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改革军制

 朱元璋既然已经猜出来了,陆羽也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索性大方承认,他当即拱手道:“军校既能培养精兵良将,又能助陛下收揽兵权,为了它改革军制,又有何妨?再者说来,如今这卫所制弊端丛生,如何就改之不得了?” 

 大明的军制,其权力核心便是都督府,无论是早期的大都督府,还是改制之后的五军都督府,都是上承天子、下辖天下军马的核心要所。 

 五军都督府之下,则是分布于各行省的都指挥使司,再往下,就是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百户所。 

 如此庞大的军事架构,最基础的单位便是遍布各地的卫、所机构。 

 卫所可不光是简单的武装衙门,其下还配有军屯田地,但凡大明兵士,平日无事就安驻卫所,屯田练兵,战时则调发从征,组成大明军队。 

 可以说,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卫所,撑起了大明的武备系统,这些卫所是大明军制的根本。 

 而这卫所制度最大的优点,便是寓兵于农,能最大限度减少军队的开支,让士兵们自给自足,这一点,还要仰仗朱元璋创立的军户制度,但凡军户,世袭更替,子子孙孙皆为军户。 

 正是世袭军户的存在,卫所这种寓农于兵的机构,才能稳定维持,甚至自给自足,不花费朝廷过多钱粮。 

 为此朱元璋骄傲不已,常自夸“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 

 如此得意的举措,朱元璋怎容许别人诋毁? 

 此刻,听陆羽言谈中,大有贬低卫所制度之意,朱元璋当即黑了脸道:“这话是甚个意思?咱的军制还能有问题不成?” 

 他说得理直气壮,却不料陆羽当即嗤笑起来:“卫所制度隐弊甚多,若不加以改革,日后定会酿出巨大祸乱,陛下乃开国皇帝,威望最甚,正是改革军制的最好良机,倘若错过机会,日后的皇帝控制不住手下的兵将,到时候在想改革,那就难上加难了!” 

 “你若有何高见,不妨直说出来,也叫咱见识见识!”朱元璋气得鼻孔瞪圆,连喷粗气道,他这话里带了怨气,显然心存考教刁难之意。 

 陆羽却是不卑不亢:“卫所积弊的来由,全在于陛下的军户制度。” 

 “卫所兵士都是军户,世代只能做低阶士兵,永世不得翻身,他们这些人无法逃离卫所,只能被那些军官们盘剥欺压,更甚至被当作奴仆。” 

 “也正因士兵地位卑贱,他们压根分不到应有的屯田份额,只能被迫为那些军官垦田,以求糊口。” 

 “事实上,在卫所之中,也已形成了严重的土地倾轧兼并行为,那些高级军官们已成了大地主,不断欺凌弱小军户,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会因为世袭罔替而不断积聚,以致越来越严重!” 

 要知道,朱元璋所制定的军户制度十分死板,龙生龙,凤生凤,当兵的只能生出当兵的,当将军的下一代也注定是将军。 

 这种制度,势必造成卫所内部僵化腐朽。 

 在现如今的大明初期,或还看不出端倪,可到了明中期,军户全都沦为军官的佃户农奴,试想这样的士兵,如何有心思为国效命,如何能维持战斗力? 

 “陛下你可知道,在后世的嘉靖年间,大明数千卫所兵,竟被几十个倭寇追着打!”陆羽将卫所积弊悉数历数,更将脑中历史知识照搬出来,说得痛心疾首。 

 朱元璋原先还听得直摇头,一脸不可置信,可听到后世卫所兵那不堪一击的战斗力,他登时恼了。 

 “竟有此事?” 

 朱元璋的脸黑得和锅底有得一拼,他深知陆羽来自后世,自不会怀疑这段后世历史的真实性。 

 “唉!” 

 陆羽长叹口气,面有哀戚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查一查,虽说当下大明初立,卫所的状况还不至于恶化到那等地步,但绝对苗头已显,陛下只需派人去距京城稍远点的卫所,一看便知那些底层军户们的日子有多凄惨!” 

 朱元璋眉心打结,一张脸紧成了皱巴纸团儿,再望向陆羽,他眼中阴晴不定,显然对陆羽的话犹疑不决。 

 想是陆羽从不妄言的履历起了作用,思虑许久,朱元璋终是抬首高呼:“云奇,速去传毛骧来见!” 

 …… 

 锦衣卫的效率不可谓不高,不到三天,毛骧便带着各地送来的情报赶到了武英殿。 

 跨入殿中的毛骧,脸色不甚明朗,朱元璋虽是心下一黯,却仍强撑着希望,问道:“各地卫所士兵情况如何?” 

 毛骧面无表情的说道:“回陛下,各地卫所中,屯田大多被军官霸占,军户们只能分得极少田地,不光如此,军官们还强令军户,无偿替他们耕田劳作。 

 平日里,军户们压根无遐演武,所有时间都得用来替军官种地,更甚至,还有军官霸凌军户,强占军户妻小的无良之举。” 

 在毛骧的细致叙述下,朱元璋的脸色,已铁青一片,最后忍不住大骂道:“好啊!好啊!咱没想到,大明这才开国十六年,卫所制度竟已糜烂至此,若再过几年,待到咱老去,我大明军队要烂成什么样了?” 

 朱元璋将桌子拍得咚

咚震响,喝骂声直冲屋顶。 

 本是引以为傲的卫所制度,如今却烂到这等地步,朱元璋如何能不动怒? 

 陆羽所说的后世情况,卫所兵被倭寇追着打的场面,在他脑海中一幕幕浮现,这更激得他气血上涌,怒海翻腾。 

 一口气顶到胸口,朱元璋气得再说不出话,只一个劲猛喘粗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嘴里喃喃道:“看来真如陆小子所说,这改革军制之事刻不容缓了!” 

 随即抬头望向殿外,振声呼喝:“云奇,速去传召陆羽!” 

 被朱元璋紧急传召,陆羽想也知道与卫所军制有关。 

 他不敢耽搁,赶忙赶到宫中。 

 刚一进武英殿,便见朱元璋脸色铁青,一旁的朱标则不断递来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