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烟雨 作品

第390章 吏部尚书刘淞,借刀杀人之策

 周围地牢的犯人早已被驱赶到其他区域,此处十分安静。 

 地牢内并非简陋不堪,而是摆放了数张床,中间的木头被拆除,互相打通,不会让他们感到丝毫拥挤。 

 若不是还没到寒冬时节,毛骧这些锦衣卫定会在地牢里给他们放上取暖的煤球,绝不让他们受半点委屈。 

 四人依次入住这特殊级别的锦衣卫上等地牢。 

 太子朱标、燕王朱棣、晋王朱棡三人相继睡下。 

 毛骧正准备离开时,陆羽忽然叫住他:“麻烦毛大人替在下传句话给府中的娘子,不然家里人定会睡不安稳。” 

 “请先生放心。” 

 毛骧答应下来。 

 待他离去后,陆羽换了个姿势躺下。 

 吃饱喝足的他,困意阵阵袭来,很快便沉沉睡去,睡得格外舒心。 

 毛骧离开地牢。 

 与旁边的蒋瓛等人打过招呼,便闷头坐上马车,很快来到陆府前庭。 

 毛骧与徐妙云简单说了两句,便告辞离去。 

 此时的时辰。 

 与人家女眷多有交流实在不便,这种人情世故,毛骧心里十分通透。 

 别看陆羽在那三位殿下面前,好像只是个未来的驸马都尉。 

 但毛骧心里清楚。 

 陆羽背后牵扯的可是一堆皇族,得罪不起。 

 随着毛骧离去,前庭内的徐妙云安下心来,回到内院,走进卧房,上了床榻。 

 随着卧房内烛火渐渐熄灭。 

 她也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而在这深夜里,陆羽和太子朱标等人进入地牢的消息还在继续发酵。 

 …… 

 到了第二日,这消息在京都但凡有点头脸、有权有势的人,基本上都有所耳闻。 

 “我大哥? 

 他人在哪儿?” 

 李存义兴高采烈,脸涨得通红,走起路来铿锵有力,长长的汗青皮靴尖头向上挑着,显得颇为霸气。 

 问过府上几个下人后,李存义得知今日府上有客,便朝着中堂附近的阁楼走去。 

 其中一处阁楼里。 

 已处于半退隐状态的韩国公李善长,正在热情招待一位老友。 

 虽说两人分属不同党派,但随着李善长逐渐退下,不再过多参与朝政,与这位老友的关系反倒慢慢缓和。 

 加之这位老友对朝政也不太感兴趣,两人的关系倒像回到了从前,越发和睦。 

 人老了就爱回忆过往,心思也变得念旧起来。 

 这位老友正是诚意伯刘伯温。 

 他在洛阳新都调养了许久身体,近些时日才能出来走动,这不就来到了李善长府上。 

 李善长属淮西派系。 

 刘伯温则是浙东派系,以前在朝堂上,两人可谓势如水火。 

 刘伯温曾兼任御史中丞,作为言官之首,弹劾文武百官、挑大臣们的错处,是他的职责所在。 

 在这样的行事之下。 

 他与昔日淮西一派的关系愈发疏远,后来便辞官归家,明白朝堂已不适合自己。 

 “伯温,你我都已退下来,到了这把年纪,才忽然明白朝堂上太多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能活着且身体健康。 

 便是最大的福分了。” 

 李善长轻声说道,眉眼间已不见昔日权臣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一位寻常老翁的平静淡然。 

 “善长能想明白这些,那是极好的。” 

 刘伯温大病初愈,虽说身体无大碍,但这场病也耗去了他不少元气,如今头上已生出许多白发,看上去颇为苍老。 

 看到如此模样的刘伯温,李善长心中原本那点芥蒂早已无影无踪。 

 两人都已到了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再计较那些前尘往事,确实没什么意义了。 

 “你家大儿子刘琏,之前和陆羽一起在江西布政司做事,听说前些日子已被陛下召回洛阳新都,打算留在京城重用。” 

 李善长还是知晓不少朝堂消息的,平日里他也偶尔会去上朝。 

 见老友不愿多谈朝政,李善长也不勉强,只是面带感慨地说:“洪武一朝,你这长子能获重用,可是件大事。 

 等太子殿下日后登上皇

位,说不定你刘家还能再兴旺个几十年。 

 不像我李家……” 

 李善长正准备接着往下说。 

 突然,一阵尖锐的喊叫声由远及近。 

 突兀地响起:“兄长,兄长,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那实学先生陆羽,连同太子殿下、燕王殿下,还有晋王殿下,都被押进锦衣卫的镇抚司地牢了,能不能出来都还两说!” 

 一听这话,刚刚还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李善长,赫然瞳孔一缩。 

 拿起面前的茶盏,愤然朝来人砸去。 

 “来人,把这个没规矩的东西给我押下去,用家法伺候,再关上半年禁闭!是谁让这个口无遮拦的人随便出来的?” 

 李善长手指着面前的李存义,大声呵斥道。 

 李善长也有长子,名叫李琪。 

 如今在洪武一朝担任驸马都尉。 

 近些年来,李琪在朝堂上也算略有政绩,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淮西一派的人也不会太过为难他。 

 但与刘伯温之子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刘伯温之子称得上是肱骨之臣,虽比不上名震朝野、千年难遇的陆羽,但在世间也算是一等一的良才,日后势必会被重用。 

 可他李家千不该万不该,出了李存义这么个货色。 

 若李家有着百十年来的家族底蕴,单单他一人就能把这底蕴硬生生毁掉大半。 

 “要是下次再让我从你嘴里听到半点关于朝政的事,你就别在洛阳新都待了,直接回老家去。 

 要是再让我知道你在老家和当地官员有任何勾结。 

 我就没收你的家财,处置你的那些狐朋狗友,把你发配充军,越远越好!” 

 这一次,李善长是真的发狠了。 

 他自觉对李存义已经仁至义尽。 

 任谁身边有这么个蠢笨如猪、只会惹祸的人,哪怕是亲儿子,恐怕都有想把他活活掐死的冲动。 

 看着眼前这一幕,刘伯温只是一个劲地喝着手中茶盏里的茶,不愿掺和旁人的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外人的家务事。 

 他今日只是来做客的,什么都没看到,也什么都没听到。 

 他其实更愿意做个隐士。 

 …… 

 与此同时,在吏部尚书刘淞的府上,与前几次六部尚书相聚不同,此次工部尚书赵本和兵部尚书赵俊都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