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烟雨 作品

第398章 秀才公王兴,孔乙己的长衫

 陆羽一边说着,一边当着下人的面,一个公主抱,拦腰就把徐妙云拥到了怀里。 

 “干什么!还这么多人。” 

 徐妙云反应过来,轻轻挣扎着。 

 女人嘛。 

 这欲擒故纵的小套路,陆羽还不清楚。 

 况且他这几日锻炼的体魄也不是白练的,公主抱时腰马合一,腰力十足,下盘稳得很。 

 “当然是让我家当家的娘子安心,看看我这个家里的老爷、夫君有多爱大娘子,有多爱我家媳妇。” 

 陆羽说着,脚尖一勾,卧房的门就再次紧紧合上。 

 外面的管家还有几个奶娘见了,都笑容满面,带着两个孩子匆匆离开了院子。 

 “管家伯伯,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两个孩子天真地问道。 

 “爹爹娘亲? 

 怎么不陪我们一起?” 

 管家重重地咳嗽一声,略显尴尬地说道:大老爷和夫人正在做很重要的事,我们可不能打扰。” 

 听到管家伯伯的话,两个孩子懂事地点点头。 

 即便走出去老远,还传来他们的声音。 

 “管家伯伯,爹爹刚刚说给我们买糖葫芦,一人一根。” 

 “行嘞,少爷小姐。” 

 管家笑着回应。 

 府里老爷和夫人和和美美。 

 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日子才能过得安稳顺遂,不用像之前那样担惊受怕。 

 在这府里待久了。 

 早已和陆羽、徐妙云等府中主子融为一体。 

 卧房内。 

 半个时辰后,陆羽靠在床板上,脸上带着几分愕然。 

 他着实没想到锻炼体魄的效果竟如此显著,想必不只是锻炼的功劳,太医院提供的药膳也功不可没。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在他原来的时代。 

 普通老百姓接触到的中医大多平平,即便有传承,又怎能与这个时代皇家专用的太医院相比,况且还是开国年间,像朱老鬼这些人可精明着。 

 “的确很不错。” 

 陆羽微微一笑。 

 徐妙云躺在陆羽怀里,娇躯裹着暖被,轻轻敲打着陆羽的肩头。 

 此时。 

 她那娇媚的面容上满是柔顺。 

 男女之间的争吵,一大半似乎都能用和谐的夫妻生活完美解决。 

 陆羽之前不信。 

 现在却是深信不疑,果然是至理名言。 

 在陆羽沉浸于温馨之时。 

 洛阳新都一角,大明日报的总据点内。 

 方孝孺等一众负责人正不停地翻阅文章。 

 据点外。 

 不少文人世子进进出出,手中拿着他们精心撰写的内容。 

 此前,这些内容大多依照经史子集以及大明日报往日刊登文章的风格创作。 

 而最近一段时间,陆羽和江西布政使刘琏一日游遍十六楼的才子风流之事,不仅登上了大明日报,还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主版面,篇幅极大。 

 这一事件引发了众多文人世子的关注。 

 他们纷纷瞄准这一方向,大量投稿,且过稿率极高。 

 来来往往的人满脸笑容,轻声讨论着:“不瞒刘兄,方才在下又过了一稿。 

 虽说洛阳新都纸贵,这地界更是寸土寸金,但我这稿子也能一稿赚得五两银子。 

 可惜只是登在几乎末尾的版面。 

 要是能登上最主要的版面,那可是五十两银子起步。” 

 “哈哈哈。” 

 “原来张兄也过了一稿,其实我刚刚也过稿了,不过只是候补文章,但也得了三两银子。 

 自从大明日报开启投稿一事,咱们这些秀才不用再去做那些寻常营生,苦读寒窗,考取功名后才能算是半个人上人。” 

 “如今靠投稿,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大明日报毕竟是由当今武英殿大学士、国子监前祭酒陆羽主办,所以在洛阳新都,虽不是朝堂专门设立的机构,也非六部衙门。 

 但在读书人心中,几乎已将大明日报视为重要部门。 

 起初。 

 无人知晓大明日报的关键重要性,但随着一次次舆论风波,它引导着读书人的行为,时日一长。 

 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大明日报”这四个字的分量。 

 故而有“一字千金”的说法。 

 “过稿,过稿,为什么我王兴就过不了稿? 

 张兄过了,刘兄也过了。 

 二两银子就足以在这洛阳新都安稳过上一月了,可为什么我就不行?” 

 王兴跌跌撞撞地从大明日报据点走出,神色颓丧,缓缓回到洛阳新都的清平巷。 

 即便在这清平巷里,也有不少秀才红光满面。 

 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轻声研讨着大明日报:“听说近日又出了几个爆款文章,不仅在洛阳新都,其他郡县也在广为流传、大力推广。” 

 “这般看来,天下文人有福,不过钱财还是三六九等!” 

 “那是自然,毕竟这里是咱们大明的国都,其他地方怎能相比。” 

 在这清平巷的众多秀才文人,个个面露傲然之色。 

 更有人说道:“这个月大明日报的销量又往上走了。 

 在下不才,只写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还登上了主版面。” 

 “要是再有两篇能登上主版面,大明日报就会和文人签订契约合同,直接将其纳入麾下,成为专属撰稿人。 

 每月银钱虽不算高,却也有十五两银子打底。 

 闲暇时还能继续撰写,这又能多一份收入。 

 届时,就能搬出这清平巷,去其他好地方安家落户了。” 

 清平巷在洛阳新都算是平民聚居的贫寒小巷,租金低廉,离繁华区域远,去集市、衙门等地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 

 听着身边同窗们一个个变得身家阔绰,王兴心中满是悲苦。 

 他看得真切。 

 其中不少人以前都不如自己。 

 听说有的人家中贤妻原本已有和离之意,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妻子自然不会再提那事。 

 而自己还和往日一样。 

 不过是个穷酸秀才,百无一用。 

 按常理,大明日报的稿费不会高到这般程度。 

 但在封建时代,文人本就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其舆论影响力大,百姓尚未完全开化,诗文段子皆是百里挑一。 

 这稿费自然水涨船高。 

 而且报纸大多卖给文人,文人中又多是有钱有权有势之人,如此便形成了良好循环,可持续发展。 

 可惜,这所有的好处。 

 对那些从未过稿的文人来说,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