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明日策略
这句话得到了多尔衮的认可,他把目光转向了许伯达:“小阁老,你怎么看?”
许伯达知道多尔衮的目的,还是想要通过自己话语和分析,了解大渊参与此事的可能性,便道:
“多尔衮将军,大渊的军制,是以卫所制为核心,营伍制为补充的,虽然一些王爷手中有少量府兵,但是府兵不得召唤,是不能任意离开封地的,大渊的情报机构,比如厂卫和锦衣卫,手下也有一些人,可是,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在册。
正如你所说,大渊不允许出现这么庞大的不在编的军事力量,皇帝不允许,内阁不允许,朝中官员也不允许。
而且,要养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所花费的钱财不是小数,别说是某个情报机构或者某个王爷,便是皇上的内库,也根本做不到。
而关于北荒,大渊与西夏的态度是一致的,大渊也不禁百姓礼佛,但是对于信教,却并不支持,毕竟,在大渊境内,信教,大多与动乱挂钩,太平道、白莲教,时不时都要闹一些事情,所以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信教行为,不论他是否来自北荒,都会被镇压。
至于其他关于北荒的资料,很抱歉,在大渊群臣的心中,北荒一直是蛮荒之地,苦寒之地,北荒从来未曾入侵大渊,大渊也对这些贫瘠的地方没兴趣。
所以我大渊从来只把目光对准西夏,少了对北荒的监视,关于北荒的资料实在少得可怜,这股势力是否是北荒,我也无法判断!”
许伯达说得很全面,也说的很中肯,多尔衮对他点头微笑致意,然后表示感谢,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表达认可了他的话。
在简陋的指挥部内,开始讨论如何安排突围和反击的安排。
虽然凭借着地道,他们短暂获得了安全,但是所有人都被压在地底下,很是憋屈,必须作出有效的安排,尤其是考虑好如何突出包围圈。
这时候,派去谷底探路的士兵终于回来了,结果很不理想,路途险峻无比,即使再精良的骑兵也难以能通过这样的道路,除非西夏士兵能够放弃所有的马匹和辎重。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多尔衮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火光四起的山谷,中心营帐位置上,仍然在燃烧着熊熊大火。
但是,多尔衮相信,即使那个地方能堆再多的柴,也必有烧光的一天。
等到大火熄灭,最坏的结果,便是全军暂时避到中心地带进行休整,敌军便是把四周山脉围个水泄不通,也是无可奈何。
他悄悄把自己的想法与几个将军讲了一遍,然后提议道:“现在天黑,我军完全不掌握地形,盲人瞎马,容易有伤亡,我们有了这条壕沟,敌人已经无法对我们造成伤害,不如我们休息一晚上,等明天天一亮,再行突围?”
唐古特点头道:“我意也是哪此,只不过三件事不能停,一件事是现在这条壕沟仍然需要延伸,一直需要延伸到沟口,这样的话,明天我们的士兵可以一直推进到谷口后再进攻,避免进攻过程中被两侧山头的弓箭射中。”