了。

二哥的大秦帝国跟我的这印加古国,可不能够吃太少,二哥你认为?”

听了这话,秦王朱樉居然没有在意,反而捉起了一个细枝末节来:“印加古国?

不打算叫你的大代帝国了吗?”

“怎么说也是我们中原人。”

朱樉挑挑眉。

朱桂对此确实并不在意,“起了这么个名字反倒更能让我们谨记,让朱家子弟谨记这些蛮夷之人的危害。

除非彻底同化了,否则该防范的得防范!而且‘大代帝国’也没那么好听,要怪就怪父皇给了我这么一个藩王的称号。”

“十三弟我心里苦!”

“那就这么说定了!”

这时秦王朱樉冷不丁地同意。

朱桂也能跟得上他的思路。

两人会心一笑,已然是两兄弟瓜分了这美洲的北部和南部。

而美洲中部那边。

老四燕王朱棣能拿得了就拿,拿不了的,相信老六楚王朱桢也就在来的路上了,到时候他们再商量着怎么分。

跟他们老二和老十三没有半点的关系。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是对大明、对咱们这些人最容易建功的时代,一统全球似乎也不再是梦了。”

“也幸亏父皇的孩子够多,所以才能够有这么多的朱家子弟,才能够赚得了这么多的土地,还真是相得益彰。”

……

转眼间已是到了金秋时节,秋风瑟瑟。

虽未有寒夜,但却透着凉意,再次袭遍了洛阳新都。

处处上下不少人也都开始备起了冬衣——要提早买,否则到了应季的时节再买,可是要长上近十文钱左右的。

洛阳新都寸土寸金,本土人占了时代红利的,发家勉强财富自由;外来的人口越来越多,可要租房子住,还是要节俭一二的。

也在这样的时间内,工部之内成立了天工院,专门负责实学的各种事业。

而工部的其他部门则是负责用实学之物,筑堤坝防止洪灾、南水北调、治理蝗灾、抵御旱灾,各种各样的灾害防范也都开始逐步安排。

这本来就是工部平常就该有的作为,毕竟在大明此前的朝野之间,肱骨之内也从未有什么专门用来研究如何增进生产力、提高技术的部门,所以本来负责这些事的官员做起来极为顺手、称心如意。

“各人做各事才算是体面”。

而海外三王之事,随着之前的沸沸扬扬,最近反倒是平静了。

就连代王朱桂被抓进印加帝国地牢的事情,还没来得及传扬出去,就被他给拦了下来。

这是他的黑历史,是黑匣子里面的事情,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了。

除非等到他成为了印加古国的天子之后,到了那时,再跟自家父皇一样据实详细写,写得越惨越好。

唯有如此才能够证实他这个印加古国的王,到底是有多么厉害。

一个凭一己之力,从地牢之身掀翻了整个帝国的印加古王。

“儿子未必不如老子”。

哈哈哈哈。

而在忙碌工作期间,陆羽也不忘宠幸家中的夫人。

足足数月过去,早已翻了那徐家小妹徐妙卿的牌子。

除此之外,凉国公府的那个胡人女子蓝敏,还有云容望穿秋水,等得都快要成了望夫石,也成了陆羽的房中之人。

许是好事成双,汝阳公主怀孕之后没过多久,寒山公主也怀了孕,其后府上的女子又有一人怀孕。

正是徐妙卿。

她年纪最小,没想过这么早怀孕。

还想再多玩上几年,老天爷却非要跟她开个大玩笑似的。

虽然如今的年岁,哪怕怀了孕也不会伤身,可对她这个小女孩而言,终究还是不亚于一道晴天霹雳,旁人羡慕不来的事。

她反倒撇了撇嘴一脸的嫌弃。

“我的好闺女,不能打,可千万不能打,知不知道?

眼下这府上多少个人、多少双眼睛可都在盯着!”

为了劝说,魏国公府的老夫人谢氏也到了小女儿的跟前,还不停的给旁边一脸羡慕嫉妒恨的二女儿徐妙清、三女儿徐妙锦使着眼色。

可两人就杵在原地,不想说话。

她们两人还想怀孕,可偏偏没这种机会,有了机会也没这种成功率,只能够说老天爷最爱戏弄人。

“姑爷他人?家里面的娘子怀了孕也都不知道回来帮衬着点?”

老夫人谢氏也难得的,对陆羽有了几分怨言。

“夫君好像已然动身,就在前几日出差去了一趟河北磁州,好像是磁州出了问题。”

徐妙清忙站出解释道。

徐妙锦也缓缓开口:“母亲,夫君忙的是正事,听说乃是如今工部新成立的天工院一直在忙碌的大事,若此事能成,我大明又将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此大义在前,老妇人谢氏虽是长辈,但此刻也不太好说话了,只能蔚然一叹,然后沉下心再继续哄小女儿。

最后徐妙云,这府上的大娘子,也是徐妙卿的大姐,什么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