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实学最新课程
蓝玉自然是要凑一番这番热闹。
他麾下的蓝家军没有新式火器,如今跟其他的军队除了凝聚力和士气、军心要稍强些,其他的恐怕没什么不一样。
“加我一个可好?”
蓝玉主动说道。
魏国公徐达看了一眼,随后挑了下眉,也就笑着应了下来。
各方如火如荼。
等候多时。
等到陆羽重回国子监,虽未担当祭酒之名,但却已有祭酒之实。
他阔别多日再一次来到这学堂之上,刚一进去来到讲台,往下轻轻扫了一眼,正准备给这些学子们一个小小的震慑。
来自于他这个当代圣人的恩德关爱之时,往下一看,入眼所见的……
“我靠。”
陆羽来了一句优美的口头禅,直接就傻了眼。
只见安安稳稳跟个乖宝宝似的,手里面还拿着本子、文房四宝的人,不是别的,赫然间正是一众老国公。
一众身子都快入土的老家伙。不仅有国公,还有武英殿大学士宋濂,诚意伯刘伯温,朝堂上的几位尚书也都抽空跑了过来,没空的也都让府上或家里的人专门来听讲,为的就是把这笔记记全乎。
清一色都是比陆羽大上一轮甚至两轮的年纪,国公、尚书、侍郎……
“你们就别来这儿凑堆讨论了。”
陆羽掂了掂手中整理好的课本,哭笑不得地说,“这课让我怎么上?压力山大。”
本来世给这些新来的学徒们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眼前这群人加在一起,不给他陆羽一个下马威,陆羽可就是谢天谢地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先生可不能小看我们这些老家伙。”
诚意伯刘伯温竟也开始戴起了老花镜。
这老花镜制作本就不难,玻璃雕刻角度就能起到放大和缩小的效果,望远镜这玩意都出来了,再鼓捣出个眼镜本就是顺带手的事情。
工部那边的人,这点举一反三的灵性还是有的。
毕竟都是大明一朝最顶尖的工匠,最重要的是他们全部接受了实学的洗礼,再加上有刘琏这个工部尚书带头学实学。
谁不清楚工部之内想要往上爬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学习实学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大的捷径之一?
升官发财路摆在眼前。
一个个老头子学起这实学来,那可是堪比古人“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爆发出来的狠劲丁点不小,都差点把工部尚书刘琏给吓到了。
更遑论旁人。
“学到老活到老,先生可别小看我们这些老家伙,莫看我们年纪大了,就比不上国子监里的年轻人。”
宋濂摇头晃脑般也开了口。
陆羽朝着教室外看去。
只见国子监的一众学子正委屈巴巴地只能待在走廊这儿听他讲课。
不过论起他们和教室之内众人身份地位之间的参差,倒也不算是太为难,委屈就委屈一下。
众人都这么开口了。
陆羽这实学圣贤也不太好继续拿腔作调,尴尬地缓了一会儿,也就开始讲课:“第一章第一节,运动和长度之间的关系;第一章第二节,摩擦力与地心引力;第三节、第四节……”
国子监内学堂的课制是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而每一节课则是一个时辰,放在后世则是两个小时。
所以当上午这两节课、两个时辰上完之后,台下一众重臣国公也是将手中的笔记记得满满当当。
陆羽看的也是大为惊奇。
居然全都能够跟得上。虽然第一天他讲的是基础中的基础,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松理解的。
“先生这便被惊讶住了?”
“先生莫忘了,大明军校之内本就有着不少的格物课程,其实先生可以不用照顾我们进度,可以再加快点的。”
不仅是国公,就连一众文臣也都这么开口。
于是陆羽眯起了眼,决定在下午时分加大这课程的繁重量。
所以一个下午,陆羽语速加快,直接把原本备的三天的课全都一口气讲完。
可怕的是,台下的这些人照样能够跟得上,跟不上的反而是教室外面的那些年轻人。
当然,除了解缙这种过目不忘的神童之外。
一天下来,陆羽也已是筋疲力尽了。
教书育人可没那么容易。
教室内外的学生们、老国公文臣们也开始陆续散去,行走间、交谈之时也都是今日课程上的内容。
“没想到距离和长度竟有如此巧妙的关系,不愧是实学课程。这些理论乍一看无用,可若是运用在火炮发射的弧度区间,却是定然大有可为。”
“对于在军武之内培养出一个全新的炮兵体系,那节约的成本可就大大减少,还有对于炮兵及其他火控的使用也能有些作用。”
一众老国公由于本就在一线,对各种新式物件了解最深,所以在陆羽讲述这些课程理论知识时,脑海中本就能将其很好地对照下来,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小弟你听懂了吗?”
解缙的兄长尴尬地问道。
解缙好奇地抬起头来,看着手上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问道:“先生上午讲的慢了,下午却是刚刚好。
兄长,先生讲的由浅入深,并不难理解的。
毕竟今日应该只是刚开始的基础罢了,很难吗?”
解缙仰着脸问,把面前的兄长还有他的妹夫两人问得直接沉默,刚刚还打算接着往下问的话,也都憋在了肚子里。
这就是天才跟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虽然他们两人在史书上后来也都中了进士,在普通人眼中已是天才,可搁解缙这儿,单单论其才华极致,毫无疑问可以说:他这一生见过许多天才,可那些天才,全都得称呼他一声“天才”。
还真是被他给撞到了。
回到陆府。
此刻夜已深了,陆羽却还在备课。
徐妙云见了不免有些心疼:“老爷实在不行明日讲慢些,也可布置些作业,以此来检验他们的思路,还有对于实学的理解,不用这么辛劳的。
老爷无论如何只有一个人而已……”
徐妙云含着胸,坐在陆羽边上,集思广益提出了她的想法,“又或者老爷可以将接下来的课程列一个大概,其中的细节内容则由门下的学子或者国子监内的夫子将其填充,老爷把握全局,就如同那海上的船长一般掌着舵,剩余的事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