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烟雨 作品

第384章 陆羽:朱老鬼,你失本心了

 “罢了罢了。” 

 “看在陆羽的份上,我这个朱老鬼就饶徐家妹子一马,反正她要是收敛了那心思就行。” 

 朱元璋喃喃自语。 

 就此,一场悄无声息的硝烟危机被化解。 

 然而。 

 朱元璋瞅了瞅陆羽,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准备继续批阅奏折,可忽然间察觉到什么,定睛看向陆羽。 

 这一看,着实把他惊到了。 

 陆羽批阅奏章的速度可比他快得多。 

 虽说朱元璋关注的是大事,陆羽处理的是小事,可既然上了奏章公文,在陆羽这个武英殿大学士面前。 

 这些小事的分量就不一样了。 

 眼瞅着陆羽案桌上的公文都快处理完了。 

 而此时外面的日头都还没落,朱元璋心里一下子就不平衡了。 

 他直起身,大步流星。 

 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陆羽面前,伸出手指,“砰砰砰”往陆羽的案桌上敲了三下,声音响亮。 

 陆羽一听这动静,就知道是谁来了。 

 心里暗忖:这朱老鬼闲得没事干,又打算干嘛? 

 面上却恭恭敬敬,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陛下,微臣见过陛下。” 

 朱元璋瞧都不瞧陆羽那副慵懒的模样,说道:“给咱好好说说,你小子处理奏章怎么这么快? 

 是不是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咱知道了,你陆羽现在飘了。 

 在外面人人都说你是未来的圣人、实学一道的圣贤,名声大了,就瞧不起咱老朱家给你封的这五品小官了? 

 对,没错。 

 你陆羽如今也是咱大明一朝的财神爷、聚宝盆了,是不是也瞧不起咱老朱家给你发的那一点俸禄,恐怕给你塞牙缝都不够?” 

 朱元璋说完,转过身,直接给陆羽来了个“总结陈词”。 

 陆羽默默翻了个白眼,心说这朱老鬼还真是一点儿道理都不讲。 

 他看向朱标,那意思分明是:你不管管你这老爹? 

 朱标侧身走来,刚要开口:“父皇……” 

 朱元璋却不给他机会,继续打压道:“还不够明显吗? 

 这小子纯粹是在滥竽充数。” 

 “还请陛下明鉴。” 

 这下,陆羽不得不发话了:“微臣这些公文奏章处理得虽不算完美无缺,但应当还算是中规中矩。” 

 陆羽可不比寻常臣子。 

 他对面前的朱元璋虽有几分天子的敬畏,但远没有这个世界多数人那么严重。 

 在他心目中,9 

 朱元璋早就是“朱老鬼”的形象,而非单纯的“朱天子”。 

 “陛下请看。” 

 陆羽拿起刚刚批阅完最上面的一份奏章,对着朱元璋念道:“新都东区赵寡妇,家中有要生产之喜,诞下一子,三斤六两。 

 赵寡妇家中丈夫于捕鱼儿海战役牺牲,至今有着贞洁牌坊,闻名洛阳新都府。 

 当赐月三十两到五十两银子不等,以此慰藉人心。” 

 陆羽念完奏章内容,朱元璋昂着头。 

 “所以微臣便批了。” 

 陆羽指着奏折最下方那一大片空白处,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过”字。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脸颊微微一抽。 

 太子朱标见了,挠了挠头,哭笑不得:“先生不该如此简略,应加以勉励,随后写明前因后果,再阐述批注缘由,譬如抚慰前线将士之心,又譬如可使洛阳新都及各地军民一心,百姓踊跃当兵。 

 如此提笔才……” 

 “停停停。” 

 不等朱标说完,陆羽抬手打断他的发言,指着下方大片空白和自己写的“过”字说道:“难道这一个字还不够吗? 

 把多余的精力留下来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哼,这赵寡妇。” 

 朱元璋抓住了陆羽话语中的漏洞,面露兴奋:“虽是一人,但却是全天下千千万万女子的榜样,朝廷予以嘉奖表彰。 

 若只有区区黄白之物,未免显得朝廷不太用心。 

 陆羽,你在奇淫技巧、实学一道上,满朝文武的确不如你,但在处理政务上,也不过才刚开始罢了。” 

 朱元璋笑容满面,嘴角上扬,好似在这件事上胜过陆羽是天大的骄傲。 

 陆羽却自顾自摇头:“非也非也。” 

 他直接予以否认。 

 当即。 

 武英殿内其他几位大学士面色微变。 

 他们还真好奇,到底是谁竟敢忤逆圣上。 

 可一抬头看到是陆羽,又纷纷低下头去。 

 原来是这位实学之圣陆羽先生,那就一切合理了。 

 人家在朝野内外、庙堂民间、世家大族都立下了名声,还有那杰出的造纸相关利益,只要不是谋逆造反的大事,没把面前这位天子逼急了。 

 人家早就有“不败金身”,再加上和老朱家关系亲密至此。 

 与其担忧陆羽。 

 他们还不如想想怎么更好地明哲保身。 

 陆羽鄙视地看向朱元璋,毫不犹豫提及对方的出身。 

 反正朱元璋也从不避讳这一点。 

 用他的话来说:“咱能够从一个乞丐一步步走上这奉天殿,成为大明朝的天子,九州一统,神气之位加于我身。 

 那不更显得我朱元璋厉害吗?” 

 陆羽也就成全他:“陛下昔日若家中有人立了功劳,陛下是希望凤阳郡的太守给予陛下家中三十两到五十两的白银,而且越快越好。 

 好治田亩、养家中老牛、修建房屋。 

 若再有闲钱,可送家中之子去私塾读书,为家中之子谋前程,亦可添置新衣,再者可购置一辆纺织机,为家中多添一项收入。 

 还是更在意官府那些用心之言?” 

 陆羽这一番话,直接戳中了朱元璋那颗还在跳动的天子之心。 

 随着陆羽描述。 

 朱元璋眼神仿佛回忆起昔日的一幕幕。 

 他当年还是个放牛娃,放的是张员外家的牛,这牛可比他的命都重要。 

 他出事了可以,牛出事了。 

 他家可就要倒大霉。 

 张员外虽是不错的地主,租子没旁的地主那么高,但这一头老黄牛的价钱就是比他朱元璋贵。 

 就这么个放牛的差事。 

 还是家里人舔着脸、磕着头换来的。 

 要是他家当时有了三十两到五十两的白银,家里人是不是就不用死了,还能多买点粮食,顺便救治一下乡里乡亲。 

 若朝堂之上的那些大官,能够放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民生,岂不是比这几句用心之言要有用的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