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朱棣亲自出海
此刻,徐妙云虽说得轻松写意,但陆羽却依然能感受得到他家夫人这几日的苦楚:“也是委屈你了。”“如何不委屈?”
徐妙云狡猾地眨了眨眼。
含山紧紧地勾着陆羽的胳膊,大咧咧道:“当然是有了孩子就不委屈。所以夫君还是成全了我跟姐姐,不然我真要被汝阳姐姐这一辈子压死了,再也抬不起头,而且还要被母妃说教。夫君不看僧面看大姐姐的佛面。”
“难道还不成吗?”
含山急吼吼的,恨不得此刻就扒了陆羽的衣服,然后跟他生孩子,也是着急上火的很。
陆羽见状,在两女的夹攻之下,只能败下阵来,摆动着手臂:“那今夜便去。”
“夫君大可前去,刚才的晚饭也是加了补药的。”
这时徐妙云走了上来,说了这么一句令陆羽瞠目结舌的话。
做人怎么能够这样?
但显然此刻的徐妙云还有含山两人完全不管他。
含山笑嘻嘻地:“多谢姐姐。”
紧接着抱着陆羽的身子,就赶忙朝她的公主府方向走去。
这一次一定要生个孩子,不然的话她决然不甘心,绝对不能输给汝阳姐姐的。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她含山这一次定要将之前所失去的全部都夺回来。
当夜,陆羽足足折腾了一晚上。
到了第二日,却是连床都下不来了。
哪怕还有着想要去工部做项目的心,可这身子他实在是不争气,没办法,只能在公主府内先歇息一日。
然后又折腾了下来,又“歇息”了一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声不响的,也是在这公主府内歇息了足足半月之久。
在陆羽的严重抗议之下,含山这才恋恋不舍地送他离开了。
看着陆羽上了马车前往工部的身影,含山狠狠地挥着小拳头,又抚了抚她的腹部:“就不信这一次还怀不了孕,我含山不会这么倒霉的?”
含山默默想着,这才转身回了府。
……
大明工部实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水力发电、动力转化这些全新的能源电力项目,在陆羽的大力支持下,已然成了优先级最高的实学项目,可进展依旧不顺利。
理论转化为实践,哪怕有陆羽这个先驱在一旁实时指导,可真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效果终究还是不如人意。
大明境内的发展还算稳步前行。
而各处藩王,像高丽、西域、琉球、安南这些处处有临海的地方,也各自派出了水师,按照此前的航行堪舆图,纷纷前往美洲进发。
只是路途太过遥远,未必能全部安然抵达美洲北部。
在众多藩王里,胆子最大的赫然就是燕王朱棣。
他居然要亲自前往。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
西域的海关码头前方十分繁华,燕王府的一系列人员属臣,朱棣的所有心腹,还有西域各国的新晋之臣,全都跪下磕头求情。
“殿下,楚王殿下、代王殿下、诸王殿下,还有其余各处王爷,都只是派遣手下善水性的人前往海外探寻美洲之土。
即便是秦王殿下麾下的水师,第一次前往美洲北部也极其费力,中途要不是马和亲自指导,恐怕都得迷失在万里航海之中了。”
“殿下此次前往,实在太危险了,万万不可。”
樊忠老泪纵横,抬起坚毅的面庞,看着眼前的燕王朱棣,再次磕头开口。
哪怕他这老伙计都已经做到这般地步,可朱棣的态度依旧坚决:“樊忠,你什么时候见过我这燕王定下来的事会变卦?
此次咱们弟兄一起去,要是能回来那就一起回来,回不来就是老天爷保佑朱家老二,不保佑我这个老四,就是他老天爷偏心。”
朱棣身着轻甲,手握大刀,“当啷”一声拔出刀刃,寒气凛冽。
他看着眼前的众多心腹之人,再度开口:“记住了,咱无论回不回来,这西域之处照样是咱大明的领土。
要是老天爷真偏心,让我折在了这海外,还有我朱家老六能够接管你们这些人。
谁要是敢有什么意见,可别怪我朱家人下手无情。本王在离去前,已然把这封地之内的各处兵线安排,还有城池防御图,全都交给了老六。
本王要是出了什么差池,或者久久未归,这西域之处便自动归他所有。
咱这燕王可不能当我老朱家的罪人。”
朱棣把事情做到这份上,显然是九头牛都拉不回去了。
樊忠抹了一把男人泪,嗡声嗡气地抬头,面色坚毅地继续直言不讳:“既然殿下去,末将也势必跟随,同殿下同生共死。”
“好!”
朱棣朗笑一声,拍了拍樊忠的大脸,“这才是本王的好兄弟。上刀山下火海,有什么天大的事,咱们爷们自己扛。”
“不过,殿下得答应末将一件事,否则今日殿下想要出海,就先摘了末将的脑袋去。”
樊忠铁塔般的身子活生生拦在了朱棣跟前,真就像一堵墙,今日非得把燕王殿下堵个死死的。
朱棣见樊忠都这么开口了,也就成全了他:“说说看,是给你娶个婆娘,还是留个香火?今日这件事,本王全都应了你,如何?”
朱棣觉得无非也就这么两三件事罢了。
可樊忠却摇了摇头:“不是末将的事,是殿下的事。
若此次能去美洲之处,平安归来,殿下必须要考虑嫂子的事情了。
弟兄们说,是不是?”
樊忠一边开口,一边居然还起哄了起来。
这浓眉大眼的,居然还用起了兵法,用在了朱棣头上。
虽然不是个老实人,但这一片兄弟情谊,朱棣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你个樊忠,成!这件事咱就应了你,本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请殿下放心,末将誓死追随殿下。”
樊忠再度大声开口,而此次同燕王朱棣一起出海的人,也全都拱手抱拳,一脸的决绝之意。“都是本王的好兄弟。好兄弟。”
朱棣看着跟他从大明境内来到西域,现在又要跟着他从汪洋大海里再拼出一条血路来的兄弟们,一时间眼眶也微微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