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美洲,大秦帝国之基
“您就是真命天子,您就是大秦的陛下。”
“先秦年间,秦国吞并六国。
而如今殿下能以区区小小秦国吞并那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自此成就一片如我大明一般的日不落帝国,本就是殿下应有之义。”
“若非太子殿下,殿下您不就本该是我大明朝的嫡长子嘛,本就是该大明帝国的真正继承人。可如今有了太子殿下,老天眷顾殿下您,却是依旧不薄于您。”
“您定能成为陛下那般的开国天子。”
随着周围的四位辅政大臣一一激动言语。
这时!
连秦王朱爽好似也是被戳中了心扉一般,刚才还迷茫的眼神,这一刻也是变得越发明亮起来,口中不可置信地一一自语道:“我是天子,我是大秦的天子。”
“哈哈哈哈哈,我朱爽也是天子!”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言道,眼神中的决绝前所未有,随后更是发出了大秦国最重要的一道政令:“自即日起,我大秦除了维持基本所需之外,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备战。”
“征战美洲,为我大秦奠定帝国之基。”
随后!
在其身边的四位辅政大臣,包括马和、包括刘天然,包括这身边跟随过来的秦王天皇亲军,全都是齐齐地拜下身子去,大声喊道。
“尊天子之命!尊天子之命!尊天子之命。”
好似这一刻。
他朱爽已然是天命加身,大秦天子之命,实至名归,神圣不可侵犯。
……
秦王朱樉回了天皇大殿,四位辅政大臣已不在意方才余下政务。
内心纷纷暗自庆幸。
这一次算是选对了。
在此之前,恐怕无人能够想象得到,远在海外倭国之处,最为重视水利发展的秦王朱樉,有朝一日能走到这一步。
虽说眼下不过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第一步,但这第二步也已经迈出了近五百步,万里长征算是完成一半。
甚至剩下来的另外一半。
美洲北部。
此时在四位辅政大臣的眼里,哪怕刘天然和马和两人禀报回来的消息中,有不少关于印加帝国、塔木王国的记载,这些王国已然有了成建制的军队,还有城邦王国制度,但并未被辅政大臣们放在眼里。
连火器都没有的王国能厉害到哪里去?
自当会被他们接下来的大秦帝国踩于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殿下,此事不得不防。”
四位辅政大臣互相对视一眼,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纷纷进言。
“没错,殿下。”
“如今海外美洲之处,航行堪舆图,虽然其余藩王乃至大明境内皆有之,可他们定然是不知晓这美洲之地的土壤丰富到这般地步。
抓住这种时机,将大片大片的疆土全部打下,唯有如此才是大秦的盛世。”
“殿下,此时可万万不能妇人之仁。不过只是一时隐瞒,可并非害了另外几位殿下,也并非对我大明有害。”
四位辅政大臣言行间虽以大秦为主,但并没有将大明忘却。
赫然间在他们的眼里,已是认定哪怕有朝一日大秦帝国的疆土能同大明相提并论,可终究不可能会是大明的对手。
只因当下大秦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来源于大明,哪怕也形成了自己的麾下班底、成建制的实学研究团队,但又岂能够比得过大明之处的人杰地灵,又岂能够比得过大明的那位史学圣贤、当代圣人、一切实学之祖?
四位辅政大臣也自认,暂时比不过那朝堂之上的刘琏还有户部尚书这些人,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下比不过日后可就未必了。
听着四位辅政大臣的话,秦王朱樉也不傻。
他也是有野心的。
“几位大人放心,本王可不是那憨傻之人,海外美洲一事也是我秦国重中之重的基业。
无本王之令,谁也不得告知旁人。”
“可明白?”
朱樉目露凶光,在野心显露的那一刻。
他身上赫然间已有了天子的气场。
四位辅政大臣不假思索,全然跪拜而下,一一选择了臣服。
而朱樉此刻也似是通过帝王权术、天子之心能够看得出,动心的可不只是他这位秦王殿下、秦国之主。
连他麾下的这些文臣武将们,恐怕也是分外动心的。
秦国在发现那美洲大片大片的疆土,并且将相关消息在信函上呈现,为秦国的统治阶级所知之后。
这一切却是连秦王朱樉也都拦不住了。
他也不想拦。
“太子大哥,父皇还有先生,我这朱家老二自是比不上的,不过确实有心想同太子大哥你好好地比上一比。”
“看看你我之间究竟谁强谁弱。”
秦王朱樉原本不可能有此念,但眼下却是有了。
只因他站的高度不一样。
开国天子、大秦的真命天子,这两个称谓对他的诱惑力可实在是太大,大到这世上任何一个人想都不敢想。
那帝王天命,还有那天子的玉玺上面赫然间镌刻着八个大字“既寿永昌,受命于天”,是这世上无人能挡得住的诱惑。
哪怕是后来的仁宗,也硬生生凭借着权力的诱惑。
支撑了将近半载时光,可见这其中的厉害之处。
而同时。
秦国由藩国变更的政令也很快传到了大明境内,只不过是改换国名的政令,所以并未在洛阳新都之内有什么太大影响,哪怕是四处的藩王听了,也赫然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于是也就给了秦国更多的发育时间。
就连陆羽也是万万想不到,美洲北部大片大片的疆土竟会成为权力的导火索,竟是会让大明朝的秦王朱樉走到这一步。
秦国之内,不过短短半月时光,在君臣上下一心、所有人的帮助之下,很快就将数艘航行舰船再次准备齐全。
而这一次出行的,除了有过经验的刘天然、马和这两人,还领了朱樉麾下近一半可独挡一面的大将人员,这些人几乎可都是秦国的班底了。
说上一句难听的话,这些人若出了什么差池,秦国还说什么真命之国,还说什么同大明抗衡,那就完全成了痴人说梦。
所以秦国上下,几乎所有人对于此事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